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这个消息后,袁晨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12月4日晚上,三个鱼雷艇中队连人带艇都顺利抵达丹东。由于丹东拥有北华海军的航空兵基地,再加上鸭绿江两岸都是北华军控制区,因此日军不敢靠近丹东,所以日军对此毫无察觉。袁晨凯命令官兵们休息一天,养精蓄锐,同时拍照合影,给家里写遗书。官兵们都知道,用鱼雷艇去攻击日军舰队,虽然能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自身肯定也会损失不小,在那种距离本土近百公里并且没有己方水面舰艇的海域内,一旦鱼雷艇被击伤或击沉,上面的官兵必然凶多吉少,毕竟鱼雷艇的防护力非常薄弱,别说日军主舰炮了,就是挨上一发副舰炮的炮弹,也是九死一生。但官兵们斗志昂扬,明知这项任务非常凶险,但毫无沮丧悲观。
休息了一天一夜后,12月5日深夜,蓄势待发的鱼雷艇官兵们开始踏上征程。起吊机把装在火车皮里的那24艘鱼雷艇起吊出来并放到海面上,早已迫不及待的官兵们立刻爬上去各司其职。袁晨凯把24艘鱼雷艇分为4组,每组由1艘海鸥大型鱼雷艇领路和负责指挥,四组鱼雷艇编队齐齐劈波斩浪,排成四个单纵列队伍,每个鱼雷艇的尾部都安装上一盏绿色的信号灯,这样的话,4艘海鸥开路,后面的24艘飞鱼一个接一个地跟上,在夜幕中盯着前面鱼雷艇尾部信号灯开动,确保不会迷航或掉队。海上风大浪急,不同鱼雷艇互相喊话是很难听见的,只有百十吨的鱼雷艇上也不可能会安装无线电,因此信号灯是传达命令的方式。袁晨凯命令各鱼雷艇统一调控信号灯,绿色是全力开动和安全的意思,黄色则表示遇到危险,红色是全力进攻的命令,同一组的鱼雷艇间距100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出发前,淅淅沥沥的雨夹雪从天而落。袁晨凯在心里默念道:“天助我也!”他对官兵们握拳振臂地喊道,“必胜!”
“必胜!”官兵们战意昂扬,士气如虹。
二十八艘鱼雷艇在寒风呼啸的海面上形成4道600米长的单纵列队伍,犹如披坚执锐的海上骑兵队般以30节的速度风驰电掣地驶向大海深处。尽管风寒如刀、冰雨铺面,但官兵们都热血沸腾。袁晨凯乘坐在一号海鸥鱼雷艇上,紧张地举着望远镜。实际上,他什么都看不到。在这种雨天的海上,天空和大海都是黑沉沉一片,连星光都没有,袁晨凯和官兵们完全是靠着方向仪和航海图以及过硬的作战素质和丰富的训练经验,在夜色中悄悄摸向日军舰队。
北华海军以鱼雷艇编队为突击力量,在雨夜中长途奔袭日军舰队,这个战术在世界海战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因此袁晨凯等官兵们在一开始就掌握了突袭的先机。
10点多,鱼雷艇编队抵达西朝鲜湾的皮岛附近。皮岛是朝鲜西北部沿海比较大的岛屿,距离陆地也很近,因此被日军舰队设立为临时中转站,大批来不及带走的日军都暂时安顿在皮岛上。从丹东到皮岛海域,鱼雷艇编队迂回奔袭110多公里,约60海里,花了两个小时。此时看到目标赫然在目,官兵们原本就沸腾的热血几乎燃烧了。袁晨凯等军官们在极度的兴奋和极度的激动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很显然,日军对这场海上长途奔袭毫无防备,因为海战史上没有先例。在官兵们的视野中,一千多米外的远处海面上简直就像是海上城镇,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整个景象彷佛是一队队身上挂着彩灯的骆驼正在丝绸之路上车水马龙。运输船只毫无顾忌地行驶着,船上灯光闪烁,导航灯和导航标犹如一层层路灯闪亮在海面上。日本人忙得热火朝天,根本就没有想到雨夜的海面上会杀来这么一群海上轻骑兵。
“天助我也!”袁晨凯激动得说话声音微微颤抖,他用力按下一个按钮。
一号海鸥鱼雷艇的尾部信号灯猛然由绿色变为了红色,在夜幕下异常耀眼,另外三艘海鸥鱼雷艇的尾部信号灯也齐齐变成红色,跟在四艘海鸥后面的飞鱼鱼雷艇们犹如导火索被点燃了般,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了红色信号灯,向后方的鱼雷艇传达攻击命令。
四艘海鸥一起开足马力,飞轮急速地冲锋上前。根据袁晨凯事先的命令,四艘海鸥负责吸引日军火力,为那二十四艘飞鱼提供趁虚而入的攻击机会,并且在撤退时,四艘海鸥还要负责给飞鱼们殿后。
“放手大干吧!”官兵们热血燃烧。
风涛海浪中,二十八个披坚执锐的海上骑士一起挺起长矛,展开最终的冲刺。所有的鱼雷艇都在以最大速度开动,海鸥的最大时速只有33节,而飞鱼的最大时速超过40节,因此飞鱼们迅速超过海鸥,率性扑向海上的那些猎物。
一千米,日军毫无察觉;
五百米,日军仍然毫无察觉;
三百米,日军依旧毫无察觉,
日军的舰队分成三路,左右两路是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护航舰队,中间是被护航舰队所保护的运输舰队。在二百米的时候,游弋在舰队左侧的日军岛风号驱逐舰终于发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但日军竟然没有做出敌情判断,而是打开信号灯发出询问信号,很显然,日军误以为这是己方的舰艇。实际上,日军此时重点防范的是北华军的潜艇,因为日军估计北华军的水面舰艇和航空兵机群在这个天气是不会出动的。与此同时,五架北华海军的水上飞机冒着风雨和危险,飞临皮岛附近海域上空,一口气在空中纷纷扬扬地连续投下了三十多颗挂着小型降落伞的照明弹。霎那间,夜幕亮如白昼,日军瞠目结舌。袁晨凯兴奋地道:“时间刚刚好!天助我也!弟兄们!放手杀呀!”
闪耀夜幕的照明弹白光中,日军舰队被照得一览无余,鱼雷艇上的北华海军官兵们把日舰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在这瞬间,岛风号驱逐舰舰长的脑子终于开窍了,大惊失色的他急忙用无线电发报:“警报!数量不明的敌舰来袭!”
而在下一刻,两波四条鱼雷已经破浪而来,在几乎一百米的距离上结结实实地命中了岛风号驱逐舰。被岛风号发现的那艘飞鱼鱼雷艇迅速对近在咫尺的日舰发射鱼雷,随后在海面上飞轮转向,划了一个漂亮的弧度,在旋风般的浪花中撤离战场。飞速离开的鱼雷艇的背后,被四枚鱼雷连续击中了的岛风号正在巨大的爆炸中电闪雷鸣、烈火冲天。氧气鱼雷威力惊人,中雷的岛风号分崩离析,舰体碎成了三段,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就带着近百条人命沉入了大海。
几乎就在这同时,整个海域接连不断地电闪雷鸣,犹如一场雷雨正在爆发,以破釜沉舟之势逼近到日军舰队百余米地方的北华军鱼雷艇们齐齐发射鱼雷,一条条杀气腾腾的鱼雷犹如离弦之箭般从发射管内跃入大海,继而呼啸向日舰。一道又一道把海面照得雪亮的闪电伴随着一阵又一阵响彻海空的雷鸣在日舰身上猛烈绽放开来,剧烈而密集的爆炸使得海面上波涛汹涌,第一波攻击里就有十多艘日舰中雷,一起熊熊燃烧,剧烈的火光把海面染成赤红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过神来的日舰发了疯地拼命开火,舰炮机枪一起全力扫射海面,打得海面上水柱如林,但庞大的军舰由于质量和体积太大,无法及时地做出转向规避动作,而鱼雷艇机动灵活敏捷,速度极快,犹如一群马蜂在进攻一头头野猪。在第一波的攻击后,共有14艘日舰同时中雷,包括三艘驱逐舰、一艘轻型巡洋舰、六艘炮舰和海防舰,还有四艘运输舰艇。北华军则损失了两艘飞鱼,一艘飞鱼被日军舰炮击中,整个鱼雷艇粉身碎骨,上面的十二名水兵血肉横飞,还有一艘飞鱼则在高速行驶中撞上了一艘日军轻型巡洋舰,把对方撞开了一个窟窿,自身则撞成了碎片。
“弟兄们!打得好!”袁晨凯在一号海鸥上兴奋得手舞足蹈,当然了,他知道弟兄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风雨声、浪涛声、爆炸声、舰炮机枪轰击扫射声...在海面上汇聚成了巨大的声浪,海上已经鼎沸了。
第一波的十二艘鱼雷艇射完鱼雷后,纷纷回向撤离,第二波的十二艘鱼雷艇则前赴后继,犹如蜂群般猛扑而上。利箭长矛般呼啸而去的鱼雷中,再次有十多艘日舰先后中雷,海上被巨大而连环的爆炸震得海浪滂湃咆哮,日舰中雷处爆炸的巨大冲击波推开了一道道弧形的立体水墙,皮岛附近犹如海底火山猛烈爆发了般烈焰迭起、水火交融,中雷的日军舰艇横七竖八地倒在海面上熊熊燃烧并被海水缓缓吞噬。日军死伤极大,因为北华军在陆地上攻势猛烈,因此大部分护航的军舰上也装满了急于逃离陆上北华军追杀的日军陆军官兵,并且基本都是没有什么反抗能力或自救能力的伤员。一艘艘装满日军伤员的军舰被鱼雷击中后,全舰地动山摇地猛烈颤抖,中雷处的舰壳四分五裂,海水凶猛灌入,缺胳膊少腿的伤兵们和舰上水兵们一起哀嚎挣扎,来不及逃跑的伤兵任凭凶猛的巨浪将其一口一口吞没,或者下饺子般滚滚地落入大海,然后直挺挺地沉入海底。由于日军已经回过神来,因此迎击的炮弹子弹犹如暴风骤雨,使得第二波的北华军鱼雷艇足足损失了五艘,四艘被击沉或被严重击伤,一艘轻伤。混乱中,袁晨凯指挥一号海鸥鱼雷艇沉住气扑上去,对一艘分崩离析但仍然在海面上拼命挣扎的日军大型军舰展开攻击,一分钟内足足射去了四枚鱼雷。那艘海上巨兽终于坚持不住了,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土崩瓦解。这是北华军鱼雷艇编队此次夜袭的最大战果,排水量一万吨的加古号重型巡洋舰。加古号足足挨了七枚氧气鱼雷,舰上600多名水兵只有200多人获救,其余的都随着加古号沉入了大海。
仅仅持续二十分钟的激烈交战中,北华军鱼雷艇编队战果辉煌,在基本射完所有鱼雷后,由于日军已经完全回过神来并展开反扑,因此袁晨凯发布信号:结束战斗,全部撤离。
飞鱼们乘风破浪、扬长而去,四艘海鸥则奋力殿后。海鸥们一边释放烟雾弹一边全力释放水雷,同时用舰炮轰击反扑过来的日军舰艇,这其实是自我暴露,掩护飞鱼们的一个措施。短短十分钟的交手中,四号海鸥被追击过来的日军古鹰号重型巡洋舰一顿劈头盖脑的舰炮轰得粉碎,二号和三号也受了伤。袁晨凯知道不宜恋战,急忙命令全速撤离。三号海鸥由于舰艏中弹损害,全力开动使得海水灌入舰体内,因此速度越开越慢,但艇长用信号灯发来信号,声称马上就能排除故障,要求其他鱼雷艇不要管他们。袁晨凯犹豫了一下,眼看日军舰队越来越近,只得命令自己的一号拖曳着二号全速撤离。
实际上,三号海鸥已经无法回去了,艇上的官兵们之所以瞒报伤势,是为了不连累其他弟兄。面对着张牙舞爪扑来的日军舰队,已经打完鱼雷的三号海鸥用舰炮和防空速射炮猛烈轰击日舰,吸引日舰注意力和火力,为正在撤离的其他弟兄争取时间。几分钟后,三号海鸥被日军炸得粉身碎骨,全艇120名官兵一起殉国。
出击的24艘飞鱼和4艘海鸥只有16艘飞鱼和2艘海鸥回到了丹东,300多名鱼雷艇水兵阵亡殉国,因此回到丹东的袁晨凯等鱼雷艇官兵们都心情沉重,在庆功会上也都闷闷不乐,但实际上,他们给日军造成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日军先后被击沉加古号重型巡洋舰、岛风号、追风号、春风号、水无月号驱逐舰、桥立号、宇治号炮舰、严岛号布雷舰、阿贺野号轻型巡洋舰以及十多艘运输舰艇,共计1艘重型巡洋舰、1艘轻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炮舰、1艘布雷舰、超过10艘运输舰艇,总吨位达到3.5万多吨,丧命的日军超过五千人,大部分都是舰艇上面装载着的日军伤兵,另外还有二十多艘舰艇被击伤。北华军在实战中率先使用鱼雷艇编队在雨夜中长途奔袭并突然进攻,威力在这场堪称经典的海上突袭战中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