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美国奥运会(2 / 2)

刘长春的旗开得胜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中国参赛选手的士气,不少选手在奥运赛场上超水平发挥,突破了在国内创造的个人记录。长跑运动员、东北大学体育系学生于希渭在男子800米赛跑决赛中夺得冠军,成绩为1分55秒,突破了他在国内的两分钟最佳记录。于希渭接下来在男子1500米赛跑决赛中夺得亚军,成绩为4分钟整。最后在参加男子5000米长跑比赛时,于希渭负给芬兰选手劳里莱赫莱宁和美国选手拉尔希尔,遗憾地位列第三名。

来自东北的中国女子短跑选手孙桂云在100米赛跑中以0.1秒的微弱差距输给了波兰女子短跑选手瓦拉谢维奇,夺得亚军。但瓦拉谢维奇后来被某医生指控“她”其实是一名男性,闹得纷纷扬扬。孙桂云随后在女子200米短跑和女子200米接力赛跑中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

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在队长李惠堂的率领下奋勇苦战,最终夺得世界季军。

这场奥运会最后的奖牌榜是:东道主美国以40块金牌的绝对优势而位居榜首,意大利以12块金牌成为第二,法国瑞典分别第三第四,中国和日本同时以7块金牌并列成为第五,但日本的银牌和铜牌数目比中国队多三块。值得一提的是,中日两国的代表队在奥运赛场上针锋相对、互相拆台。不知道是美方的故意安排还是无意疏忽,中日两队的居住区靠在一起,因此在获知中国队第二天参赛时,日本队的队员便在前一天夜里通宵大声唱歌或高声谈笑以干扰中国选手的休息,中国队的选手们随后以牙还牙,在日本队员即将参赛的前一天晚上在日本队居住区内大放鞭炮并敲锣打鼓。男子吊环比赛时,由于不允许教练员把运动员托上去,再加上吊环的高度是2.50米,因此日本队提出,由于日本运动员身材矮小,希望能降低吊环的高度。顿时,早就围聚在赛场周围等着看日本队洋相的中国选手纷纷幸灾乐祸地高喊“小日本”,并喝倒彩吹口哨。男子篮球比赛时,代表中国的东北大学篮球队同日本代表队在球场上因为一次无法判明的恶意犯规而导致双方球员发生口角争执,继而演变成肢体冲突,最后直接变成双方球员打群架。东北军和日军刚刚结束战争,双方的运动员自然都对彼此充满了憎恶,因此双方的十名篮球选手在球场上拳脚相加、互相斗殴,打得鼻青脸肿、血流满面,甚至跑过去试图恢复秩序和劝架的瑞士裁判员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观众席上的中国观众和日本观众纷纷互相破口对骂并朝对方做出侮辱性动作,无数的皮鞋杂物雨点般地在体育场内漫天飞舞,场面彻底失控。最终,中日双方的男子篮球代表队都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8月14日,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正式闭幕,8月30日,中国奥运会参赛代表团乘坐轮船返回上海,整个淞沪一片沸腾狂欢,上海当晚成为不夜城。大批国民政府高层要员和江南各界的社会贤达纷纷汇聚上海,热烈欢迎中国队凯旋归来。北方选手们于9月1日乘坐火车返回北方八省一市,从上海到天津,一路上各城各地都万人空巷,热情洋溢的各地群众纷纷赶到火车站观看凯旋归来的中国体育健儿。由于南北两地的各大报纸都在追踪报道这场中国人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并接连不断地发回最新消息和中国队取得的战绩,因此国内对这场万里之外的体育盛事也都家喻户晓。一时间,奥林匹克成为了中国各城镇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中国参赛运动员的优秀表现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知名度,也更加振奋了国内民众之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各阶层百姓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爱国之心,意义自然无穷。在天津,张学良亲自接见了刘长春等运动员们,并邀请所有运动员共聚晚餐,勉励运动员们再接再厉,在下一届的德国柏林奥运会上再创佳绩、为国争光。餐桌上的饮用酒水是东北军从青岛运来的原味醇正的青岛啤酒。由于张学良热心支持这场奥运会和中国的体育事业,因此他也捞足了美誉,后与王正廷、张伯苓并称为“中国现代体育的三位奠基人”。

刚刚款待了凯旋归来的刘长春等运动员们,张学良便接到两个消息,一好一坏,都来自山东,前者令他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后者令他勃然大怒、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