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的强盛和北华军的强大已经通过两次东北战争、朝鲜战争、日本本土战争这一系列的辽日战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证明,也得到了国际列强的认可。此时的北华已经取代日本,正式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美英法苏德意辽,并称“世界七大列强”。如果把眼下的世界大局比喻成中国的战国时代,那美英法苏德意辽七大列强就相当于战国七雄,并且也很有对比性:
美国/齐国,综合国力非常强大,齐秦二国曾并称“东西二帝”,但政治上中立偏安;
德国/秦国,崛起最晚且发展势头凶猛,一直被其他列强围堵打压,但越战越强;
英国/魏国,昔日的天下第一霸主,但国力却在不断地衰弱中;
法国/赵国,素来是抗衡秦国(德国)的主力军;
苏联/楚国,领土面积最为辽阔,看上去是庞然大物,但内部却十分混乱;
意大利/韩国,七大列强里最弱小的一个,在军事结盟中经常见风使舵、朝秦暮楚;
北华/燕国,长期默默无名,但经过奋发图强后突然间横空崛起,并且北华发源于东北,而东北在地理位置上就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辽东之地。
无论是战国七雄时代还是眼下的世界七大列强时期,任何一国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在群雄逐鹿中获得最终胜利,该国领导人无疑是需要卓越智慧和长远目光的。而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政治智慧和外交手段,既适用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也适用于此时的世界局势。没有哪一个列强大国能一下子吞并全世界,因此纵横捭阖、互相结盟以分庭抗礼的手段是此时各列强大国领导人都极度重视的事情。对于德国元首希特勒来说,他所看中的两大盟友分别是意大利和北华,但前者令他大失所望,因为意大利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对付那些拿着弓箭长矛的土著黑人都打得灰头土脸,付出足足二十万人的死伤代价才勉强拿下这个国土总面积不过一百来万平方公里的落后国家;而北华则通过顽强的血战彻底击溃了世界列强级的强国日本,彻底称雄东亚。如此鲜明的对比,使得“宁可放弃意大利,也要跟北华结盟”,已经成了德国军政高层的共识。而北华同意跟德国结盟的条约里,有4个条件是最为核心的:
其一、德国要竭尽全力协助北华完成对日本的征服;
其二、德国要在正式跟西方国家开战前全面地占领和控制意大利;
其三、德国必须全力避免跟美国开战;
其四、德国境内和德军占领区境内的犹太人根据北华的要求进行处理。
为了得到北华这个强大的盟友,希特勒和德国政府同意了北华的这四个条件,并且言而有信地帮助北华完成了对日本的征服。而眼下,在犹太人的问题上,希特勒也按照张学良的要求去办了。
希特勒长期派到张学良身边的特使是他最信任的私人外交顾问里宾特洛甫,担任德国驻华大使,而张学良长期派到希特勒身边的特使是他最为器重的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张学良也让南京政府任命顾维钧为中国驻德大使。里宾特洛普和顾维钧就相当于希特勒和张学良的传话筒。“水晶之夜”爆发后,顾维钧迅速用电报向张学良汇报了这件事。
张学良询问道:“德国犹太人的损失大不大?”
顾维钧回复道:“很大。纳粹激进分子对犹太人的打砸行为持续了一整夜,近万家犹太人的商店、教堂、企业、住宅被破坏损毁,损失不计其数。光是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总价值就超过100万美元。很多犹太人因为这场浩劫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被赶到大街上露宿街头。”
“死人了吗?”
“死的人倒不是很多,十来个吧!但上万犹太人被捕并被送到集中营,并且数十万犹太人无家可归。少帅,德国的排犹活动正在急剧发酵,全社会都笼罩着一股仇恨犹太人的氛围。”
“知道了。我马上通过瑞士银行转一个亿的美元给你。另外,我已经跟许爱周先生和何启东先生都约谈过了,他们马上会从他们的船运公司里抽调几十艘大型客轮前往德国,交给你使用,开销都由我支付。你按照计划行事吧!”(许爱周,华南地区的航运巨头、爱国富商;何启东,香港著名企业家、爱国富商,他的第九个儿子就是张学良此时的卫队团团长何世礼。)
“少帅,这值得吗?”
“值得。我们想要迅速发展,什么最重要?人才!无论国内国外,我都求贤若渴。国外的人才也可以楚才晋用嘛!我们连日本的人才都用,为什么不用犹太人呢?为了这些犹太人,我大概要扔进去好几个亿,看上去很多,但我很快就会得到几十个亿甚至一百个亿的收获。”
“明白。我一定完成任务。”顾维钧心悦诚服地回复道。
奥斯曼帝国第八任皇帝巴耶塞特二世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君。这位皇帝在位期间,西班牙境内爆发大规模排犹事件,驱逐国内所有的犹太人。虽然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和奥斯曼帝国信仰的伊斯兰教有着很大宗教矛盾,但巴耶塞特二世皇帝却在西班牙排犹时当机立断地派遣海军舰队前往西班牙,把所有被赶出西班牙的犹太人都平安地接到了奥斯曼帝国,同时还命令帝国各省政府友善安置犹太人,排犹者一律处死。其后,巴耶塞特二世写信给西班牙国王,讥讽道“您真是一位慷慨的君王,宁愿自己贫穷也要把财富送给别人,我实在太需要这些犹太人了”。事实证明,巴耶塞特二世的做法是英明的,被他接到奥斯曼帝国境内的西班牙犹太人用他们的卓越智慧为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帝国在思想、科技、文化上的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学良此时正在做的,就是巴耶塞特二世皇帝曾做过的事情,而希特勒自然就充当了“慷慨的西班牙国王”的角色了。犹太人是一个苦难的民族,但却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犹太人平均智商达到117,历史上一直人才辈出、群星闪耀,而处于迅猛发展中的北华/中国,实在是太需要人才了!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希特勒把这么多财富弃若敝帚,张学良则是如获至宝、求之不得。德国的大规模排犹,正式张学良趁机捞取大量人才的好机会。
其实,张学良也不是什么吃斋念佛的老好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北华/中国的利益。把那些犹太人弄到北华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死心塌地为北华做贡献呢?这就需要收服他们的人心。基于这个考虑,张学良在“犹太人问题”上并没有直接要求希特勒不要迫害犹太人,因为张学良知道希特勒对犹太人极度深恶痛绝,自己若是提太多要求,怕是会让希特勒不高兴,从而影响辽德合作。所以,张学良给希特勒提出的要求是:
德国可以“全面清除”犹太人,但尽量不要在肉体上摧残犹太人,更加不要杀害犹太人,没收犹太人的财产并把他们赶到城市郊区的贫民窟就可以了,同时,德国要关闭国界出入口,不允许犹太人逃离德国,最后,由北华“接收”。
张学良在这事上其实很狡猾。他的意思很明白:德国可以排犹,但不能杀人,德国的排犹手段主要是把犹太人的财产抢光,在精神上凌辱犹太人,把犹太人赶到贫民窟或集中营里,但关闭国界出入口,让犹太人没办法逃离德国。
这样,德国境内的犹太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财产被抢光,受到德国人的欺凌,被驱赶进贫民窟或被抓进集中营,并且没办法逃走,虽然不会死,但也活得绝望而凄惨。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学良则以“救世主”的嘴脸出现在犹太人面前并伸出橄榄枝。自然而然,犹太人都会对把他们救出火坑的张学良感恩戴德,来到北华境内自然是全心全意工作。而希特勒也同样满足了,他抢光了犹太人的财产,在精神上凌辱了犹太人,并把这群寄生虫赶出了德国,最后被张学良接收。这样,张学良和希特勒各取所得、皆大欢喜,并且德国也不会因为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而声名狼藉,犹太人则来到北华境内安居乐业。当然了,犹太人肯定不知道张学良其实是希特勒的同谋,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张学良便把犹太人收服得死心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