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谨慎感和责任感,蒋斌在百般思索后还是把“我方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有可能已经被美军破译并掌握”的这件事汇报给了沈鸿烈。沈鸿烈听完蒋斌的报告后,沉吟不语了半晌,最后开口问道:“你有确实的证据吗?”
蒋斌摇了摇头:“我只有一些间接的佐证,大部分都只是我的推测和猜想,并没有切实而直接的证据。但是,副总座,如果我方的无线电通讯密码真的已经被美军给破译并掌握,后果根本就是不堪设想啊!我们所有的作战计划和军事机密都会一览无遗地放在尼米兹的办公桌上,而我们却还懵然不知。接下来的战事,我们是蒙着眼睛,而美军却把我们的任何行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沈鸿烈道:“乃时,我确实非常赞同你的责任心和谨慎态度。但是,你自己也承认了,你没有确切的证据。大战在即,我们不能根据你的一点猜测就风声鹤唳吧?更换新密码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现在,几大舰队、上百艘舰艇、几万官兵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往战斗岗位,各方面的事务简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遣将,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事情。在这个时候突然更换新密码,必然会产生混乱。还有,我们的作战计划也要全面更改,需要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时间拖下去,美军反而更有好处,他们获得的战备时间就更充足了。要有证据,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弥补。你没有确切的证据,我就采纳你的猜想,这实在是难办的事情。就比如你上次坚定地声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并没有战沉,但你也拿不出确切的证据。其实,这样的猜想实在太多了,每个猜想都是‘可能怎么样’‘假如怎么样,然后会怎么样’这种毫无证据的东西,如果舰队因为这一个个猜想而随之三步一个主意,那岂不是自乱手脚?要知道,对于一个机构来说,朝令夕改是大忌。”
蒋斌知道沈鸿烈说得有道理,自己确实拿不出证据,如果整个海军因为自己的东一个猜测西一个假想而频繁地更改计划或作出应对措施,那反而会耗费时间和精力,适得其反了。但蒋斌仍然有这种直觉,他提议道:“副总座,虽然我们不确定我们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是否真的被美军破译和掌握了,但,我们起码也要采取一定的防备措施,从而进一步地有备无患。”
沈鸿烈颔首:“有备无患当然是正确的。你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蒋斌道:“我们海军现在主要分为6支舰队,第3舰队在印度洋,第6舰队在夏威夷,这两支舰队是不参战的。参战的第1、第2、第4、第5舰队里,第1和第2舰队是主力进攻力量,是会暴露给美国人知道的,第4和第5舰队是机动伏击力量,是尽量要隐藏起来的。我提议,把第5舰队彻底隐藏起来,无线电通讯里不提到第6舰队,从而给美国人造成假象,认为第5舰队是在夏威夷的。”
沈鸿烈从善如流:“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北华海军的6支舰队里有4支即将参与珊瑚海大战,这4支舰队拥有上百艘各型舰艇。毋庸置疑,把这4支舰队从不同地方都集结到开战海域,并把舰队里的上百艘舰艇都调动部署得井井有条,肯定要依靠大量的无线电通讯。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就拿渤海号航母做例子,渤海号目前在斯里兰卡,海军总司令部让它赶到珊瑚海参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用无线电通知它赶来,无线电波是瞬息即至的,一秒钟就能下达命令,二是派人乘飞机或军舰去通知,飞机起码要飞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军舰则要开几天甚至半个月,效率和速度当然没办法跟无线电相比。但是,无线电可能被破译,北华军发出的任何一道无线电,美军也能接收得到,派人乘飞机军舰去传达命令,保密性自然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蒋斌的要求,全面更换海军的所有无线电通讯密码,那么北华海军总司令部就要派出大量的飞机,飞到各个舰队司令部,再飞到各个军舰上,向那些舰队司令、舰长们传达命令,这肯定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繁琐过程。参战的4支舰队里,蒋斌提议“全面掩盖第5舰队”,也就是由渤海号和库业号组成的第二机动舰队,这支舰队其实是在开战后用来“给美军补刀的”,本身就有隐蔽性,因为渤海号此时在印度洋,库业号在造船厂里大修,美军本身就很难猜测到这两艘航母也会参战,而蒋斌的提议则让这支舰队的隐秘性更上一层楼。用飞机传令取代无线电,这个办法让四支舰队都使用,过于庞大,所以就针对第5舰队用这个办法。北华海军的6支舰队里,真实情况是:第1、第2、第4、第5舰队准备参战,第3舰队在印度洋,第6舰队在夏威夷;采取蒋斌的办法后,美军即便破译了北华军的通讯密码,也会认为:第1、第2、第4舰队准备参战,第5舰队在夏威夷,不存在第6舰队。夏威夷的第6舰队其实冒充了第5舰队,在无线电通讯里都以“第5舰队”来偷梁换柱地代替“第6舰队”,真正的第5舰队实际上是会参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斌的这个办法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成功地蒙骗了美军,让美军在战事中少算了北华海军的一支舰队。不过,美军虽然少算了北华军一支舰队,但尼米兹也非等闲之辈,他已经想到了“库业号虽然在大修,但也不能排除会提前修好并参战”的可能性(因为尼米兹就用列萨二舰来欺骗了北华军,自然想到北华军可能会用同样的办法来欺骗自己)。美军在战事过程中一直没有忽视可能在大修也可能已经修复完毕并参战的库业号,所以,美军实际上真正少算的是渤海号这个曾在北印度洋干掉美军三艘战列舰的“个头虽小但勇猛顽强的二手翻新航母”。
忽略渤海号,是美军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在这件事上,英国人“坑了”美国人。
北华海军让渤海号参战,没有用无线电,而是派飞机去通知的。此时的渤海号属于北华海军印度洋舰队(第3舰队),正在孟加拉湾一带游弋活动,因为印度英军有可能会攻击斯里兰卡,也有可能会攻击缅甸,所以渤海号在这两地之间支援作战。接到来自海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后,渤海号舰长袁晨凯十分慎重,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开往珊瑚海参战,另一个是继续欺骗美国人,让美国人以为渤海号仍然还在孟加拉湾。渤海号在珊瑚海大战中充当的是“海上伏兵”的角色,既然是伏兵,肯定不能让对方事先知道。渤海号从孟加拉湾溜到珊瑚海,必须要白衣渡江。
袁晨凯很有头脑,接到命令后,他立刻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先命令渤海号所有的舰载机都涂成醒目的明黄色,同时把印度洋舰队的一艘大型油轮临时“改造”成轻型航母,其实也不是真的改造,而是在那艘油轮上铺上一层有模有样的“飞行甲板”,又在舰身上搭起一座用木头做的“舰桥”,并在飞行甲板上安放了几架舰载机。这样,这艘油轮远远望去,就像一艘轻型航母,虽然它根本就不能起飞飞机,也不能降落飞机。渤海号在印度洋的最后时间里,加大了轰炸印度沿海地区的力度,使得英军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思想惯性:那些机身是明黄色的飞机都来自渤海号。实际上,第3舰队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暗中根据袁晨凯的要求,在斯里兰卡和缅甸南部的几个岛屿上修建了几个临时机场,这几个机场上停放的都是机身明黄色的舰载机,并让这些舰载机时不时地去轰炸英军,如果有飞行员被俘,也统一口径地声称自己是渤海号的舰载机飞行员。
三月中旬,渤海号悄悄地离开了孟加拉湾,而那些机身涂成明黄色的舰载机还时不时地去轰炸英军,而那艘伪装成渤海号的油轮也时不时地在海平线上出现,结果使得英军坚定不移地认为“渤海号一直在孟加拉湾”,从而帮助北华军欺骗了美军,让尼米兹一直认为渤海号没有参战。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北华军也露出一两次马脚。比如,3月22日这天,因为通讯故障和译电人员的失误,“渤海号”按道理是在斯里兰卡附近海域的,所以斯里兰卡的机场出动了一批机身明黄色的舰载机去轰炸印度南部沿海城市特里凡得琅,但缅甸南部某个岛屿的机场居然同时也出动了几架机身明黄色的舰载机去轰炸印度东部的吉大港。如果英国人长点心,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渤海号怎么可能在相距1800多公里的两个地方同时起飞舰载机?但英军却大而化之地忽略了这个漏洞,没有把这件事通知美军,使得尼米兹一直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道渤海号已经偷偷溜到了珊瑚海。
北华军隐藏渤海号的行为露出了破绽,而美军隐藏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的行为也露出了破绽。3月25日这天,工统局局长舒国生把一份情报交给了海军情报局局长杨宣诚,杨宣诚不敢懈怠,急忙拿去交给海军总司令部,但接到情报的沈鸿烈却没有认真对待。这是沈鸿烈犯下的重大错误。情报显示:美军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可能有一艘没有沉没,也可能两艘都没有沉没。沈鸿烈没有采纳这个情报,一方面是他不相信那两艘美军航母会死里逃生,一方面是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为列萨二舰是属于奉系的方念祖给击沉的,这也是奉系趁机在海军内扩大势力的一个资本,如果自我否定,岂不是自认丑事?第三,沈鸿烈认为列萨二舰即便真的没有沉没,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能修复,更加不可能还会参战。他认为列萨二舰究竟有没有沉,其实不重要,对接下来的战事不会有影响,因为这两舰不管是沉没了还是重伤了,都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战事。所以沈鸿烈对此不以为然。
杨宣诚没有忽略这件事,但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忙着调遣部队、组织战事,他一时间没有见到陈绍宽,因此他把工统局的这份情报拿给了蒋斌。
“我一直都怀疑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没有沉没。”蒋斌看到情报后神色凝重,“工统局是怎么得到情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