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吕氏和朱允炆终究还是离开了东宫搬到了原来的吴王府,现在的建文郡王府。
这郡王府的规模,在之前朱允炆和前任户部尚书的计划之下,只拨了区区几万两银子,后来朱允熥又主动配合现在的户部尚书,让那几万两银子用在了原本豪宅的修缮上。
故而,这豪宅虽然修缮的不错,可规模却小得可以,可以说这也是朱允炆自食恶果吧。
尽管他非常的无奈,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到了这建文郡王府,吕氏的脸色依旧难看。
让她一个住惯了东宫的前太子妃娘娘,突然搬到这小小的郡王府上,显然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她看向了朱允炆说:
“儿子啊,无论如何,咱们娘俩要势必崛起,绝不能过如此这般的生活。”
朱允炆郑重点头,旋即说道:
“我已经想好了,过段时间,私下秘密去和二皇叔秦王朱樉,三皇叔晋王朱棡,以及四皇叔燕王朱棣他们去见一面。
吕氏的眼皮微微一跳,旋即说:
“我儿这是想要拉拢他们几个吗?可他们毕竟是皇子,恐怕此刻对于皇位,也是非常的在意。我看很难说服他们,帮助你坐上那个位置呀。”
朱允炆笑了:
“他们有他们的野心,我有我的想法,我正好便利用他们的野心,以及他们的军队和势力,帮我一起造反。造反成功之后,我再用计谋,自己登上那个位置。”
吕氏恍然大悟,说:“你是想要骗他们,然后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你坐到那个位置上?”
朱允炆点头说:“没错,他们几个肯定到时候会相互不服气,都想要坐在那个位置上。
我只需要利用他们的兵力,在皇爷爷去世之后,把天下夺过来。再挑起他们的内部矛盾,让他们鹬蚌相争,最终我渔翁得利。”
吕氏点点头,说:
“计划是不错,就看到时候,能否按照你的掌控去进行。”
这朱允炆却自信一笑:“母亲放心吧,绝对没有问题,我对我自己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之所以如今会暂时的败给朱允熥,完全是因为这家伙占了运气罢了。”
吕氏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一种盲目的自信,这个自信,或许也不算是盲目。
毕竟在之前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朱允炆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要强于朱允熥。
这段时间短暂的转换,还不足以让吕氏意识到朱允熥已经比朱永文强的这个事实。
他们母子,显然还在作死的路上,继续想着怎么走得更远。
而另一边,朱允熥入住东宫之后,便已经开始着手协助朱元璋真正的处理朝中大事。
而朱元璋为培养朱允熥,也在东宫设立了詹事府,这所谓的詹事府,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
里面有的和朝堂一样的配置。
比如朝堂有三公,太孙的詹士府有三少。
用来教导朱允熥,同时也是在锻炼朱允熥,让他有一种在朝堂上处理事物的那种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又将一些奏折特意给了朱允熥来处理,处理之后,他只需要看一遍就行了。
而詹事还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孙。
朱元璋现在,对太孙的教育很重视,所以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东宫官,以训导太子。
朱允熥对于朱元璋的这些安排,也是很满意的,毕竟朱元璋还有些年头,才会驾鹤西去。
在这些年头里,朱允熥能够很好地学习处理朝堂之事,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毕竟他虽然具备一定的能力,也拥有着一定的心智,和处事的手段。
但终究对于这朝堂的许多事,都不够熟悉。
真正的要管理好一个国家,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现在对朱允熥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培训,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皇帝学前班。
这样一来,等朱元璋到时候驾崩的话,朱允熥就可以完美的接过重任,不会显得那么的局促和无法应对。
有了专门属于自己的办公地方之后,朱允熥这才明白,这朝堂的事确实很多。
时不时的便从内阁送过来的一些奏折,这些奏折,基本上都是由内阁进行了一个初步判断和处理,再由朱允熥进行复查审核。
若是觉得有地方不妥的话,便将这奏折打回内阁,由内阁那边再做定夺。
直到朱允熥认为满意为止,或者有一些小地方的瑕疵,朱允熥会提笔指出来,稍加修改,这个奏折便算是完成。
在交由太监拿给朱元璋,朱元璋看过之后觉得内阁处理的可以,朱允熥的意见也不错,那么便直接交给六部去办理。
这样下来,一天,朱允熥起码也得批阅将近四五十个奏折。
然而这还只是众多奏折之中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这当皇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尤其是要当一个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的皇帝,更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