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还没回答,一旁那国字脸的赵副统领忍不住开口道。
“老李,如今形势已经如此紧迫,怎么也不能瞒着公子。”
“我哪里是隐瞒,我是为了他的身体着想。”
姜宁接过话问道:“现在怎么了?”
“公子!天子危矣!”
从赵副统领口中,姜宁了解到:
大岐天子姬宫生在周原被击败后,一路狼狈逃回了都城镐京城,而他的原老丈人申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趁你病要你命的机会,他以镐京城里所有的财物作为报酬,带着犬戎大军,一路紧追不舍,并随机将镐京城团团围住,并作出了一副攻城的架势。
目前来说,事情的发展,倒是和姜宁记忆中的相差不大。
“你和贤侄说这个干什么,就让他安心养伤即可。”
“老李,这两天,我一次次催你前往镐京护卫天子,你次次推脱。”
“你可别胡说!我哪里推脱了?”
“好!现在能公子醒了,当着公子面,你给个准话,到底去还是不去?”
“如今,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聚在此地的不到百人,难道就这么贸贸然去送死不成?”
两人就这么当着姜宁的面,你一言我一语得吵起来了。
在两人争吵得时候,姜宁也在思考。
对于拯救那位大岐天子,姜宁并没有兴趣,这个家伙抛妻弃子,实在是做的不地道。
只是,若是放任不管,真的按照他记忆之中“犬戎之乱”那样发展的话,没多久,镐京城就会被攻破,城里的百姓将会被屠戮殆尽,不仅如此,整个关中也会遭受到摧残,生灵涂炭。
直到秦国以及中原诸侯的援军到来,犬戎人才恋恋不舍地退兵。
姜宁以前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总是会忍不住叹息。
可,如今自己竟直接参与其中,不可不谓离谱。
就算自己知道事情的发展,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等一等!
如果秦国的援军能够提前到来,是否可以解局?想到这里,姜宁眼睛一亮。
他抓住两人说话的间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秦国?”
显然,姜宁的提议出乎了两位副统领的意料之外。
“秦国数百年来一直独居于西陲,从未踏足关中,而且方圆不过五十里,国力羸弱,就算他肯出兵,恐怕难以成事吧。”李副统领提出了质疑。
这时,一直站在李副统领身后未曾说话的一个少年突然开口道:
“父亲,正因此,秦国也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尚未被申侯拉拢的诸侯国。”
“只要秦国能拖延一些时日,等中原诸侯一到,敌人自退。”
姜宁诧异地看向了他,厉害啊。
李副统领这个儿子,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也就是后世高中生的年纪,政治头脑真是可以啊。
而且长得也蛮帅的,那一双丹凤眼,流光溢彩。
少年也感受到了姜宁的目光,冲着姜宁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副统领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显然这是计划外的。
李副统领还没开口,赵副统领也开口附和道:
“既然世民老弟也这么说,我同意,总比龟缩在此什么都不做好吧。”
“好吧,既然你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办法,那就姑且一试吧。”
李副统领此时也只得奈答应了。
“情况危急,我明天亲自带队去秦国。”
显然,这位赵副统领是一个行动派。
“那便依你。”
李副统领自然求之不得,他可不想留人在身边总是和自己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