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最后补充道:“北方军对美作战行动代号为‘天命’;东方军对日作战行动代号为‘天诛’,诸位开始工作吧!”
散会后,杨虎城单独找到徐永昌:“徐总参,我们的军队怎么开车或走路通过白令海峡呢?现在是冬季,白令海峡确实结冰了,人也许可以走,但坦克重炮等重武器怎么通过?”
徐永昌笑着道:“虎城,你跟我来。”(杨虎城名杨忠,别号和表字是虎城。)
两人驱车来到沈阳郊区的一处军事基地,大批军人和科学家在忙碌着。徐永昌向为首的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和翁文灏打招呼:“竺先生、翁先生。”
两人笑着走过来:“徐将军、杨将军。”
徐永昌热情地道:“让杨将军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
四人走向一处试验场,竺可桢说道:“根据我们多次的实地考察研究,白令海峡最宽处为86千米,最窄处只有区区的35千米,并且位于北极圈高纬度,因此当地在进入冬季后,也就是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之间,整个海峡都极度严寒,最低气温可以降至零下四十五度,海峡水面也进入结冰期,冰层厚度可达到2米甚至更厚。而这么厚的冰层,足够我们的军队从海峡西端走到对岸东端了。”
翁文灏补充道:“其实在万年之前,白令海峡就完全处于冰冻状态,亚洲和美洲之间甚至可以说是畅通无阻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是上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直接走到对岸并在当地繁衍生息的东亚黄种人。如今,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白令海峡的冰层虽然已经逐步融化,但在冬季仍然可以将整个海峡全部冰冻起来。”
徐永昌望向杨虎城:“六个月的结冰期,足足两米厚的冰层,还不够吗?”
杨虎城道:“步兵是够了,但是,我知道冰层和钢铁一样,也是有疲劳性的,数十万军队持续不断从上面走过,必然会引起冰层内部的气泡、裂痕、压强差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继而有可能导致冰层出现大面积的崩裂和坍塌。英国人那艘叫泰坦尼克号的巨轮不就是因为在冰水里泡得太久才导致跟冰山相撞后一触即碎的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美国人做梦都要笑醒了,因为我们攻击他们本土的几十万大军在过海的时候就淹死冻死了,这种荒唐的战例也足以让我们中国陆军成为历史大笑料了。退一步说,即便步兵能走过去,那么重型车辆、火炮、坦克呢?这些东西都有几十吨重,压强不是人能比的,两米厚的冰层也要被压破吧?”
徐永昌笑道:“你的担心是正确的。不过,这就要靠我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话间,竺可桢已经招呼几名助手抬了两块长方形的大冰块走过来,其中一块很透明,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犹如一块大玻璃,而另一块看上去则色泽十分混杂,污浊不堪,呈现出灰黄色,显然里面掺杂了大量杂质。助手抬着这两块冰,按照竺可桢的指挥放在了二十米外。
徐永昌望向杨虎城:“虎城,用你的手枪分别打打看。”
杨虎城一头雾水地取出配枪,先是对着那块透明冰块扣动了扳机。震耳欲聋的枪声中,高速呼啸而去的子弹霎那间将那块透明冰块打得粉碎。
“再试试另一块。”徐永昌点头示意。
杨虎城再次扣动手枪扳机,轰鸣的的枪声中,第二发子弹尖啸飞去。顿时,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了,子弹在高速撞击中和四溅开的细小冰屑里猛然变形并仍然以高速反弹到一边,而这块脏兮兮的冰块却几乎完好无损,除了一个浅浅的弹坑外,基本没有任何损伤,也没有任何裂痕,冰块整体保持着囫囵完整,没有任何分崩离析的趋势。
“怎么样?”徐永昌微笑。
杨虎城吃了一惊,他走上去猛一踢,顿时疼得他倒吸冷气:“这是冰块?钢板吧!”
徐永昌哈哈一笑:“竺先生,你来解释一下。”
竺可桢笑着道:“其实这是英国人给我们的灵感。”
杨虎城惊讶道:“英国人?”
徐永昌道:“是的。北大西洋战事激烈程度绝不亚于太平洋,英国本土几乎是每天都生活在悬崖边上,英国海军若是完了,英国本土就必败无疑。如何快速提升英国海军的实力呢?英国人在绞尽脑汁之下想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那就是从北大西洋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内开凿冰山,用冰山做原料,建造巨大的冰航母。”
“冰航母?”杨虎城觉得匪夷所思,“真亏英国人想得出来!成功了吗?”
“当然没有!”徐永昌道,“如果成功了,早就在战场上出现了。但需要承认,英国人的智慧还是很令人佩服的,冰航母存在四大优势,一是制造简单,成本低廉,二是体积庞大,可以携带很多飞机,不仅仅是舰载机,还可以搭载陆基飞机,三是浮力巨大,节约燃料动力,冰航母本来就是一个大冰块嘛!当然漂在水上了;四是舰体坚固,难以摧毁,冰块就像石头那么硬,炸弹很难炸坏,也难以在冰航母上引起大火。但是呢,冰航母存在致命的一个缺点,那就是动力系统的散热问题,动力小了,冰航母根本开不起来,没有机动性,动力如果大了,就会使得冰航母一边开一边自身融化,这就跟永动机一样是一个悖论道理了。我们的情报机构长期密切关注着英国人的这个发明,并且从中得到了英国人的一个创新技术。”
“加强冰块的硬度?”杨虎城迅速反应过来,冰航母的冰块硬度肯定是要加强的。
“没错。”竺可桢接过话题,“根据英国人给我们的启发,我和诸位同僚在实验室里反复研究冰块的物理性能,发现天然冰块的硬度比用纯净水冻成的人工冰块更加良好。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在结冰之前,水内的杂质越多,冻结后的冰块所拥有的硬度就越大。找到这个突破点后,我们便开始认真研究在水内掺杂什么样的杂质会使冰块的硬度达到最大。最终我们发现在清水里面掺杂一定比例的棉花、纤维、木屑会极大地增加冰块的强度和刚度,甚至还能让冰块具有不错的机械性能。”
杨虎城望向徐永昌:“你的意思是,我们在白令海峡结冰前提前在海峡内大面积地播撒棉花、纤维、木屑从而使结冰后的白令海峡冰层更加稳固坚硬?继而让我们的坦克重炮等重型车辆也能如履平地地顺利通过白令海峡?”
“没错!”徐永昌点头。
竺可桢补充道:“刚才这块冰块是在实验室里制作的,各种杂质的比例都是根据最精密的数据结果而掺混进去的,因此刚度和强度都达到最大值。当然了,在对白令海峡这种自然环境进行人工的掺混杂质,肯定做不到实验室内那么标准和精确,但不管怎么样,投入大量的棉花、木屑、纤维后,根据我们的模拟数据结果显示,白令海峡内的冰层硬度可以达到原始情况的三倍以上,别说普通坦克了,就是七十吨重的东北虎2重型坦克开上去都没问题。”
杨虎城看着他:“美国人会傻傻地站在海峡对岸看着我们搞这个?”
徐永昌大笑:“虎城啊,你忘了吗?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冬天是什么现象?”
杨虎城愣了愣,随后恍然大悟:“极夜!”
“没错!”徐永昌放声大笑,“这是老天助我们哪!在北半球冬季,整个北极圈内都是二十四小时的黑夜!而白令海峡就在北极圈的边上,一天二十四小时足有二十三小时是黑夜,剩下的那一个小时也是半黑不暗的黄昏清晨,对岸的美国人怎么看得到我们的船舶潜艇在海面上播撒东西?此时此刻,白令海峡一片黑暗,我估计我们的军队怕是走过白令海峡后直到美军鼻子跟前才被他们发现呢!”
杨虎城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