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冷笑:“中国有句古话叫‘父债子还’。父亲的遗产,儿子当然可以继承,父亲欠下的债,儿子也必须要偿还!我国政府非常遗憾地看见,贵国苏维埃政府在继承沙皇俄罗斯帝国的遗产上一直是不遗余力、寸土不让,但在偿还沙皇俄罗斯帝国所欠的外债上却一直是装聋作哑、避而不谈!贵国在建国初期甚至都不承认沙俄政府欠下的外债,美国是贷款给沙俄政府最多的国家,为此,对贵国的做法非常不满的美国在贵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里都没有同贵国建交。苏美两国之间是金钱问题,而苏中两国之间是领土问题。金钱,可以既往不咎,但领土,没有任何退让余地!我记得贵国的开国领袖列宁在世前曾承诺要将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而现在的苏联政府却毫不认账,难道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就是贵国政府对待友邦的态度么?贵国声称侵犯中国领土是沙俄的劣迹,那么贵国先前无孔不入地染指我国的外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的行径又如何解释?”
这番掷地有声、义正词严的回击让维辛斯基无话可说,他张口结舌地看着顾维钧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其实他很清楚,苏联虽然在意识形态上跟以前的沙俄天差地别,但对他国的领土野心却是一脉相承的。“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一直是“有便宜就占,有债就赖”的无赖加流氓嘴脸,任凭他再怎么巧舌如簧、铁齿铜牙,也无法给自己政府的丑行加以粉饰美化。
“维辛斯基先生,我再次向您强调张学良将军和中国政府的态度!领土问题,是没有任何退让余地的!”顾维钧斩钉截铁地道,“中国,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鱼肉的满清王朝!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也不畏惧战争!我们不觊觎他国的一寸领土,但我们失去的一分一毫的领土都会矢志不渝地要收复回来!苏联如果希望中国变成苏联的真正友邦,就必须要慎重考虑我国政府提出的这个要求。”顾维钧一甩手,“好了,维辛斯基先生,这就是我国政府对贵国政府的态度。”
弱国无外交。顾维钧先前作为北洋政府的外交官奔走于国际舞台,处处都得忍气吞声、小心翼翼;而此时,张学良和强大的北华作为他的后盾,则让他在列强大国面前也昂首挺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学良想跟我们打仗?”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铁青着脸聆听着莫洛托夫的汇报。
“斯大林同志,张学良如此强硬是因为他有恃无恐。”莫洛托夫分析道,“对日作战的胜利,让他充满了自负和傲慢,希特勒跟他勾搭成奸更让他底气十足,并且我们的军队正深陷芬兰战场,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德国的威胁,客观上很难在远东地区与张学良的军队大规模交战。张学良是捏住了我们的软肋,并且他趁机借助德国来威胁我们,所以才如此有恃无恐。”
“苏联绝不会割让哪怕只是一厘米的领土!”斯大林重重地一拳拍在桌子上,“张学良想打仗,苏联红军随时等着他!我们在远东有多少军队?”
“大约一百万。”莫洛托夫脱口而出。
“张学良有多少军队?”
“这个...不是很清楚。张学良的陆海军共有110个师,对外声称每个师一万余人,但实际上肯定不止,保守估计,张学良应该有超过200万的军队。并且,他已经彻底打败了日本,同南京政府也关系和睦,所以他如果真对我们开战,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另外,斯大林同志,张学良的北华拥有超过1.7亿人口,苏联有1.9亿人口,北华在人力资源上是不逊于苏联的。最重要的是,斯大林同志,北华和德国是同盟关系,如果北华跟苏联开战,那么德国极可能会落井下石,苏联就要陷入两线作战了,这是十分危险的。”莫洛托夫冷静地道。
“那我们就拿张学良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军阀没有办法了?”斯大林不悦地道。
“斯大林同志,我们的国策是‘祸水西引’,让德国和英法打成一团,但在执行这个国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了北华。‘祸水西引’不仅仅是针对德国,也要针对北华。我提议,对德国和北华要以安抚为主,缓解我们跟他们的矛盾,诱使他们去进攻英法。毕竟,苏联需要宝贵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啊!”
斯大林思索了一下:“那我们要跟希特勒和张学良虚与委蛇到什么时候?”
“德国进攻英法的时候!”莫洛托夫很有把握地道,“北华在军事战略上是跟随德国的,德国跟苏联没有领土纠纷,以德国为突破点,就有利于我们彻底消除辽德同盟对我们的威胁。只要我们安抚了德国,并使得德国去进攻英法,那北华对我们就孤掌难鸣,张学良是不敢单独进攻我们的。德国和英法打成一团,北华自然也要跟英法开战,到时候,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因为辽德与英法开战后也会害怕陷入两线作战,我们到时候就可以强硬地对待辽德同盟了。”
“莫洛托夫同志,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斯大林赞许地点点头,“这些外交上的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吧!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但只要德国对英法开战,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随着苏芬战争、辽苏纠纷、德波矛盾,国际气氛越来越紧张。苏联深陷芬兰战场并付出了惨重的损失,累计已经投入五十万重兵的苏军在开战后的第一个月里竟然就已经死伤了二十万人,一半死伤于芬军的英勇抵抗,一半死伤于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地理环境,并且苏联方面猛然间发现,芬军的武器装备越来越精良,火力越来越强大,辎重物资也越来越充足,不但火炮数量大大增加了,甚至还拥有坦克和飞机,可以肯定芬兰已经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援,但没有哪个列强大国承认自己正在大规模援助芬兰,使得苏联有苦说不出。士气高昂且装备精良的芬军给予了苏军重大杀伤,其中一位叫西蒙海耶的芬军狙击手在一个月内就射杀了两百名苏军,同时还用芬兰的苏米冲锋枪击毙了上百名苏军,成为芬兰的国家英雄。由于辽德是芬兰的两大援助国,因此芬兰方面也把芬军的作战资料与辽德共享,北华本来就对狙击手非常重视,在北华的劝说和芬兰狙击手的辉煌战绩下,德军也对狙击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斯大林对苏芬战争非常不满,同时心急如焚。因为苏联陷入芬兰战场的时间越长和苏军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越有利于辽德,苏联必须要迅速从芬兰战场抽身,腾出手来对付辽德。因此暴怒之下的斯大林撤除了原本负责芬兰战事的沙波什尼科夫,以铁木辛哥取代总指挥职务,并任命梅列茨科夫为前线总指挥,同时再度增兵30万投入芬兰战场。芬兰则毫无惧色,继续英勇抵抗。
与此同时,北华则首次向苏联提出了“归还沙俄时期掠夺的中国北方领土”的要求。
同时的同时,德国则进一步地加强了对波兰的外交压力。希特勒声称“但泽必须要无条件归还给德国,德国军队不惜用武力来收复失地和维护德国领土的完整”,上百万德军大规模开进匈牙利、罗马尼亚境内或集结于德国的东部地区,摆出一副要彻底解决波兰的态势。由于波兰是英法的军事盟国,因此英法两国大为紧张,一边进行外交斡旋一边在措手不及中急急忙忙地备战。
从东亚到欧洲,处处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箭在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