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中东使得自战争爆发后一直“闲着没事做”的北华陆军总算重新有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北华陆军此时的正规军兵力超过四百万,远征中东由于路途遥远、运力受限,三十万兵力即可,既然是十中挑一,出动的自然都是拥有优先权的精锐。卫立煌跟张学良要的十个师里共有三个重装甲师、三个轻装甲师、三个机械化沙漠作战师、一个装甲步兵师以及三个重炮旅,整个远征军编为一个集团军,下辖三个军和一个集团军总部直属师。既然北华陆军只是出动十分之一,那这十分之一部队在出动前又从剩余那十分之九部队里抽调了大量精华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主要是老兵、轻武器、重炮坦克汽车等装备),因此,北华军的“中东远征军”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火力密度,都堪称极其强大,参加过苏联战争的老兵的比例超过九成,并且平均每个步兵班足有一半士兵装备着冲锋枪或突击步枪,武装到了牙齿。除此之外,远征军还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全体官兵在出发前都进行了“宗教洗礼”。但是,这其中却又产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远征军总司令是卫立煌,副总司令是冯占海,总参谋长是卫立煌的老搭档和老朋友郭寄峤,副总参谋长是以前也从南方跳槽到北方的黄维。郭寄峤和黄维都是办事认真的人,很快就带着参谋班子把浩如烟海的战备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制定了初步的作战计划。暂时设立在西安的远征军总司令部内,已经很久没有睡个踏实觉的卫立煌正认真地聆听着参谋们制定的作战计划。
巨大的中东地图前,黄维一边指点着一边讲解着: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打通苏伊士运河,所以主力进击路线是从伊朗西部出击,进入伊拉克北部,与土耳其军在地中海东部会师,继而联合南下,攻占巴勒斯坦地区和西奈半岛。伊拉克,是我们从伊朗正式出击中东后的第一个目标。伊拉克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0万,该国精华在东部,西部占全国面积一半的地区都是荒原沙漠,没有大城市和交通网,东部则河网稠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集中,著名的两河流域就在东部,伊拉克绝大部分的人口、城市、工业区都在这东部。再仔细划分的话,伊拉克东部地区又可分为北、中、南三处,伊拉克五个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大城市有三个在北部,首都巴格达在中部,宝贵的出海口和第五个大城市在南部,同时,这三处之间又是人烟稀少的荒原地区,间隔数百公里,中途只有一些点状的中小型城镇,互相以稀少的几条铁路进行交通连接。因此,我军想要占领伊拉克,必须要攻占该国东部的北、中、南这三个核心区。”
“根据各方面的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伊拉克东部的三个核心区里,南部最好打,因为伊拉克南部唯一的大城市巴士拉距离伊朗西南部边境只有区区几十公里,并且当地濒临波斯湾,所以地势平坦,我们坦克群从伊朗西南部边境出发后,只要一个冲击,就能拿下巴士拉和伊拉克那狭窄得只有区区60公里的出海口;中部的难度次之,中部只有首都巴格达这一座孤零零的城市,但却是一座特大城市,拥有两百万人口;北部最难打,因为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北部之间上千公里的距离都是崇山峻岭,没有铁路,并且当地的大城市有三个,呈掎角之势,我军即便兵临城下,也因为后勤运输困难而力量不足。伊拉克是英国的占领国,和附属于我国的伊朗关系恶劣,两国的边境地区都没有铁路相通,这给我军的机械化部队调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卫立煌听完后,问道:“土耳其军现在进展如何?”
郭寄峤回答道:“土军勉强攻占了叙利亚北部、中部和黎巴嫩北部,但被阻挡在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和贝鲁特(黎巴嫩)城下,这两个被盟军重兵防御的大城市成为土军难以继续南下推进的两大障碍。盟军其实无意反击土军,毕竟盟军要在北非对付德军,没有太充足的兵力物资在叙利亚、黎巴嫩展开战事,盟军只是在大马士革和贝鲁特跟土军打着持久防御战。守城战,本来就是有利于守方的,更何况守城的盟军在机械化力量、航空兵力量等方面甚至还压过土军,土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拿下叙利亚北部和中部的几个城市就已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实在是没力气再夺取这两个人口百万、城坚墙厚的大城市。虽说德国人通过地中海航线一直增援土军,但德军毕竟在北非战场上也打得难以抽手,谈不上自顾不暇,但也不可能真给土军提供跟德军相同规格数量的飞机坦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立煌点点头。战场环境决定作战模式,这是常识。中东,遍地沙漠,人口都集中在河流两岸或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聚居地离不开水源,很自然,河流是一条线,顺河而建的城市群就呈现出线状或带状,像串在线上的珍珠。在这种地区打仗,迂回作战的战术是很难行得通的,几万大军在茫茫沙漠里搞什么千里迂回跟自杀没什么区别,只能顺着适合人类居住的河流或沿海地区逐步推进,自然了,这一路上的一个个城镇就是一个个阻碍,要逐个逐个地拔除、攻占。土耳其军现在就是这个处境,他们无法在荒无人烟的叙利亚沙漠里迂回前进,只能顺着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按部就班地推进,遇到盟军重兵防御的大城市,只能硬着头皮打。大马士革和贝鲁特的战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十来万拥有很多飞机大炮坦克且辎重弹药充足的盟军坚守这两座大城市(盟军并非无力反攻,而是暂时要把重点放在德军身上,对次要的土耳其是牵制为主),拥有几十万兵力但飞机大炮坦克不多的土耳其军是进攻一方,战事裹足不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就好像历史上的第二次南昌战役,几十万人多势众但装备低劣的国军猛攻人数只有万余但飞机坦克大炮一应俱全的日军坚守的南昌,打不下来是正常的。
“中东地区有多少盟军?”卫立煌问道。(北华军将领口中的“中东”不包括埃及。)
“情报部门提供的情报是三十五万至四十万。”黄维答道,“四分之三是英军,剩下是美军,还有二三十万当地国家的仆从军协同作战,这些军队的可靠性当然不高。盟军飞机约有三千架,半数是英军,半数是美军,坦克不多,一千辆左右,大部分是美军的。”黄维说完,补充道,“美军在修建了‘非洲腰带’后,往埃及以及整个中东运输兵力物资的速度是以前的十倍都不止了。”
卫立煌神色凝重地点点头,陷入思索。
所谓的“非洲腰带”,是盟军(主要是美军)在非洲大陆上新修建完工的一条公路。德意联军与美英盟军在北非大打出手,目的已经不需多说,由于德意完全掌握地中海的制海权,所以非洲北部沿海地区完全在德意联军的控制下,但盟军掌握着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和非洲东北部的埃及(实际上除了德占北非沿海地区、意属东非、辽属马岛这三个地方,非洲其余地区都已经被盟军占领或陆续控制),这样的话,北非的盟军就面临一个巨大难题,那就是美英本土可以直接增援非洲西部沿海地区,但对埃及、中东、印度等地则鞭长莫及,无法有效增援那些地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军先是开辟了“撒哈拉沙漠航线”,用数以千计的运输机通过这条横跨撒哈拉大沙漠的航线给埃及、中东、印度的盟军输血,但是很显然,空运的运输力是比不上海运或陆运的。为此,美军高层决定在非洲大陆上修建一条新公路,从非洲大陆西部的大西洋连通非洲大陆东部的埃及和中东,这条公路只需要绕开德占北非和意属东非即可。
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非洲大陆的形状是:北部“粗大”,南部“细长”。一开始,美军想在撒哈拉沙漠间修建这条公路,经过计算,这条公路直线距离就超过3500公里,一路都是沙漠,很显然,修建这么一条公路,耗时漫长、难度极大,让人望而却步,最后,美军的一位工程师灵机一动,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既然盟军完全掌握大西洋的制海权,那么,这条公路在非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起点,不需要在西非沿海地区,起点可以挪到非洲西中部那个“凹下去的地方”,也就是喀麦隆。公路从这里开始修,一路向东北,最后延伸进苏丹境内,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直线距离就缩短为了2000公里,沿途海拔不高,避开了非洲高原,基本是丘陵和原始森林,并且苏丹和埃及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两国又靠在一起,英国人早就在开罗和喀麦隆之间建好了多条公路。因此,公路从喀麦隆开始修建,修到苏丹首都喀土穆后,盟军就能通过运输舰船和这条公路,把源源不断的兵员物资先卸载到喀麦隆,继而运到喀土穆,再一路北上运到开罗,运到中东。
战争最能激发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潜力,由于埃及的英军已经摇摇欲坠,盟军匆匆忙忙地完成公路设计后迅速付诸行动。整个工程动用了十万工程人员、军人、当地黑人,基本上都是机械化施工,仅仅施工了八个月便完成了通车。这条公路全长7000多公里,有3000多公里是新建的,另外4000多公里是英国在苏丹埃及境内的原先公路连接而成的,公路形状酷似一条腰带,挎在非洲大陆的肩膀和腰间,因此被称之为“非洲腰带”,这条公路也折射出了美国的强大财力物力以及工业实力(作为对比,滇缅公路全长960公里,是当时的中国动用二十万民工昼夜不停施工八个月完成的,并且基本是手工作业,沿途还都是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这样相比而言,美军机械化修路,工程自然进度飞快。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战时野地公路当然没有那么多讲究,很多地方只要用压路机压平地面再铺上砂石就可以了)。
非洲腰带的完工,再加上撒哈拉沙漠航线,使盟军拥有强大的运输力从非洲东海岸给埃及、中东的盟军进行输血,成千上万辆汽车昼夜不息地穿梭在这条公路上,给埃及、中东的英军送去了大量的增援兵力和辎重物资。德国高层获悉后大为震惊,三军高层互相指责彼此在北非战场上坐失良机,吵得不可开交,但德军也无法破坏那条公路,完全是鞭长莫及。实际上,德军已经饮马尼罗河,攻占了尼罗河以西的埃及土地和开罗在尼罗河以西的半个城市,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让盟军在埃及战场上又起死回生。
毋庸置疑,盟军的这条救命公路也使得北华军出兵中东的战事受到了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