大明帝国立国已有百年,封建王朝的固有弊端也逐渐显现,乡绅地主、士族豪强势力越加强大,土地兼并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
而随着大量的土地被这些士族豪强势力兼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流民产生,也让帝国的赋税年年锐减。
这是因为大明帝国的赋税政策中对于那些皇族、贵勋、官绅和有功名在身之人有着极大的优待减免,甚至完全免征。
这样一来,当大量土地流入这些权贵官绅手中后,农税所能征收的田亩数也会大量减少。
甚至,明朝还出现了历代以来特有的土地献附,就是为了将本该缴纳赋税的田地托庇在那些免征的权贵名下,进而免去田赋。
而对于那些少田、甚至无田的贫民阶层,除却需要征收田赋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杂役赋税,甚至还有官员巧立名目转移过来的各种摊派。
所以,即使大明帝国自开国以来实行的农税政策都是三十取一甚至四十取一的轻赋,但对于那些贫民阶层而言却是没有多少成效。
毕竟贫民手中的田亩本就稀少,再加上地主乡绅和权贵富户买通各地官员徭役之后,更是可以将本身的徭役赋税转移摊派到普通百姓身上。
这样一来,即使大明帝国怎样减轻徭役赋税,但是真正能够惠及到平民百姓身上的却是少之又少。
相反,轻赋薄税的政策下,真正得到惠利的反而是那些乡绅地主和士族豪强。
朱厚照在离京游历的三个月里对于这种情况早有了解,更很况山匪军大部分都是由流民组成,朱厚照从他们口中也得到了很多实情。
虽然知道大明的土地制度和农税政策有着种种弊端,但是朱厚照却不想这么快就在这方面下手。
因为土地兼并一事涉及到的阶层太过广泛,如果真的追究起来,不仅是藩王权贵,当朝大臣中就有着超过九成之数涉及其中,乡绅地主阶级和士族豪强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朱厚照只要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动摇国本,让大明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所以,当杨廷和直言土地兼并之隐患时,朱厚照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看了看朝中文武百官几乎大部分都是神情异样,朱厚照心中泛起一丝冷笑。
大明帝国最大的权贵阶层和士族豪强就集中在这太和殿上,想要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就是在动这群人的利益,朱厚照能够想象一旦自己答应了杨廷和的奏请,对土地政策动手,朝中文武百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自己。
“杨廷和,既然你认为土地兼并一事不可不治,那你说说该如何治理呢?”
虽然心中已经决定暂时不会去触动土地制度,但是朱厚照却是没有立刻表明态度,反而顺着杨廷和的话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