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一心想要建立一翻事业,为了获得鲁国的帅位,不惜杀妻求帅,终大胜,可那又如何。”
说起这段经历,吴起露出了一丝苦笑。
“后来,得师兄举荐,去往魏国为将,师兄主内,我主外,好不痛快。”
“可师兄死后,又遭君上猜忌。辗转来到楚地,楚王有大志,知我信我,将政事全权交付于我手,我也因此得以继续师兄未竟的变法大业。”
说到这里,吴起叹了一口气。
姬鞅急道:“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与三大家族决一死战。”
吴起摇了摇头:“我不准备那样做。”
“那你究竟有什么打算?”
“楚王对我恩重如山,明日葬礼我一定要去送他最后一程。之后,我会去见太子。”
“可是,我可听说太子已经被三大家族说服。”
对于姬鞅的话,吴起不知可否,低头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姬鞅:
“这本是师兄当年取各国律法之长编制的《法经,今天晚上我安排你和你的朋友们出城,若我能度过此难关,我自会派人找你。”
姬鞅知道这本书吴起一直视若至宝,从不离身,现在却交到自己手上,恐怕是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在交代后事了。
想到这里,姬鞅急道:“要走一起走!你的大名响彻九州,你的才能各诸侯求之不得,我陪你东山再起。”
吴起摇了摇头:“换一国又能怎样,变法数年,再被腰斩吗?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说完,转身离去。
吴起走后,姬鞅低头看着手中的《法经,瞬间泪流满面。
当晚,果然有人前来接引。
就这样,众人连夜离开了郢都。
离开郢都之后,众人一路往东而去。
第一天,一切风平浪静。
第二天,也是如此。
一路上,姬鞅一步三回头,频频回首,时而满心期待,时而担心受怕,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好似如临大敌一般。
看着他这样,嬴政忍不住嘲讽道:“赵大哥,某人不是说要把你举荐给楚王,一同为楚王效力吗?”
姬鞅涨红了脸,没有说话。
姜宁又是没好气地瞪了嬴政一眼。
五日之后,一个重磅的消息,从郢都为中心传遍了各国。
一代兵圣吴起死于楚王葬礼之上!
众人离开后的第二日,吴起只身前往楚王的葬礼。
正当吴起俯在楚王的棺椁痛哭之时,三大公族的人已经早早在安插在殿外的私兵突然冲了进来,上一秒还一片哀肃的大殿之上,突然只见就杀气四起。
吴起未曾想到三大家族的竟如此胆大,竟然直接在葬礼上动手,他料定了自己今日必死,于是伏在楚王的遗体之上痛哭,可三大公族的人竟然直接下令放箭。
最终,不仅吴起在楚王葬礼上被乱箭射死,有的箭矢还射中了楚王的遗体。
三大公族的人以为自己大获全胜,殊不知,这场闹剧最后的赢家只会是一个人,那就是太子熊臧。
葬礼过后,他先是假意安抚参与此事的贵族们,当这些贵族们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后,熊臧的兵士们到了。
熊臧以不敬先王损坏先王尸体的罪名,将这七十多家贵族,处以三族之刑。
就这样,熊臧以雷霆手段,在楚国上下立了威,既从吴起那里收回了兵权,也打压了旧贵族的势力,天下诸侯一不对这位年轻的楚王刮目相看。
为了笼络人心,受到全国贵族们抵制的吴起的改革也就此中止了,不过吴起军队制度倒是保留了下来,由项燕将军全盘接手训练。
对于,这个消息,众人皆是唏嘘不已。
而姬鞅,面如金纸,嘴唇颤抖着说着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好似癫狂一般。
姜宁一看,知道恐怕此时不是赶路的时候了,当即下令,原地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