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最近的心情非常好,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好。时光飞逝,已经到了1932年的年底。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张学良原本手里的八省一市变为了九省一市,雄踞中国北方的半壁江山,地盘和实力都更上一层楼。这一年是张学良执掌东北大权的第四年,也是执掌北方大权的第二年。到了年底时,政务委员会经济调查统计局给张学良送来的报告让张学良看得合不拢嘴。作为一个胸怀大志、奋发图强的领导人,没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治下辖地越来越辉煌的建设成果更让人高兴的了。此时,张学良治下的北方九省一市的总面积约2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5亿,在1932年这一年,九省一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0亿美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美元,这两个数字都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相对往年的增长量都在10%左右。尽管这一年是张学良执政东北的第四年,但张学良当初制定的“五年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了,提前了足足一年。九省一市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是已经非常雄厚了,可谓一日千里、百尺竿头。靠着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宏观政策和广大北方民众的艰苦奋斗,在这一年里,九省一市的粮食产量达到8000多万吨,占全国一半(中国此时的粮食产量大约是每年1.5亿吨),棉产量达到80万吨,占全国30%,生铁产量400万吨,占全国80%,钢铁产量300万吨,占全国88%,煤炭产量1.3亿吨,占全国85%左右;电力25亿千瓦时,占全国66%,原油产量3000万吨,占全国100%。东北第一个五年计划由500多个大中型项目和4000多个小型建设项目组成,在这四年内,东北四省境内投资施工的工程达到6000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达到400多个,大大超过原计划,许多项目都提前完成了任务;九省一市境内,符合工厂登记法规定的标准,即使用机器且雇工30人以上、企业资本一万银圆以上工厂拥有6000余家,占全国一半之强,九省一市的工人总人数突破了200万人。由于张学良的九省一市集中了中国绝大部分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工业发达程度已经远远甩开了南方地区,全中国80%以上的重工业和超过50%的轻工业都在九省一市境内(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业大部分都在北方)。
北方交通事业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良好。至1932年底,九省一市境内的铁路总长度已经突破一万公里,占全国80%以上,九省一市境内各个中大型城市之间基本实现了铁路直达;同时,九省一市境内开辟的空中航线也突破了一万公里,占全国90%以上;九省一市境内的公里总长度突破五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这都使得九省一市的交通发达程度以绝对优势独冠全国。另外,北方九省一市的科技教育事业也是前途一片光明,九省一市境内的高等学府达到100多所,在校大学生突破50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基本都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张学良每天看着这些纷至沓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捷报,自然春风得意马蹄疾。虽然有句俗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也有句话叫“双喜临门”。刚刚过完1933年元旦,张学良便双喜临门地又接到了一个对他本人来说是好消息但对全世界来说则难以评论的“好消息”:希特勒上台了。
张学良掐指一算,从1920年初开始,希特勒这个毫无背景的小人物奋斗了足足十二年,终于得偿所愿地在今年的1月30日爬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客观上讲,希特勒的上台确实是代表着此时德国最广大民众的民意,渴望国家复兴的德国人民把选票投给了希特勒,是促使希特勒上台的最大力量。另外,希特勒还有两个最大的支持者,一个是在上次世界大战后被迫退位的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威廉皇帝曾支持希特勒200万马克,并利用他的声望为希特勒向此时的德国魏玛政府施压;则另一个则是拥有“高瞻远瞩、超越时代”目光的张学良。张学良是在1929年五月份派出顾维钧作为全权特使去支持希特勒的,如今也已有近四年了。张学良前后累计在希特勒的身上投下了足足一千多万美元的资金,并且那时候的东北百业待兴、资金匮乏。张学良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却对希特勒一掷千金,算是下足了血本来“支持”希特勒。实际上,张学良是把一个空前的大赌注押在了希特勒的身上,并且这个长期投资已经开始有初步的回报了。
2月15日,就在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的半个月后,沈阳便来了两位德国的客人。张学良其实还没有见到就已经非常有把握地确定,这两个德国客人肯定是希特勒的密使。事实也正如张学良所料,来的这两个德国客人,一个身材魁梧、大腹便便,浑身上下都是意气风发、趾高气扬的倨傲神色,另一个金发碧眼、风度翩翩。经过介绍,那个又高又壮又胖的军人是希特勒最为信任的纳粹党二号人物赫尔曼威廉戈林,旁边那个外交官模样的中年男子则是希特勒的外交顾问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张学良知道,戈林在以后会成为第三帝国的空军总司令,而里宾特洛甫则成为第三帝国的外交部长,但历史上他们俩可没什么好下场,戈林在被纽伦堡法庭执行绞刑前服毒自尽,里宾特洛甫则是被绞死的。张学良暗暗想到:“老子对这个世界的改变,不仅仅改变了历史大局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在间接中和无意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不知道你们两个的命运会不会也因为我而改变,如果改变了,那你们可真要好好谢老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张学良的私人办公室内,张学良笑容可掬地接待了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在现场担任翻译的,是精通德语、俄语、荷兰语的陆征祥。陆征祥原是北洋旧臣,北洋政府彻底覆灭后,陆征祥和其他很多原属北洋系统的有用人才一样,被张学良请入东北派系的军政机构内并加以重用。
“欢迎!欢迎二位来到我这里。”张学良心里有数,因此满脸都是光彩照人的笑容,“希特勒元首终于成为了德国的领导人,即将踏上他带领着德国重拾昔日辉煌的伟大道路,在此,我请二位回去后再次转达我对他的祝贺。”
“张元帅阁下,我们一定把您的祝贺转达给元首。”里宾特洛甫满面笑容地道,“其实,元首在成为德国总理后,第一个就想把他的喜悦和胜利与您分享。因为张元帅您是元首和我们纳粹党最忠诚友好的支持者,对于您从四年前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真诚的、大力的、慷慨的支持,元首和我们每个纳粹党的党员都铭记在心并感激不已。”实际上,张学良现在的军衔是陆军上将,但“少帅”已成为外人尊称他的一个特殊称谓。德语里没有“少帅”的词语,因此里宾特洛甫索性直接称张学良为“元帅”。
“哈哈!这恰恰说明我当初的目光是非常正确的!”张学良爽然地笑道,“当年我读了希特勒元首的《我的奋斗》后,可以说是大受鼓舞和大感敬佩。因为那时候的我刚刚接管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最高权力,如何驾驭我的权力以及如何给我治下的人民谋取福祉,我当时也很茫然和惶恐,非常担心我治下的人民会因为我的失误而承受灾难。但读了《我的奋斗》后,我从中受益匪浅,可谓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虽然当时我和希特勒元首并不认识,但我已经在精神上与他产生了共鸣,我在他这里得到了启发和点拨,这对我接下来治理东北大有裨益,同时,我也强烈而坚定地认为,希特勒元首是接下来带领德国从废墟和国耻中走向富裕和强盛的德国最新领导人的不二人选。看来,我当初的结论是非常正确的!希特勒元首已经在德国人民的拥护下荣登为德国总理,可喜可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