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师和第104师都是山地师,第104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就是北华军山地步兵师的创建者喻超白上校。此次的朝鲜战争,第102、第103、第104师这三个山地师从朝鲜中北部山区进入朝鲜,翻山越岭、行动神速,最终轻而易举地斜插到朝鲜西北部日军后方,配合正面部队包围了日军主力,为重创日军主力而奠定了基础,这个实战效果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山地师的重要性和在现代战争里的必需性。眼下在第100师这个机械化师的协同作战下,第102和第104师势如闪电。三个师在24小时内长驱直入80多公里,于12月22日上午兵临平壤城下。守卫平壤的日军只有一个大队,同时协助日军的还有伪韩军第3旅团,旅团长李秉武是亲日派韩国人。虽然日军和李秉武等亲日派伪韩军竭力抵抗,但攻城的北华军用攻心战术使守城伪韩军士气低迷、无心作战,随后北华军一个排山倒海的冲锋,日军死伤殆尽,伪韩军一触即溃、降者遍野,李秉武也被反水的伪韩军在混乱中杀死。北华军几乎兵不血刃,便夺取了这个与汉城并列为朝鲜此时两大商业核心的重要城市。
攻占平壤后,第100师参谋长刘峰岭和第104师副师长曲阳趾高气扬地举行了入城仪式,嘹亮的军乐声中,武装到牙齿的北华军士兵在一队队坦克的开路下,雄纠纠气昂昂进入城内。全城万人空巷、人声鼎沸,平壤居民分成三类,三类人三种神色。平壤华侨们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拼命高喊“张少帅万岁”“北防军万岁”的口号以迎接本国大军;平壤的朝鲜人则惊疑不定,不知道中国军队是来帮助他们赶走日本人的,还是来取而代之的;平壤的日本侨民则神色慌乱、面如土色。很显然,中国军队攻占平壤后,日本人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曲阳坐在坦克上,刘峰岭骑在战马上,两人耀武扬威,尽情地享受着作为胜利者和征服者的快感。曲阳一头雾水地问刘峰岭:“老刘,你是装甲兵出身,还是装甲兵指挥官,你居然还骑马?”
刘峰岭感慨地拍了拍他座下的这匹温顺的三河马:“这是我兄长的战马啊!看到这匹马,我就想起了我的兄长,我不能忘记我兄长血战报国的精神啊!”
入城的北华军受到了城内华侨们的热情欢迎。朝鲜受中华文明影响极深,尽管朝鲜人在五百年前已经发明了朝鲜语(韩语),尽管日本殖民朝鲜这二十五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日语,但朝鲜最广泛最普遍的语言仍然是汉语,书籍文献大部分都是汉语书写的,世俗百姓最经常说的也是汉语,大街小巷上的商铺店号仍然是用汉语写的,汉语在朝鲜的使用率远超过韩语和日语。实际上,韩语和日语本来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此时的平壤城内,处处都是深受中华建筑风格影响的亭台楼阁,街道两侧的汉语文字比比皆是,欢迎北华军的朝鲜人也操着一口汉语,这让入城的北华军倍感亲切,明明走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官兵们却感到了犹如荣归故里时受到家乡父老欢迎的感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经过平壤大同门的时候,一起突发事件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我中华天朝的大军终于又回到平壤啦!”一位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突然从人群里扑倒在街道中央,老泪横流、放声大哭。十几个看上去是他的子嗣后人的中青年男女也都泣不成声地围聚在这位老者的身边。
“老人家,您这是...”曲阳和刘峰岭惊讶地走上前。
“老朽望眼欲穿地盼了整整四十二年啦!终于等来天朝本国的大军了!老朽还以为这辈子再也等不到这天哪!”老者悲喜交加、涕泪交零,他随后招招手,在他身后的几个看上去是他的儿子孙子的中青年男子吃力地抬过来两具每具有两人高的木匣。打开来后,曲阳和刘峰岭大吃一惊,因为木匣里赫然是两具已经脱水了的干尸骸骨,身上还整整齐齐穿戴着晚清式的武官军服,其中一具的身上还穿着一件已经成灰黄色的清式黄马褂,戴着清式双眼花翎。
“老人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曲阳和刘峰岭都瞠目结舌。
“回二位将军,老朽乃是大清国奉字营正九品兰翎长翁永祥。”老者流泪道,“这具穿着黄马褂的就是左公冠廷的忠骨哪!另一具是当初背着左公遗体杀出重围的奉字营正六品营千总杨公建胜的的忠骨!”
曲阳和刘峰岭震惊得面面相觑,两人隐约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曲阳颤抖着声音道:“老人家您是当年参加平壤战役的清军?”左公冠廷,就是甲午战争期间在平壤战役中殊死血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民族英雄左宝贵。1894年,满清和日本爆发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被击溃后,日军随后在朝鲜半岛登陆,与清军交战于朝鲜,其中爆发了著名的平壤战役,左宝贵是指挥平壤战役的清军将领。战斗打响前,左宝贵为鼓舞士气,不顾自己会成为日军攻击目标的危险,身穿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最终杀身成仁、壮烈战死。战死后,营官杨建胜背着左宝贵的遗体奋力突围,但未能出城,杨建胜也战死殉国,两人遗骸从此下落不明。
翁永祥连连点头,泣不成声道:“老朽原是杨公属下,当日杨公背着左公忠骨未能突围,中倭寇流弹而亡,老朽便背着左公和杨公的忠骨藏入城中,在城中华侨帮助下躲过倭寇搜查,并隐居于平壤,保护左公和杨公的忠骨。四十二年来,朝鲜一直沦亡于倭寇铁蹄,老朽日思夜想、翘首以盼,等待我中华天朝大军卷土重来,将二公忠骨送还归国。今日,老朽终于得偿所愿,死而无憾啦...”说着说着,消耗了太多精力的翁永祥终于支持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曲阳急忙大喊大叫:“军医!军医!快点过来!”而刘峰岭已经潸然泪下,他毕恭毕敬地对这位前清时期为国血战的中国老军人和左宝贵、杨建胜的忠骨遗骸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北华军在平壤寻到左宝贵遗骸的报告立刻被送到了张学良面前,张学良随即命令用最隆重的仪式把左宝贵和杨建胜的忠骨迎回国内,送到左宝贵原籍故乡山东费城县地方镇,继而举行盛大的安葬典礼,让这位著名的晚清回族爱国名将魂归故里,同时张学良拨款在地方镇和平壤城区各建立一座八米高的左宝贵戎装铜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四十二年前,日军攻陷平壤,吞并了原属于中国的朝鲜,左宝贵血战平壤并为国捐躯,四十二年后,左宝贵遗骸魂归故里,而中国军队也正式在朝鲜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