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登陆和耶路撒冷之战是犹太人两年多年来第一次正式以军事武装力量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各方面的意义都堪称无穷,在这之前,腰缠万贯但手无寸铁的犹太人始终只是西方列强砧板上的一块肥肉,勉强靠着政治手段和金融手段来安身立命,而现在,手里有了枪的犹太人彻底爆发了已经积蓄两千多年的愤怒、屈辱、不甘、斗志,顿时让全世界震惊得瞠目结舌。在一月二十五日这天,以军于清晨7点许在塞浦路斯出发,于上午10时20分在巴勒斯坦中西部沿海地区展开登陆,于中午12时40分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于傍晚5时许就攻占了耶路撒冷,进展之神速,堪称雷霆万钧。以军之所以如此神速且丝毫不拖泥带水地攻占了耶路撒冷,一方面是因为以军装备精良、战力强劲,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士气极度旺盛,战意极度昂扬,战斗中无不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这其中,“打回故乡去”的思想意识是以军官兵们的精神兴奋剂;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以军准备得极其充分、筹备得极其严密,用拉宾的话说,“两千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回耶路撒冷,这一战,我们已经准备了两千年,筹备了两千年”,虽说这番话也有夸张成分在里面,但毋庸置疑,攻占耶路撒冷对于以军来说绝非攻占一座普通城市,在这场战争爆发初期,以色列军方高层里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如何迅速攻占耶路撒冷的军事小组,自然而然,以军各部犹如机器般环环紧扣、咬合密切,配合得分秒不差、天衣无缝,最终成功地把以军在模拟演习上进行了无数遍的作战成果化为了真正的现实。
夕阳西沉,被两千年前的主人给重新夺回的耶路撒冷城内,到处都是希伯来语的疯狂欢呼声和阿拉伯语的哀嚎惨叫声。以军如此干脆利索地攻陷耶路撒冷,第三个原因就是参战和入城的以军对待城内居民可以用“心狠手辣”这四个字来形容。孙立人描述道:“...犹太人的苦难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但我不能美化他们的过激行为,其实,这个被压迫、被欺辱、被驱逐的民族在咸鱼翻身、东山再起的时候立刻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当然,我也不是丑化他们,只是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没有枪之前,犹太人显得楚楚可怜,有了枪之后,犹太人立刻把积蓄了两千年的仇恨和怒火都如同开闸洪水般发泄了出来。我要声明的是,进攻耶路撒冷的以军没有故意对城内的巴勒斯坦人和西方人展开屠杀行为,但是,以军的态度和手段是残酷而冷血的,当地人稍有不服从的行为,注意,是不服从的行为,不是反抗的行为,以军便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地开枪射杀之。我认为,犹太民族并不是日本人那种残暴嗜杀的野蛮民族,而是一个非常具有血性、恩怨分明的铁血民族,但他们的血性似乎有些过了头,对他们好,他们十倍报答之,对他们恶,他们则百倍报复之。攻城的以军在夺取耶路撒冷一些交通枢纽村镇时,只对当地阿拉伯人说‘马上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就开枪了’,并且他们说到做到。如果是我们的军队,在警告无效后还会再进行对空鸣枪,但以军真的是仅仅警告一遍,接下来他们直接对阿拉伯人扣动扳机展开射杀。这其中有一个很微妙的东西,以军在驱逐敌国平民时确实遵守了国际战争法,进行了严词警告,但他们反而希望对方不配合自己,这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杀人了。耶路撒冷周边的十多个村镇里横尸遍地,都是被以军射杀的阿拉伯居民,而在耶路撒冷城内,特别是穆斯林的聚居区,以军更加是冷酷无比,‘一言不合便开枪杀人’,这就是他们对待穆斯林的作风,很多城区的穆斯林居民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以军冠以‘不配合的反抗份子’而射杀,另外,以军还在耶路撒冷城郊的两座山坡上设立了炮兵阵地,可我却发现,在以军已经基本控制城市局势时,那两个以军炮兵阵地还在开火,猛烈轰击着城内的穆斯林聚居区,这明显带着故意杀人的嫌疑。弹落火起,一片片阿拉伯风格的房屋和一座座清真寺在大炮的爆炸中轰然倒塌,被炸死炸死或被倒塌建筑砸死砸伤甚至是活埋的穆斯林居民不计其数。...”
进攻耶路撒冷的以军虽然没有明显的屠杀平民的行为,但他们在很多地方都精心而狡猾地打擦边球,用间接的方式戕害城内居民,特别是穆斯林。孙立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在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的阿萨克清真寺,以军第2师第89突击营用机枪击毙了一千多名“试图反抗暴动的穆斯林分子”,使得这座全世界第三大伊教圣寺内血流漂杵,死难者还包括上百名妇女儿童。孙立人获悉后又惊又怒,他忍无可忍地找到了第89突击营营长摩西达扬少校,厉声责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你们怎么能杀死这么多的平民呢?还有这么多的妇女儿童!”
达扬回答道:“孙将军,我的一个排在这座清真寺外延遭到冷枪狙击,随后我们发现几名巴勒斯坦军人逃入了寺内并负隅顽抗。很明显,他们并不是平民,而是武装分子,我们消灭他们也是天经地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立人愤怒道:“但你们简直是滥杀无辜!为了消灭几个武装分子,你们至于把躲藏在寺内的这么多平民都杀死吗?特别是那些妇女和儿童!你们于心何忍哪!”
达扬满不在乎:“妇女和儿童又怎么了?两千年来,多少犹太人的妇女儿童惨死在这些穆斯林的手里?当时谁可怜过他们?再说了,穆斯林都是激进极端分子!都该杀!都该死!他们的邪恶教义让他们的妇女儿童都会拿起枪杀人,孙将军,您和您的士兵们在伊拉克战场上应该对这一点已经很了解了吧?”说着,达扬又凑近到孙立人耳边,“孙将军,这是我们犹太人和穆斯林的‘私人恩怨’,你们别太在意,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
孙立人七窍生烟,他强忍怒火和焦虑,把达扬拉到一边,低声道:“我们其实也很理解你们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仇恨,但是,你们也不至于干得这么出格、干得这么明显吧?这样会给我们都带来大麻烦的!”(达扬也会汉语,这是因为以色列和北华的关系极其紧密,而以色列军又完全是效仿北华军而建立的,以军里有大量的北华军事顾问和北华军退伍军人雇佣军,因此以军的很多中高层军官都会汉语,学习汉语是以军军官的选修科目。)
达扬笑了笑,他的笑意中竟有些悲伤和苍凉的意味。达扬想了想,叫一个军官拿来一本书,随后达扬打开那本书,并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对孙立人朗诵道:“...将来你们一定会与犹太人交战,最终你们必定会歼灭他们,甚至连石头都会说话,‘穆斯林啊,这里藏着犹太人,快过来杀死他’。...复生日不会来临,直到穆斯林杀戮犹太人,当穆斯林追杀犹太人,当他们藏于石头和树木后时,石头和树木就会喊,‘穆斯林啊,真主的仆民,我后面就是犹太人,快来杀死他’,但厄尔盖德树不会这样,因为它是犹太人的树。”念完后,达扬用一种哀伤且森然的目光看着孙立人。
孙立人被震惊了,他艰难地问道:“这是什么?”
达扬轻蔑地摊开那本书:“穆斯林视若无上宝典的圣训,《穆斯林圣训实录》。我刚才念的就是这本书上的原文内容,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完完全全就是这本书上的意思。孙将军,怎么样?穆斯林已经公然地把杀死犹太人,注意,是杀死犹太人,不是赶走犹太人,光明正大地写在了他们的圣训上,并且世界各地的上亿穆斯林就是这么做的,我们还能怎么办?孙将军,我们知道你们跟伊朗关系很好,我要告诉你,在伊朗境内,穆斯林认为我们犹太人是肮脏的不洁之物,谁碰到了我们,别说握手了,就是轻轻地触碰一下,都要进行穆斯林洁净仪式;在下雨天或下雪天,我们甚至都被禁止外出,因为雨点雪花会通过接触我们的身体而污染穆斯林;在商店里,我们不能碰到任何东西,如果某件商品被我们碰到,哪怕是无意中碰到的,穆斯林便认为这件商品已经被我们给污染了,无论店主开什么价钱,哪怕是狮子大开口,我们都必须要把这件‘肮脏的商品’给买下。至于其他各种林林总总歧视、迫害、凌辱我们的政策措施,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他目光锋利地看着孙立人,“孙将军,请问,我们除了以杀止杀、以暴制暴,还能怎么办?”
孙立人震撼得半晌没有说出话,他最后叹息道:“唉!千百年的恩怨仇恨,确实已经到了近乎无法化解的地步,你们的做法,我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这又何必呢?”
达扬笑了笑:“孙将军,我很了解您的,您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军人,又何必说这种自欺欺人的话呢?比起我们犹太人,你们中国人在民族性格上确实较为温和,但你们不也曾和穆斯林互相展开大规模的仇杀吗?在你们清朝的同治年间,你们已经被穆斯林化的西北地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穆斯林军事叛乱,首领是一个叫白彦虎的中国穆斯林,你们西北地区的汉族人被穆斯林屠杀了整整一千五百万,随后,你们清朝著名中兴名臣左宗棠率湘军开赴西北平乱,对穆斯林展开同样残酷无情的血腥报复,累计杀死五百万中国穆斯林。你说我们和穆斯林的恩怨仇杀是何必呢,那么,你们自己呢?”
孙立人哑然无语,勉强才说道:“那都是以前的历史了,现在的中国境内,信奉伊教的回族、维族以及汉族人和其他不信奉伊教的中国人都是手足同胞,都亲如一家,你们也可以这样。”
达扬哈哈一笑:“是的,你们的仇杀历史已经过去了,可我们还在进行中。孙将军,我们犹太人在最苦难的时候,你们中国人雪中送炭,我们会永远感恩在心,穆斯林趁火打劫,我们也也会永远刻骨铭心。你们中国人的恩德,我们犹太人会十倍偿还,而他们穆斯林的血债,我们犹太人则会百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