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已经一触即发。此战的双方实力是悬殊的,北华军只有2艘航母,美军却有9艘航母和18艘护航航母,北华军的飞机约有800架(200架舰载机,600架陆基飞机),美军飞机超过1200架(都是舰载机)。美军为了增加舰载机数量,把美澳之间海上运输线用于护航的护航航母都调来参战。可以肯定,美军下了如此巨大的血本,是有着空前的决心的,美军此战不仅仅是为了攻占中途岛,还为了一举击溃北华海军,彻底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对于北华海军而言,生死存亡的一刻已经来临了。
中途岛上的官兵们,紧握武器,凝视着海空远处,等待着战斗;第2航母舰队的官兵们在各自战斗岗位上操控着武器,等待着美军,航母休息室内,飞行员们焦躁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等待着出击命令;航母指挥室内六千公里外的海军总司令部内,高级将领们围绕着海图,进行着最后的研究、推算、争执,汗水已经在将领们的军帽里把头发给泡湿了。
但是7月2日凌晨,突发情况发生了。
“怎么回事?”曾以鼎惊愕不已地看着送来的最新报告,“美军舰队呢?”
蒋斌五内俱焚:“不知道!跟丢了!在昨天夜里,美军舰队突然全部加速,我们尾随他们的潜艇都被甩掉了。在昨天夜里,有3艘我军潜艇被美军驱逐舰击沉,但潜艇部队已经完全找不到美军舰队的位置了。”
“侦察机呢?”
“也跟丢了!我们的侦察机虽然在夜间也能侦察,但毕竟不能靠得太近。”
“给中途岛发报,派更多的侦察机去侦察!”
“是!”
在这个白天里,北华军完全丧失了美军舰队的位置,派出去的侦察机有4架突然失去联系,可以肯定,要么是出现机械故障,要么是被美军舰载机击落了,这4架失联的侦察机肯定是在美军舰队附近被击落的,但北华军无法因此而计算出美军舰队的位置,一来,不知道侦察机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击落的,无法算出方位距离,二来,美军舰载机可以在舰队外延五百公里外飞行巡逻,所以即便判断出侦察机被美军舰载机击落的位置,也判断不出美军舰队的位置;三来,这失联的4架侦察机里不清楚究竟哪架或哪几架是出故障而坠毁,哪架或哪几架是被美军舰载机击落的,所以给原本就很难推算的数学结果进一步地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北华军基本上是彻底失去了美军舰队的位置。
“命令中途岛和舰队,派出所有的侦察机,在中途岛和舰队周围五百海里的空域范围内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逻警戒!”曾以鼎命令道。这样,即便北华军失去美军舰队的具体位置,也不至于被美军打个措手不及。美军“玩失踪”是无所谓的,因为美军肯定要打中途岛,肯定要靠近中途岛,最常规的办法就是在夜间悄悄地摸过来,而北华军使用侦察机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巡逻警戒,就能防备被美军打个出其不意。
“该死!美国佬究竟去哪里了?”上至曾以鼎、蒋斌等高级指挥官,下至中途岛上的炊事兵和航母舰队上的损管人员,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个问题。而在六千公里外的天津,陈绍宽等海军最高领导人们也陷入焦头烂额中。“美军舰队究竟去哪里了?”这句话在接下来的一百多个小时内都快成了北华海军高层将领们的见面问候语。因为自从7月1日深夜失去美军位置后,7月2日、3日、4日、5日,这接下来的四五天里,北华军始终一直都没有再搞清美军的位置。从第2航母舰队和中途岛上起飞的侦察机都快把附近几百海里的海域空域翻了个底朝天,却还是没有找到美军舰队。北华海军已经彻底绷紧了神经,特别是中途岛守军和第2航母舰队官兵,原以为马上就会迎来一场极其艰苦的恶战,没想到对手却在最后关头消失不见了,这让将领们和官兵们在焦躁不安的同时也感到大惑不解。
直到7月6日夜里,事情陡然间峰回路转,出现了令人震惊骇然的巨大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7月6日夜里9点多,日本本州岛东中部的鹿岛滩外延约100海里的海域,北华海军潜艇部队的U-77号正在孤零零地进行着例行巡逻,之所以说它“孤零零”,是因为附近方圆几百海里的海域里,只有一两艘潜艇,密度非常低。本来,北华海军是高度重视潜艇的,此时的北华海军已经拥有超过400艘各型潜艇,数量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但在这场太平洋战争中,北华海军的潜艇部队却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里。为什么呢?因为潜艇是没有能力跟水面舰艇作战的,潜艇火力弱、速度慢,一艘潜艇即便是跟一艘驱逐舰进行单挑,潜艇也九死一生,所以潜艇主要是对付敌方的运输船只,偶尔攻击敌方的战斗舰艇,手段都是偷袭。在大西洋战场上,德军潜艇一直都很活跃,因为德军潜艇的任务是绞杀美英之间的海上运输线,而在太平洋战场上,北华军的潜艇则比较郁闷,为什么呢?因为美国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海上运输线都在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南太平洋,而北华海军在那里附近并没有潜艇基地,北华海军在夏威夷、中途岛、马绍尔群岛的基地距离那些海域实在太远,所以北华军的潜艇即便能跑到那里,也难以进行长期作战,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北华军的潜艇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在大西洋上,从德国本土出发的德军潜艇即便跑到加勒比海,也能绰绰有余地展开攻击,,因为德军潜艇的活动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北大西洋;而在太平洋上,从北华本土出发的北华军潜艇顶多跑到中太平洋就是极限了,根本无法在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南太平洋进行长期作战,北华军潜艇跟德军潜艇是同一型号,活动范围只能覆盖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不到一半的面积,毕竟太平洋的面积是大西洋的两倍,超长的距离限制了北华军潜艇的作用。
正因为作战条件的限制,所以北华军潜艇在这场太平洋战场里的作用并不太大,美国又不是英国、日本这种岛国,攻击美国的海上运输线并不会封锁困死美国,因此,北华海军虽然有能力每个月建造20艘潜艇,但在开战后因地制宜地减小了潜艇的建造速度和产量,把节约出的资金资源都投入了航母的建造中。眼下,北华军的潜艇里,35%在南太平洋,15%在中太平洋,20%在印度洋,还有20%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保护北华本土和东南亚资源区之间的海上运输线,剩下的10%则在东北海(日本海)、北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峡等次要海域进行巡逻活动。西太平洋此时是北华的后方大海,本来潜艇就很少,再加上本州岛附近也没有什么航线需要护卫,所以北华海军在本州岛东部海域内的潜艇不超过10艘,U-77号便是其中一艘。
安静的潜艇艇舱内,一半的艇员官兵都在熟睡中,因为此时是深夜。值班的声呐兵眉头紧蹙地操控着声呐探测器,脸上是迷惑不解的神色。
艇长走过去:“怎么了?”
声呐兵疑惑地道:“艇长,这东西估计坏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
“声呐显示,在我们潜艇的东北部几海里外,有一支舰船数量超过三十艘的舰队正在缓缓地向本州岛驶来。这根本就不可能。”
艇长拿起声呐探测器的接听耳机,皱着眉头听了一分钟:“确实很奇怪。我们的舰队一部分在印度洋,一部分在南太平洋,一部分在中途岛,其余都在本土领海,本州岛这里怎么会出现这么庞大的舰队?难道是中途岛的我军第2航母舰队回来了?但我们根本就没有接到通知呀!况且,这也不符合道理。他们正在中途岛准备迎接美国人的舰队,莫名其妙回来干什么?即便回来,他们也应该去琉球群岛,通过琉球群岛回本土,跑到本州岛来干什么?”
“所以,这东西估计是坏了。”声呐兵耸耸肩,“声呐探测器就跟雷达一样,上次在硫磺岛,岛上的对空雷达突然发现上千架飞机向硫磺岛飞来,把岛上的弟兄们吓得不轻,可经过检查后,发现雷达自己出了毛病,完全是虚惊一场。”
艇长沉吟了一下,军人的职责让他打定了主意:“我们现在潜水多深了?”
“海面以下二十米。”
“上浮至水面,还是亲眼看看吧!千万别出了什么篓子。”艇长很谨慎地道。
“是,艇长。”
U-77号的水箱开始轰隆隆地启动起来,压缩气体把水箱里的海水排了出去,潜艇浮力增大,缓缓地浮上海面。艇长和几个值夜班的军官披上雨衣,顺着舷梯爬上指挥塔并打开舱门。此时,外面暴雨倾盆、狂风肆虐,七月份对于东亚地区来说,正是雨水频繁的夏季。站在指挥塔上的艇长迎着猛烈的风雨,举起望远镜,艰难地瞭望着声呐探测器发现的“一支庞大舰队”的位置。
几分钟后,艇长和几个爬上来的军官都陷入了呆若木鸡中,因为他们看见夜幕下的暴雨里,那支因为声呐探测器出了故障而探测到的“庞大舰队”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数十艘舰船在远处的海面上汇聚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钢铁队伍,正在驶向日本本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