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再次向辽东半岛增兵以及福建事变的爆发,让东北军总司令部随之而陷入了激烈的争执中。从巍霸山城赶回来的南线方面军参谋长荣臻强烈要求鸭绿江北岸的第5军增援辽东半岛战场:“日军的进攻重点根本不在鸭绿江!就在辽东半岛!日军之所以屯集重兵在朝鲜半岛北部,就是为了迷惑我们,从而起到牵制我方主力的作用!辽东战场的日军已经超过二十万!我们必须要全面向辽东增兵!”
杨宇霆也表示赞成:“辽东战场的日军已经达到八个师团,说辽东不是日军的主攻战场确实是掩耳盗铃。我提议,即便不调动第五军,也要调动第四军投入辽东战场。”
荣臻坚持己见道:“第四军只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而第五军则拥有五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四个炮兵团、一个战车队,战力远超过第四军。把第四军调到辽东半岛顶多算是扬汤止沸,只能稳住战局,而无法展开大规模反击!只有把第五军调到辽东,我们才能在军力上恢复对日军的优势并展开全面反攻!”
张学良感到有点举棋不定,他望向杨杰、蒋百里、李浴日等其他的高级决策者:“诸位,你们的意见呢?”
杨杰蹙眉凝思道:“现在就把第五军调到辽东,我感觉有些操之过急了。日军在朝鲜还有第2、第5、第6、第19、第20共五个师团,超过十二万兵力。对鸭绿江防线,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蒋百里和李浴日也不赞成把第五军从鸭绿江调到辽东。
荣臻愤怒道:“那辽东怎么办?日军已经增兵了,我们难道无动于衷?”
杨宇霆道:“那就调晋绥军和西北军顶上去!白吃白喝我们这么久,他们也该出力了!”
张学良问道:“晋绥陕三省的部队已经来了吗?”
杨杰道:“陆续都来了。第13军第65师、第66师、第11和第12炮兵团、第14军第67师、第68师、第13和第14炮兵团、第15军第69师、第70师、第15和第16炮兵团、第16军的四个步兵师都正在向热河省出发。另外,杨虎城的第17军也主动派来了第42师和第58师,还有,山东张治中部和河北卫立煌部都发来电报,询问我们要不要他们的增援。”
杨宇霆顿时神色有点尴尬起来。张学良等人则忍不住感慨:“这可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第13、第14、第15军是驻守在晋绥两省的部队,三个军都是东北军和晋绥军混编成的,每个军下辖3个师,包括1个东北军嫡系师和2个晋绥军改编师。接到张学良的调兵命令后,商震、杨爱源、傅作义这三位军长都调动了各自军里的晋绥军两个师赶来参战,这其中的意味是不言自明的。杨虎城的第17军算是中央军和西北军的混合体,和东北军基本没有瓜葛,但在这个时候,也从全军3个师里抽调了2个赶来参战;至于张治中和卫立煌,完全就是中央军部队了,在张学良对他们根本没有控制力的情况下还主动请缨,这只能是他们的爱国心所促发的。这不得不让张学良深深感动。
杨杰对张学良道:“晋绥军和西北军之所以投桃报李,因为少帅您虚怀若谷、宽以待人,对嫡系和非嫡系都一视同仁,而没有亲疏远近之别,这正是一方统帅最可贵的优点所在啊!”
晋绥军和西北军的12个师陆续赶来,给东北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本来张学良想把晋绥军和西北军的部队投入辽东前线,但荣臻反对。因为荣臻觉得,“还是自家东北军更可靠,同时东北军的装备也超过晋绥军和西北军”。最后张学良采取了荣臻的建议,把第五军从鸭绿江前线调到辽东半岛,晋绥军的6个师填补到鸭绿江前线,统一组建为东线方面军,傅作义担任方面军总指挥,杨爱源担任副总指挥,商震为参谋长;西北军的6个师集结至辽北和辽中,作为两个战线的预备队部队。
关于福建事变,东北军的高层们倒没有太大的分歧,意见很统一:不理睬那个所谓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继续站在南京政府那边。原因很简单,南京政府对东北抗战都是爱莫能助,那福建政府更加是天方夜谭了。第十九路军马上要迎来中央军的镇压围剿,自身都难保,还来帮助东北军抗日?再说了,怎么来东北?飞过来还是游过来?李济深等人的抗日宣言分明就是给张学良开空头支票,福建对东北毫无帮助,李济深等人仅仅是想拉着实力强大的奉系跟着他们一起反蒋,却给不了张学良任何支持。东北若支持福建,简直愚蠢透顶,既惹了一身骚,又在抗击日本的关键时候跟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交恶,百分之百是百害无一利,况且,福建还和中共联合在一起,东北要是跟“赤党”搞上关系,那就彻底会遭到蒋介石的猜忌了。因此在福建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21日,张学良旗帜鲜明地声称坚决反对第十九路军“分裂国土,另立政府”的叛国行为,谴责李济深、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等人背叛中央,同时,张学良又声称“蒋主席身为国家领袖,南京政府作为国家的中央政府,肯定不会对东北军眼下的抗日作战置之不理,即便无法出兵协助东北军作战,也定会在舆论、物资、资金、军械等多方面鼎力支持东北军”。在发表完这个宣言后,张学良公开地跟蒋介石索要五千万元军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张学良戴上一堆高帽的蒋介石在哭笑不得中,一边暗骂张学良狡猾,一边也只得给了张学良五千万元。逻辑是现成的:第十九路军反叛中央并声称支持张学良抗日,张学良坚决继续拥护中央而站在中央这边反对第十九路军,同时还公然声称“中央是不会抛弃东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这个全国最高领袖如果不给张学良军费,那怎么说也是说不过去的。
五千万元虽然是一笔巨款,但肯定不够东北军此时开战后所消耗的巨资,但蒋介石既然报销了五千万元,也是好事一桩。张学良知道蒋介石没办法支持自己抗日,中央军既开不到东北来,张学良和奉系也不愿意中央军开到自己的地盘里,但如果就任凭蒋介石摇旗呐喊给东北军加油助威却一毛不拔,也太便宜蒋介石了。因此张学良趁着福建事变的机会,索性敲蒋介石一笔。客观上讲,兵力、人力、物力、军火,这几样,张学良都不缺;钱,张学良也勉强算是够用,但钱这个东西肯定要多多益善了。因此让蒋介石多掏点腰包就是张学良从蒋介石那里取得的唯一有价值的援助了。
杨杰随后提议,让东北海军出兵福建,协助中央军镇压第十九路军。这是因为第十九路军建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核心在福州,福州是个沿海城市,因此东北海军运送哪怕一个团的部队在福州登陆,都会给第十九路军造成极大的打击。另外,让东北海军参加福建战事,也是保住东北海军颜面的一个措施,让无法参战的东北海军有一个体面的借口不参加东北战事。对此,张学良也表示同意,随后向蒋介石毛遂自荐出兵。蒋介石当然求之不得,因为他的中央军都在忙着第五次剿共,有外来兵力协助他镇压福建叛乱自然是件好事。再加上张学良刚刚勒索了蒋介石,蒋介石心里也不太舒服,张学良如果帮助蒋介石镇压福建,好歹让蒋介石的那五千万元稍微有点价值。张学良随后向蒋介石额外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东北以后从赣南购买钨砂的时候能便宜30%的价格,蒋介石也批准了。
东北战事爆发后,考虑到渤海会被日军彻底控制,因此东北海军的主力军舰都已经开到了胶州湾内。接到张学良的命令后,沈鸿烈指挥东北海军,把胶州半岛的东北军第120师的两个团运到了台湾海峡,随后在福州突然登陆,极大地打了第十九路军一个措手不及。第十九路军此时绝大部分的部队都在闽浙、闽赣、闽粤边境,作为大后方的福州毫无防备,第十九路军的高层也没想到东北军在陷入对日作战时还出动陆海军进攻福建,因此猝不及防。在东北海军的舰炮支持下,登陆的东北军兵不血刃地攻占了福州,“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不得不迁往泉州。李济深大骂张学良“遭外敌入侵之际却还跟着蒋介石参加内战,简直是蒋的头号忠狗”。年底时,第十九路军在中央军和东北军的夹击下被击垮,福建事变全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