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玉藻谦虚地道:“哪里!哪里!我们不过是履行职责,报答国家,报答少帅。”
张学良很感兴趣地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初张学良在1928年接管东北大权时,东北军已经有独立的空军了。东北空军始建于张作霖时期,编为5个航空队,拥有各型飞机300多架,在国内的各方派系里实力位居第一,但拿到世界上就微不足道了。张学良知道飞机在现代战争里的重要性,因此一边从国外购买飞机一边不惜血本地招募国内外飞机研制人才、购买飞机研制生产设备,从而建立中国自己的飞机生产线和研制能力。辽德展开军事合作后,德方把德国最新研制着的He51飞机的全套设计图纸和生产线提供给了北华方面的飞机专家,使得北华的飞机工厂拥有了成批量生产飞机的能力,但仍然无法自己研制飞机。随后德国又研制出了综合性能世界第一的Bf-109,让北华的飞机专家们十分震惊,第一次知道了“飞机上不但可以安装机枪,还可以安装机炮”;再随后,北华又跟美国购买了性能强大得令人叹为观止的B-17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德美两国的科技实力让北华的飞机设计师们忍不住自惭形秽和暗暗羞愧,再想到张学良对自己数年如一日的大力支持,“设计一款中国人自己的先进飞机”成了北华飞机设计师们的强烈愿望。
以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贻经、杨仙逸、梅龙安、田培业等人为首的北华本土飞机专家们在长时间商议后,认为“在综合性能上确实很难超越德国和美国的飞机,但可以在成本造价上有所突破”。B-17的售价是30万美元一架,自主生产成本则需要10万美元一架,而Bf-109的生产成本也需要1万美元一架。巴玉藻等人认为,如果能设计出一款综合性能不输给Bf-109但生产成本却大大减少的飞机,就能以同样的造价生产出更多的飞机,自然大大增强了北华空军的实力。在这件事上,巴玉藻提出了一个非常创新的主意:不用铝合金造飞机,用木头造飞机。
木头的成本当然远远低于铝合金,但木头的强度肯定无法比得上金属。如何生产出强度达到金属的木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巴玉藻等飞机专家们随后特地邀请张子高、陈裕光、庄长恭、黄鸣龙、曾昭抡、孙国封等一批杰出的化学专家加盟这个工程。张子高等化学专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意外地发现用一种特殊的热固性树脂对木材层压板进行浸泡后,能够使得木板的硬度超过钢铁,但密度和重量却比水还略低一点,密度是铝的37%。因此,在木头飞机的材料问题上,北华本土的专家们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华和犹太人展开合作后,以德哈维兰博士为首的一批犹太飞机专家的到来和加盟,使得公主岭飞机工厂的研制进度大大提升。非常巧合的是,哈维兰的飞机公司也在研制木头飞机,并且颇有进展,但最大的缺陷就是材料问题没有解决。一开始,哈维兰试图把这款木头飞机推销给英国军方,但遭到了拒绝和轻视。英国空军认为这种用木头做的飞机在实战中根本就是活靶子,“还没有加速到最大速度就会在空中解体”、“只是木头玩具”,这让哈维兰和他公司里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气馁。来到北华并加盟公主岭飞机工厂后,哈维兰和巴玉藻获悉对方都在研制木头飞机,顿时欣喜若狂,并且双方的研究成果正好互补。顿时,哈维兰和巴玉藻喜出望外,双方急忙通宵达旦地工作,最终研制出了这款木头飞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张学良听完后啧啧称赞,“对了,这款飞机的性能如何?”
木头飞机的性能让张学良大吃一惊,因为它太优秀了。这款木头飞机严格分类应该是双引擎重型战斗机,但综合性能甚至不输给单引擎的高速战斗机Bf-109。由于美国没有向北华出售B-17的发动机技术,因此北华和德国方面一起研制了大功率飞机引擎。巴玉藻等北华的本土飞机专家们在吸取了美德飞机的技术后,成功研制出了1300马力的星形风冷涡轮增压发动机(巴玉藻等专家们觉得德国的机械增压技术有很大弊端,因此从瑞士搞到了涡轮增压技术)。这款木头飞机拥有2台1300马力的引擎,成员2人,空重5.2吨,最大起飞重量10.6吨,最大航程2700公里,最大升限11500米,最大时速680公里,武器为2门20mm航空机炮和4挺12.7mm航空机枪,还可以携带1000公斤的炸弹,如果再加上1000公升的副油箱,那么它的最大航程可以达到惊人的4000公里,比作为远程重型轰炸机的B-17还远。
“太完美了!”张学良看得目瞪口呆。
“少帅。”冯庸道,“这款飞机的设计目的是护航战斗机。您是知道的,B-17的航程能达到3000公里,Bf-109的航程只有700公里,Bf-110是1100公里,携带副油箱也只能达到2100公里,无法给B-17护航。我们的空军航空兵总监杜黑(意大利人,著名航空军事理论家)提出的‘战略大轰炸’理论让我非常感兴趣。轰炸机就跟坦克一样,单个使用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只能对地面部队在某场战役里起到一定支援作用,而战略大轰炸则不一样了。成千上万辆坦克可以打闪电战,可以征服一个国家,而成千上万架B-17这样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就能通过对敌国大后方腹地的工业区、交通线、城市进行毁灭性的轰炸,从而摧毁敌国的国力根基。我准备建立我们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但我们的战斗机都很短腿,没办法给深入敌国腹地的远程重型轰炸机进行护航,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是脆弱的,这让我非常烦恼。所以,这款木头飞机是作为护航战斗机进行研发的,实际上,它又算是战斗轰炸机,因为它也具备一定的轰炸能力。因此,这是一款双引擎护航战斗轰炸机。”
“不错!不错!战略大轰炸、护航战斗轰炸机,棒极了!”张学良听得喜笑颜开。
“少帅,这款飞机的潜力非常巨大,只要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资金进行改进研究,它还可以衍生出单引擎高速战斗机、侦察机、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夜间战斗机、夜间轰炸机、鱼雷攻击机等各种型号。这一点,我们有绝对的信心。”巴玉藻信心百倍地道,“航程远、航速快、机动性优良、物美价廉、改进容易,这是它的诸多优点。”
“一架造价多少?”张学良非常好奇。
“4000多美元。”巴玉藻微微一笑。
“确实是物美价廉啊!”张学良感慨不已,“生产一架Bf-109的成本可以生产两架半这种木头飞机了。”
冯庸补充道:“生产飞机需要大量的铝合金,而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生产铝需要电解铝,需要大量的电力,除了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没有哪个国家有充足的电力能生产出足够的铝。而这款木头飞机可以极大地缓解我们铝业产量的不足。”
“确实如此。”张学良笑了,只要木头足够,发动机足够,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这款木头飞机。木头根本就不是问题,漫山遍野都是,并且中国又不缺木匠。
试航的高志航等飞行员们对这款飞机也是个赞不绝口:“这款飞机太棒了!我们从来没有飞过这么好的飞机!”
“少帅!这款飞机叫做L1939式战斗轰炸机,您给它取个名字吧!”冯庸满脸堆笑地对张学良说道。
张学良知道这款飞机其实就是历史上的蚊式飞机,便说道:“就叫它花斑蚊飞机吧!”(花斑蚊是世界上最毒的蚊子。)
花斑蚊飞机的诞生,使得Bf-110重型战斗机迅速在北华空军里被淘汰了。但花斑蚊木头飞机毕竟是战斗机的底子,只能衍生为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作为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的它难以竞争过Ju-88和Ju-87,因此花斑蚊最终是以双引擎战斗轰炸机、单引擎战斗机、单引擎侦察机的定型身份服役在北华空军里。
沈鸿烈说的第二种适用于海军的新式飞机是日本人开发出来的。一个眉清目秀的日本飞机专家被沈鸿烈带到张学良面前,经过介绍,此人叫崛越二郎,是日本三菱公司的航空专家和飞机设计师,原本在巨济岛飞机工厂里担任首席工程师。崛越二郎胆怯地声称,三菱公司和住友金属公司(日本炼钢冶金工业的垄断企业)刚刚研制成功一款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的飞机,但日本本土的航空工业已经无法量产,因此三菱公司、住友公司、日本政府希望把这款飞机的设计图纸出售给北华,开价是三千万美元,三菱公司得一千万,住友公司得五百万,日本政府得一千五百万。
张学良一开始不大清楚这个崛越二郎口里说的飞机究竟是哪款,但看完部分图纸后忍不住大吃一惊,因为这款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零式飞机。历史上,零式飞机研制成功于1939年,服役于1940年,主要是给日本海军作为舰载战斗机使用的。想到这里,张学良暗暗有些心有余悸:幸好在零式飞机服役前就打垮了这帮小日本,否则制空权说不定就要被抢走了。这些小日本倒也可怜,好不容易研制出这么一款出色的飞机,本土工业却被搜罗一空,都没有能力生产了,再加上此时的日本一穷二白,只能把这款飞机用来卖钱。其实,北华搜刮日本工业的时候,把日本绝大部分的舰艇、飞机、枪炮等武器的设计图纸也搜罗一空,这种零式飞机刚刚研制成功,所以北华军没有抢到。
“两千万美元!爱卖不卖!”张学良很干脆利索地砍价。
穷得叮当响的日本政府迅速便把零式飞机的全套设计图纸以两千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北华。沈鸿烈的北华海军随后放弃Bf-109战斗机作为舰载战斗机主力,改零式为舰载主力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