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全球的谋略(1)(2 / 2)

中日两国的地理关系十分简单,但中日两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则十分复杂。日本是中国的心腹巨患,早日将其彻底铲除能早日奠定中国长治久安的国防基础。中日两国的地理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类似于欧洲德英两国,因此中日两国战争前景的预测可以参考德英两国的战争历史。中国和德国分别是东亚的陆地大国和欧洲的陆地大国,而日本和英国则分别是东亚的海洋大国和欧洲的海洋大国,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且都是海军强国。德国为打败英国和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而耗资无数地创造了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但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想要彻底灭亡日本,创造强大的海军似乎是无可避免的举措,但在这件事上必须要考虑到一个整体前提和两个次要前提:

中国和德国展开了全方面的合作,但在接下来可能爆发的战争里,中德两国是否会建立并维持一个强力而牢固的军事联盟?此为首先需要探讨的整体前提。

若以此整体前提展开论述。如果中德两国缔结军事联盟并共同面对接下来的全球战争,那就需要再考虑两个次要前提:一、中德与苏联的关系;二、中德与美英法西方列强的关系。

中苏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德苏两国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德国虽与美英法西方列强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与苏联的关系也并不乐观,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别是德国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如果中德苏三国结成联盟,既不符合我国利益,也不符合德国的利益,并且该联盟是十分脆弱的。即便中德苏三国结盟,德国和苏联都无法给中国提供强大的海军力量,中德苏既结盟,德国必然和美英法三国交恶,德国海军必然被美英法三国海军所牵制乃至歼灭,苏联海军力量十分弱小,可以确定,中国和苏联保持友好甚至联盟关系,并无益于中国对日作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仍然要扩建海军以满足对日作战的战略需求。另外,中德苏三国结为军事联盟,三国同样都是陆军大国、海军小国,并且德国会对美英法交恶,美英法也不容苏联的意识形态,这使得中德苏三国联盟与美英法三国联盟展开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高。如果中德苏三国在战争期间坚定维持联盟,那么以三国之联盟实力,输掉战争的概率不大,但也很难有所扩张作为,且无法彻底击败美英法三国,因为美英法三国都是海军大国。中德苏三国即便能打败位于欧洲大陆的法国,也奈何不了孤悬海外的英国,更加对拥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天然壁垒保护的美国望洋兴叹。战争结局在很大程度上会以双方和谈结束。但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德苏三国联盟的基础是十分脆弱的,再加上苏联当局惯于见风使舵、朝秦暮楚,因此战争期间,苏联极容易倒戈,使中德两国联盟陷入美英法苏四国联盟的围攻,使战争前景黯然无光。另外,姑且战争胜负前景不论,日本还会通过这场战争获得卷土重来的机会(更深度理由在下面剖析陈述)。综合而言,中德苏三国结盟,对中国是极其的弊大于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德联盟如果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乃至进入战争状态,同时和美英法西方列强保持友好关系,此局势对我国七利三弊。美英法三国敌视苏联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对苏联的战争上必然会支持中德联盟,利用中德联盟作为马前卒去消灭苏联,同时借助苏联而削弱中德两国,美英法三国同时极有可能联合我国作战,帮助我国消灭日本(更深度理由在下面剖析陈述)。美英法三国海军综合实力远胜于日本海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自然不需要扩建海军。中德美英法五国联盟,既可帮助我国消灭日本,亦可帮助我国消灭苏联,此为七利;三弊则是英法二国强占原属于我国的中南半岛传统附属国在此战中无法收回,并在战争期间美英法亦不会真心诚意帮助我国对日苏作战,以中德苏日四国双方两败俱伤为最终结果。如此局势,我国虽可消灭日本且收复北方领土,但却要付出沉重代价且无法收复南方众传统附属国;值得注意的是,美英法如果不同中德结盟,也很难坐视中德消灭苏联,因为中德消灭并瓜分苏联后,两国国力都会急剧扩大,对美英法就会形成很大的威胁。美英法与苏联虽无联盟关系,但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个唇亡齿寒的关系,美英法在战争期间会不会支持苏联对付中德联盟也难以判断;美英法苏日五国对中德开战,则会让中德两国陷入最危险的境地里;另外,吞并半个苏联后的德国会不会对美英法开战?使得中德联盟消灭苏联后再与美英法开战?从而把中国拖入对美英法的战争里。这也值得深入研究。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这对我国消灭日本是毫无帮助的。中德结盟并联合美英法对付苏联和日本,充满不确定性以及很大的风险性。

中德联盟如果既对苏联开战也对美英法开战,则会陷入最大的危险境地里,但如果战争获胜,则能让中国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可以说,危险性是德国带来的。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和苏联,其次是英法;德国最大的敌人则是英法,其次是苏联,但德国如果和英法交恶,必然会引起德国和美国交恶。中德两国在对付苏联这方面是拥有共同利益的,但两国各自有各自的单独敌人,中国的敌人是日本,德国的敌人是美英法。中德结盟,中国会让德国增加日本这个敌人,而德国会让中国增加美英法三个敌人,美英法三国国力远超过日本,因此中德结盟对中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是弊大于利的。另一方面,即便德国为中国而对日本宣战,也对中国对日作战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中国自身的陆军和空军都能满足对日作战需求,最需要用海军去彻底消灭日本,而德国则恰恰在海军上无法帮助中国,因为德国海军被美英法海军所掣肘牵制;而中国若是为了德国去向美英法宣战,则无异于为德国火中取栗。中国以对美英法开战换来德国对日本的非实质性开战,是非常得不偿失的。日本无法攻击德国本土,而美英法的本土或殖民地都靠近中国。届时,中国会遭到美英法的直接进攻,并且美英法必定会扶植日本东山再起。因此,中德联盟,对中国消灭日本毫无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另外,一旦战争爆发,中德之间的印度洋和地中海都会被美英法掐断,而中德之间在陆地上又隔着苏联。苏联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也会和美英法联盟。因此中德到时完全就是在东西方各自为战,结盟也失去了实质意义。另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极容易东山再起。美英法虽然在过去支持中国、遏制日本,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弱、日本强,美英法不愿意看到日本独霸东方,从而对自身造成威胁。在东方问题的本质上,美英法希望中日两国互相牵制抗衡,保持一个分裂而动荡的东亚。美英法并非真心帮助中国,只为本国利益着想而已。美英法可以帮助中国去遏制日本,同样,在中国强、日本弱的情况下,没反应自然会帮助日本来遏制中国。特别是中国与美英法交战后,日本就是最佳的充当美英法打击中国的马前卒。日本最需要的是资源、能源、资金,而拥有辽阔殖民地且经济基础雄厚的美英法恰恰能提供这些。中国与美英法开战后,美英法虽然和日本素来关系恶劣,但既有了中国这个共同敌人,必然四国联盟起来对付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不但无法彻底消灭日本,甚至自身难保。

刚才在上面曾分析说,如果中国和苏联开战,那么美英法很有可能帮助中国消灭日本,原因如下:一来,苏联国力远胜于日本,可以比日本更加有能力地削弱中国,使得中国在战争期间更加元气大伤,从而大大推迟了中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的时间,让美英法“坐山观虎斗”的战争策略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而日本对美英法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美英法可以利用日本去对付苏联,也可以利用中国去对付苏联,而中国则比日本更有希望去打败苏联,因此美英法自然可以为了引诱中国去进攻苏联而帮助中国消灭日本,达成双方各得所需的军事交易。客观上讲,美英法帮助中国消灭日本的过程并不困难,这三国只要断绝与日本的通商贸易,掐断日本从海外获得工业原材料和战略物资的途径,使日本陷入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的境地里,就可轻而易举地摧毁日本。届时,美英法肯定只愿意出动海军舰队帮助我国消灭日本海军,然后帮助我国运输陆军部队登陆日本本土,与日本陆军交战于日本列岛。因此即便和美英法合作,在消灭日本的过程中,付出最大代价的仍然是我国。美英法之所以帮助我国消灭日本,一来,可以拉拢我国去进攻苏联,为解决苏联而帮助中国消灭日本,是很划算的;二来,共同打败日本后,美英法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日本的大部分领土,在日本列岛上修建军事基地。日本列岛靠近我国大陆,这样,控制了日本列岛的美英法就可以遏制我国的崛起,并阻断我国向太平洋扩张的可能性,还能在战后再扶植日本缓慢地崛起与我国相抗衡;三来,日本海军也是美英法的巨大威胁,日本海军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敌手,日本海军可以攻击美英法在远东的殖民地,因此帮助中国消灭日本,能使得中日都成为海军小国,继而会让美英法在远东获得绝对的安全,完全控制太平洋和东亚海洋。最终,中日都会沦为美英法掌中的控制物,东亚局势也恢复到战前:中日哪一国强,美英法就扶植另一国遏制这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