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会议厅里的气氛空前凝重。大厅中央是一个巨大的世界沙盘,墙壁上也挂满了各种军事地图,沙盘和地图上都密密麻麻地标注满了各国军队的标志。从沙盘和地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北华、德国、美英,这三大阵营在世界上的势力已经是犬牙交错,除了南美洲和南极洲,三大阵营的势力已经遍布世界五大洲四大洋。会议大厅正北的位置坐着张学良、三军总司令、三军正副总参谋长,东西南三面坐着五十多名三军高级将领,会议席位围绕着沙盘形成一个“回”字。对美英开战,海军是当仁不让的中坚主力,因此参会高层里有一半以上都是身穿雪白色军服的海军将领,身穿墨绿色军服的陆军将领和身穿天蓝色军服的空军将领加起来的人数约占所有人的五分之二,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身穿中山装的情报部门高层。
副总参谋长蒋百里中将手持一根细长的指挥棒,指点着沙盘,讲解着这场世界大战的最新局势:“目的,德国及其仆从国已经控制整个欧洲大陆、以土耳其为主的西亚部分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大部、意属东非殖民地;美英控制着北美洲、英伦三岛、冰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大洋洲、菲律宾、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中部和非洲南部,同时还盘踞着北非西北部摩洛哥的一部分和北非东北部埃及的一部分,这两个地方也是德军和盟军争夺的主要焦点,因为这两地的得失事关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德军和盟军目前的主要战场就是北非。北非战场上,对于盟军来说,摩洛哥的局势要比埃及更乐观一点,因为摩洛哥附近的大西洋上有盟军的舰队,盟军可以利用制海权在摩洛哥继续源源不断增兵,而埃及的局势则日益恶化,埃及一方面遭到德军从利比亚向东展开的进攻,一方面遭到土耳其军从巴勒斯坦地区向南展开的进攻,一方面又遭到意军从东非向北展开的进攻,同时,德军在这里因为拥有远东舰队而掌握着红海的制海权和部分制空权。因此,英军希望跟我们借道伊朗,让印度境内的英军能够通过伊朗和阿拉伯半岛,增援埃及,同时,美军也希望能跟我们借道马六甲海峡,让美军的亚洲舰队和澳洲舰队能够驶入印度洋,消灭德国远东舰队,增援埃及。对此,我方都没有同意,并因此而胁迫美英让出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阿拉伯半岛等地区,但美英已经给予拒绝。”
“美国的亚洲舰队和澳洲舰队刚刚已经合并为美国海军印度洋舰队,由美国海军部航海局局长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中将指挥。该舰队眼下已经绕道澳大利亚开入印度洋,目前即将抵达科科斯群岛(位于爪哇岛西南五百公里,属于澳大利亚),预计还有十五天就能抵达阿拉伯海。该舰队包括2艘航空母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4艘重型巡洋舰、8艘轻型巡洋舰、18艘驱逐舰,同时还携带了五十多艘大型运输舰,里面装载着两万多名美军和数百架新式飞机、数百辆新式坦克等大量武器,准备用于增援埃及的英军。在驶入印度洋后,该舰队可以用英属印度和英属阿拉伯半岛作为基地,获得油料物资补给和陆空增援。”
“整体而言,英国的军事力量对我方而言是不足为虑的。英国海军的舰艇总吨位虽然跟美国海军并列世界第一,但都被德国海军牢牢地牵制在北大西洋,为保护英国本土和直布罗陀海峡而疲于奔命、分身乏术,根本无多余力量部署在其他地区,因此印度洋和太平洋内完全没有英国的海军力量;到目前为止,英国海军已经损失了7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航空母舰、9艘重型巡洋舰,其他轻型舰艇和辅助舰艇超过50艘,实力元气大伤,其中,被我军击沉了2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英国的陆军也同样对我方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英军部署在包括爱尔兰在内的本土的陆军兵力约100万,西北非约60万,东北非约20万,阿拉伯半岛只有1万,印度地区约40万,虽然英军额外还有大约100万印度军、加拿大军、澳大利亚军、新西兰军、南非军等仆从国军队协同作战,但英军的战略重心是欧洲和北非,并且英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没有海军力量,所以英国陆军无法对我国展开具有威胁的进攻。非洲地区的英军无法跨海攻击我国马岛省,阿拉伯半岛的英军力量严重不足,还要增援埃及,所以对伊朗造成不了威胁,印度的英军虽然兵力较为雄厚,但向北是喜马拉雅山脉和藏南三国缓冲区,向西是属于伊朗的阿富汗高山区,向东是缅甸,我军只要在印缅边境处加强防御,因此印度英军也不可能会对我军造成威胁。况且,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英国只会把捉襟见肘的军事资源用于欧洲和北非,不会用于环印度洋地区。所以,我方如果参战,英国只是次要和毫无威胁性的敌人,我方最大和最主要的敌人是美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美国陆海军在参战前只有27万人,但现在已经扩充到300多万人,并且美军今年的军费超过150亿美元。美国陆军的兵力部署在四个地方,第一是美国本土;第二是英国本土,进入英国本土的美军超过50万人,协同英军坚守英伦三岛;第三个地方是西北非,在西北非参战的美军也已经超过50万人;第四个地方是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的美军已经从原先的1.9万人增至8万多人,进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地区的美军也已经超过了10万人,并且还在增加中。从美国本土到西南太平洋的航线上,美军的运兵军舰和运输船络绎不绝,把大量的兵力和军械物资昼夜不息地运往了菲律宾和大洋洲,同时美军还在当地修建海空军基地,此举毋庸置疑地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潜在威胁。”
“美国海军的实力在《文森法案》后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该法案是美国国会直接拨款十亿美元用于扩建海军),在参战后再次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开战前,美国海军拥有350艘各型舰艇,总吨位约145万吨,现在已经拥有400艘以上的各型舰艇,总吨位超过180万吨,并且这还不包括美国海军征用的民间运输船和用商船改造来的武装商船。美国海军此时在规模和实力上都已经大大地超过了英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一位。参加战争后,美国海军已经损失了2艘战列舰(纽约号和德克萨斯号)、2艘重型巡洋舰(彭萨克拉号和盐湖城号)、1艘航空母舰(兰利号)、超过20艘轻型舰艇和辅助舰艇,都是被德军击沉的。美国海军目前的战斗舰艇包括9艘航空母舰、19艘战列舰、15艘重型巡洋舰、27艘轻型巡洋舰、20多艘护航航空母舰、150多艘驱逐舰、130多艘潜艇,另外,大概在三个月内,美军还会有4艘战列舰和2艘航空母舰陆续完工。除此之外,美国还在大量建造护航航空母舰,保守估计每年能建造40艘以上,建造周期只需要三个月一艘,并且同时能建造10艘以上。”
“美国海军主要分为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这两大战略性海军力量,眼下新建的印度洋舰队有可能只是临时组建的,有可能也是美国试图把势力伸进印度洋的一个预兆。但是,从美国海军的主力舰分布上,却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现在所有的主力舰里,部署在大西洋的共有4艘航母、11艘战列舰、6艘重型巡洋舰,部署在印度洋的共有2艘航母、4艘战列舰、4艘重型巡洋舰,部署在太平洋的共有3艘航母、4艘战列舰、5艘重型巡洋舰。如果说,美军在印度洋内保持一支强大的舰队是为了对付德国人,那么却为什么要在太平洋内还保持同样一支强大的舰队?并且,太平洋舰队主力舰里的3艘航母都在菲律宾。”
蒋百里讲述完战争的形势和美军的陆海军力量部署后,会议厅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这说明...”徐永昌开口道,“美国人对我们已经非常有警惕心了。美军成立这个印度洋舰队,一方面是为了对付德国远东舰队,一方面是准备配合太平洋舰队对我们造成前后夹击之势,从而遏制我们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扩张。夏威夷距离我们太远,但菲律宾就在我们的家门口,美军在这里部署重兵等于是在我们家门口安置了一颗遥控炸弹。”
“在谈判桌上,我们已经无法再逼迫美英让步了。”杨杰神色肃然,“为今之计,只能采取战争的手段来打破美国对我们的遏制和威胁。”
张学良一直在闭目养神,听到这里,睁开眼看了看海军的将领们:“对美开战,海军是中流砥柱。我想听听海军有什么计划。”
陈绍宽在众人的注视中站起身:“诸位,美国海军的总吨位已经达到180万吨,而我们海军的总吨位只有140万吨,美国一年的造船能力是150万吨,我们是50万吨。我们在其他方面对美国是有优势的,但在工业生产力上确实拼不过美国;另外,德国海军处境很不利,德国本国海军完全被美英海军遏制打压,意法海军被封锁在地中海,一时半会间都难有作为,我们不能太指望德意法海军在我们对美作战中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如果单独地跟美国海军打消耗战,是难以撑下去的。因此,海军的对美作战思路是‘斧头战术’。”
“斧头战术?”现在的陆空军将领们都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陈绍宽道:“这是海军第1航母舰队参谋长林靖海构思出的战术,核心思想就是,如果要对某国开战,就必须在下定开战决心后抛弃其他杂念,不能有任何迟疑或犹豫,要铁了心地为最终胜利而不择手段地竭尽全力,并且在开战第一时刻就要拿出最大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攻击敌方最致命的地方。手里有一把斧头,动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卯足全力地劈向对方的头部,力求第一斧头就将其砍死或重伤,这就是‘斧头理论’。”(斧头理论是历史上冷战期间的苏联战略思想,核心思想是,如果开战了,根本就不使用常规武器,而是在第一时刻就动用核武器并把核武器竭尽全力地攻击敌国的致命地区。根据这个思想,苏联打算在美苏擦枪走火的时候直接用核武器攻击华盛顿,也是根据这个思想,苏联在珍宝岛战役后打算对中国的首都北京、东北工业区、罗布泊核武器基地、西北导弹基地等重要目标展开全面摧毁性的核武器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想先下手为强?”冯庸若有所思。
“是的。”陈绍宽点头,“如果我们堂堂正正地与美军开战,那就只能打消耗战,对我们是非常吃亏的,所以我们准备在第一波的攻击中就重创美军,务求稳!准!狠!起码要打得美国海军在一年之内完全瘫痪,从而让我方抢占战略先机和主动权,以此弥补我方在实力和工业生产力上的不足。”
“偷袭?”冯庸脸上露出一个微微嘲讽和蔑视的表情。
“当然不是!”陈绍宽坚定地否决,“我们还不至于如此卑鄙无耻,我们渴望获得胜利,但也不会拿中国海军的荣誉作为代价。是突袭,不是偷袭,绝非不宣而战。”
张学良听得出来,北华海军准备跟美国开战的思想其实与历史上日本海军的对美作战思想如出一辙,但这也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的趋势。眼下,北华海军的实力起码是历史上日本海军的两倍,这不仅仅是舰艇吨位上的差距,也是战斗力和战争思想的差距,历史上的日本海军在开战后还建造大和号这种毫无作用、完全是给美军飞机做靶子的东西,而北华海军始终都把航母作为海战核心和决定性力量,一直都在全力建造航母并进行航母作战能力的刻苦磨练和航母作战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北华海军和历史上的日本海军完全是两个时代的海军。但是,实力大大超过日本海军的北华海军在跟美国海军相比时,仍然输在工业生产力上,所以殊途同归地都产生了这种“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日本海军是身高只有一米五的矮子,对付身高三米、膀大腰圆、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选择了“先发制人”;北华海军是身高一米八的正常人,但对付身高三米、膀大腰圆、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只能选择“先发制人”。
“我们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在开战后以突袭的方式先发制人,最大限度地重创美国海军,使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完全瘫痪,从而为我方获得一年半载的宝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方既可以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建立固若金汤的绝对海上防线,也可以对美国本土进行有限的进攻,打击美国的生产力和美国军民的士气,不管是攻还是防,我方都游刃有余。经过一年半载后,我们的海军能更加强大,而美国海军却要从头开始,虽然我方工业生产力还不如美国,但在实力上,我们却能获得了优势,避免了消耗战。这是唯一能让我们在对美作战中获得胜利的途径。”陈绍宽补充道。
现场的陆空军将领们要么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要么陷入思索。
张学良问道:“你们想打哪里?”
陈绍宽道:“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基地是夏威夷,第二道逼近向我们的海上基地是马里亚纳群岛,第三道逼近向我们的海上基地是菲律宾群岛。所以...”
杨宇霆道:“我想插句话,你们不要忽视了美国印度洋舰队的威胁。”
陈绍宽微微一笑:“当然没有忘记。眼下的局势看上去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对我们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但实际上,兵分多处本来就是兵家大忌,这恰恰却是我们的一大优势。”陈绍宽望向张学良,“少帅,您已经同意了我们对美开战,能否请您再说一遍,我们对美开战的目的是什么?”
张学良看了看众人,郑重地道:“确保我国本土万无一失。”
现场只有三军总司令、正副总参谋长等寥寥七八人知道张学良这句话里的另一个含义,因为除了张学良,只有这七八个人知道“原子弹”。在其他高层看来,张学良口中的这句“确保我国本土万无一失”意思就是不让敌方飞机或军舰出现在中国的领空或领海。其实,很多高层对此暗暗却有些不以为然,“即便我们在海上打输了,美国也奈何不了我们的本土大陆”,这个思想在不知道原子弹存在的情况下是很多高层的战争信念,在他们看来,即便本土挨上一些炸弹炮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张学良和极少数的高层知道,美国人如果在海上逼近了中国本土大陆,扔的可能不是炸弹炮弹,而是原子弹。
陈绍宽望向众人:“少帅已经强调了,我们对美开战的目的是‘确保我国本土万无一失’,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彻底拔除菲律宾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这两个美国人在我们家门口盘踞着的军事基地,二是尽最大限度把前线推到距离中国本土越远的地方。因此,我们的作战计划分两步同时进行,一是进攻和攻占菲律宾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二是突袭强攻夏威夷!”
现场除了张学良、海军几个高层、徐永昌、蒋百里等几人,其余人都大哗。
冯庸嗤笑:“夏威夷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老巢,固若金汤,且距离中国足足有八千多公里!你们想把一支舰队悄无声息地开八千多公里?我提议你们在开战前先把一亿三千万美国人都变成瞎子和聋子。”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而不是望而止步的。”陈绍宽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