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血火战本溪(6)(2 / 2)

“师座,接下来的战斗交给我吧!请您去辽阳吧!更艰难的战斗还在等着您呢!”萧浩然郑重地向黄显声敬礼。

“师座!我也留下!”王欲晓和王凤阁一起道。

黄显声心头一热:“多保重!”

当黄显声带着第502、第503、第504团残余的四千多几乎人人带伤的官兵以及师属工兵团和因为经过实战检验而马上要被补充进军队里的本溪保安团几千青壮年急匆匆撤向辽阳的时候,韩国光复军正在本溪战场上高歌猛进地对第16师团发动着全面的反击。值得赞扬的是,在这种痛打落水狗的局势下,就连金日成这种畏战惧敌的韩军官兵都变得英勇无比,都不需要徐玉伟再拿枪顶在他的脑袋上,金日成就以奋勇争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带着他的部下冲进了青烟袅袅、余火点点的本溪南部城区里,为解放朝鲜的伟大目标而对遍地半死不活的第16师团的日军痛下杀手。刚才那持续一个小时的大火,不但看得东北军官兵们过瘾不已,也让韩军官兵们看得大呼解恨,并且韩军官兵们也知道此时的日军已经伤亡惨重,抵抗能力降到了最低点,因此萧浩然在命令他们发动攻击时无不争先恐后。事实也确实如此,第16师团被烧得凄惨无比,虽然此时还拥有一万两三千的官兵,但其中倒有一半都是伤兵,剩下的那六七千完好的官兵里,近一半都是炮兵、工兵、辎重兵、骑兵、勤务兵,野战步兵只有三四千,并且建制已经完全被打乱,不少军官也被葬身火海,电话线被烧断,使得日军丧失了统一的指挥,完全就是一群无头苍蝇,同时这些日军还要忙着灭火救人,弹药又不足,各方面的秩序一片混乱,所以这三四千韩军气势汹汹杀过去的时候立刻占了上风。残垣断壁、焦尸骸骨间,到处都是韩军在追杀着日军。韩国人对灭亡和吞并了朝鲜已经二十多年的日本人极其痛恨憎恶,亡国的耻辱让这些韩军在战斗中狠下死手,对倒在地上的日军伤兵全部一刺刀一个地捅死,以此发泄亡国的耻辱和心头的仇恨。此起彼伏的哀嚎惨叫声中,大批在火海里侥幸逃生但被烧伤了的日军接连不断地被韩军杀死。白雪黑灰间,红色的鲜血汇聚成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天亮前的这六个多小时里,韩军用他们的刺刀和子弹把超过4000名日军送进了地狱,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被大火烧伤的日军伤兵。烈火熄灭的本溪南部城区里,很多退缩在某个小区或某个街道里的一个小队或一个中队的日军集体被烧得奄奄一息,冲进来的韩军不费吹灰之力把这些日军一个接一个地用刺刀捅死。东北军两天的血战和这场大火,外加韩军们的“英勇表现”,终于使第16师团的死伤数字在12月20日清晨时分正式突破了2万大关。萧浩然冷酷无情地以韩军必死为代价和他亡羊补牢的弥补后招,给他这个因为天气而不完全成功的大火重新划上了一个成功的句号。

就在韩军官兵们越杀越上瘾的时候,第6师团于清晨六点多抵达本溪战场了。

第6师团本来就是一支极其彪悍野蛮的劲旅,此时看到第16师团的惨样,更加是集体兽性大发,立刻漫山遍野地吞没了化为焦土的本溪。部分韩军士兵看到一支支成编制的日军向自己冲杀过来,起初还以为是第16师团重新组织起来的小股部队,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淹没在了日军的人山人海中。第6师团一个排山倒海的冲锋,瞬间就把正在“欺负”第16师团的韩军杀得片甲不留。第6师团在战斗中获悉这些“欺负”第16师团的“满洲军”竟然是早已经被日本征服了的韩国人,顿时深深地感到了恼羞成怒,继而充分发挥了残暴的风格,把活捉到或投降了的韩军都活活虐杀折磨死。对于第6师团的日军来说,韩国人跟在中国人后面打日本人的行为是绝不可原谅的,韩国已经是日本的一部分,韩国人也已经臣服日本人,韩国人只能做日本人的走狗,怎么能做中国人的走狗来咬自己真正的主人呢?再加上要为死伤惨重的第16师团报仇,既然抓不到东北军,因此第6师团便拿这些跟在东北军后面狐假虎威的韩军开刀。本溪战场上的场面立刻倒过来了,原本是韩军在虐杀追击日军,现在则是日军在以牙还牙地虐杀追击韩军。韩国光复军在参加本溪战役前共有6000余兵力,最终只有区区500多人从这场本溪战役中活了下来。

赶到本溪的第6师团一边大肆捕杀韩军,一边四处搜寻东北军残部。萧浩然、王欲晓、王凤阁等军官们都在最后时刻撤退的,由于北台镇已经被第6师团攻占,因此军官们只得通过本溪北部的山地撤向辽阳。在本溪城区西北处的大清沟一带,撤退的军官遭到日军的追击,激战中,留下断后的师部卫队连连长徐玉伟同萧浩然、王欲晓等军官失散,王凤阁受伤被俘。第6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亲自审问了王凤阁,严刑逼供要求王凤阁提供东北军的军事情报,王凤阁宁死不屈,吼道:“只有战死的中国军人!没有被俘的中国军人!快点杀我!”日军将王凤阁关押了四天,王凤阁坚决不吃日军提供的食物,饿得奄奄一息的他反复地说“快点杀我!”坂本中将随后把王凤阁交给第16师团处理。为了“祭奠战死在本溪和死于满洲军奸计的第16师团玉碎将士的英魂”,蒲穆中将命人把王凤阁剖腹挖心,斩首弃尸,惨烈至极。王凤阁身首异处的尸骸被日军抛弃在山沟草窝里,后被附近的本溪百姓冒险搜集起来,并收敛埋葬。萧浩然和王欲晓则在山区里几乎迷了路,但由于萧浩然已经把本溪附近的地理形势默记于心,因此勉强辨别方向,在山沟里,军官们碰到几户农家。山民们因为萧浩然曾到这里勘察地形,所以认得他,知道他们是东北军的军官,朴实善良的山民们急忙用热饭热菜招待萧浩然和王欲晓等人,并送了几头毛驴骡子给他们骑着去辽阳,萧浩然等人这才脱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