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霆怒道:“旅顺和大连都是中国的国土!你们无权再赖在那里不走!”
松冈洋右跳脚吼道:“旅顺和大连是大日本帝国军用十万将士的生命从俄国人那里夺来的!你们想要夺走,那也要付出十万条人命!”
王正廷和重光葵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解两人。王正廷道:“大连目前已经不在关东军的掌控中了,贵方最好放弃大连,保留旅顺也就可以了。”
重光葵微微赞同这个提议,因此把目光投向代表军方的松冈洋右。但杨宇霆冷哼道:“旅顺也快不在关东军的掌控中了!东北的土地上已经快没有活着的关东军了!”
松冈洋右声色俱厉道:“好啊!有本事你们自己来拿旅顺吧!”
杨宇霆针锋相对道:“拿就拿!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拿!”
双方在剑拔弩张的气氛里缔结了一个新的谈判草案:一、如果查证并确认东北的战端是关东军主动引起的,日本政府愿意向中方公开道歉,但如果查证并确认东北的战端是东北军主动引起的,中方必须向日本政府公开道歉,保留日本政府在战事前的一切在东北的权益,并由东北政府赔偿军费损失和财产损失5000万日元,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必须要引咎辞职,东北军的规模必须要削减至15个师,关东军有权将驻军增至三个师团;二、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可以撤离,但保留私人财产,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交还给东北政府;三、日本政府和日本民间在东北开设的工商企业由东北方面出资购买;四、48小时后双方停火,如果停火时旅顺还在关东军的手里,那日本可以继续保持在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和驻军权,满铁公司也可以继续在东北保留,如果停火时旅顺已经不在关东军的手里,那日本放弃在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和驻军权,满铁公司也全面从东北撤离。
杨宇霆冷笑:“非常好!既然谈判桌上解决不了,那我们就在战场上解决吧!”
松冈洋右也冷笑:“大日本帝国不介意再来一次甲午战争!”
两人一起冷笑,王正廷和重光葵则苦笑不已。
谈判结果传到东北和日本国内后,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张学良神色肃然,知道关键时候到了,因此给第2军下令在48小时内必须拿下旅顺,同时第1军暂缓对辽阳关东军总司令部的进攻;而日本军政高层则大哗,日本内阁政府和文官集团对这个谈判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日本军方和以皇道派为首的激进势力则愤怒不已,甚至痛骂重光葵是“卖国贼”。以教育总监荒木贞夫中将为首的皇道派高层纷纷叫嚣“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唯有全面开战!彻底将满蒙生命线纳入帝国的控制范围圈内!”,要求陆军大臣南次郎大将和陆军总参谋长金谷范三大将立刻下令对东北增兵。但南次郎和金谷范三刚刚挨过裕仁天皇的训斥,知道裕仁天皇已经对日本军方的独断独行十分不满,因此不敢再继续纵容关东军和日本军方激进派势力。若槻礼次郎对南次郎、金谷范三、荒木贞夫说道:“不是还有四十八个小时吗?只要旅顺的关东军坚持过这四十八个小时,并且最后调查出这场战端是满洲军引起的,那帝国在满洲的所有特殊权益都不会受到任何损失,并且还能继续加强扩大。”
荒木贞夫愤怒道:“关东军正在前线为帝国的利益浴血奋战,而我们却在本土隔岸观火!岂有此理!如此行径,岂不是让前线的帝国军将士心寒齿冷!”
若槻礼次郎辩解道:“我们已经和南京方面缔结了和谈条约,两国都对外声明愿意以和平方式结束争端。帝国如果向满洲增兵,岂不是出尔反尔?帝国的国际声誉会严重受损的!”
荒木贞夫道:“旅顺的关东军仅仅一个联队,却要承受数万满洲军的进攻!我们难道就坐视关东军陷入全军覆没的危机而无动于衷?必须要救关东军!虽然帝国不可以从本土向满洲增兵,但可以调动朝鲜的帝国军对满洲腹地发动进攻,从而震慑满洲军,牵制满洲军主力,为旅顺的关东军提供间接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南次郎颔首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我立刻入宫,请求天皇陛下的圣裁。”
皇宫长和殿的御书房内,裕仁天皇静静地听完南次郎的进言后,思索了一下,问道:“旅顺的关东军能坚持到48小时后吗?”
南次郎道:“旅顺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军事重镇,拥有完善的要塞堡垒,当地的关东军虽然人数低于满洲军,但坚持过48小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过,为了防止万一,臣等建议出动朝鲜的帝国军向满洲腹地进行袭扰性进攻,牵制满洲军主力,为旅顺的关东军提供间接的支持,这种军事行动是不违背双方在南京缔结的和谈条约的。”
裕仁天皇陷入沉思。身为日本的天皇,他自然希望日本越来越强大。日本在中国东北拥有的特殊权益都是在日俄战争中艰难获得的,裕仁天皇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按照眼下中日两国的停战协议,日本保持在东北的特殊权益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旅顺的关东军能坚持过48小时;第二、调查并确认这场战端是东北军挑起的。如此一来,日本不但能继续在东北保持所有的特殊权益,还能得到赔偿道歉,并得到继续向东北增兵的权力,而东北军也能被大规模地削减兵力。这样的话,日本在东北的局势就非常有利了,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以后日本若要正式进攻东北,也是稳操胜券,而不是眼下的险中求胜,这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但裕仁天皇也很清楚,这场战端十有八九应该是关东军挑起的,如果被查证确认,再加上旅顺的关东军被东北军歼灭,那日本帝国不但颜面扫地,而且在东北的特殊权益都会全部丧失,那就是最坏的结局了。这个结果自然是裕仁天皇不愿意接受的。眼下,如果按照不好不坏的结局来看,最后证明是关东军挑起战端的,但关东军在旅顺又坚持住了,那么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但大体上还能继续保持,这是符合日本的利益的,关东军即便最后被全面裁减,也符合裕仁天皇的打算,因为他本来就想彻底整顿关东军了,从而把日本军队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和皇族的手里。综合而言,那个最好的结局可能性不大,但最坏的结局也是裕仁天皇不想要的,而中间那个不好不坏的结局,既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也符合裕仁天皇的打算。换句话说,旅顺的关东军坚持住了,对裕仁天皇是有利无弊的。旅顺的关东军坚持住了,再加上最后查证这场争端是东北军挑起的,那日本就能在东北获得更多的特殊权益;旅顺的关东军坚持住了,但最后查证这场争端是关东军挑起的,那日本还能基本上保持在东北的权益,而裕仁天皇削减关东军和控制军队的目的也达到了;如果旅顺的关东军既没有坚持住,并且最后查证这场争端也是关东军挑起的,那日本就要彻底丧失在东北的所有特殊权益了。一切的一切,都要寄托在旅顺的关东军头上。
打定主意后,裕仁天皇对南次郎吩咐道:“就让朝鲜半岛的帝国军出动一个旅团或一个师团吧!但要记住,是袭扰性的进攻,并且在四十八小时后,进入满洲的军队必须撤回朝鲜。”
南次郎问道:“海军也需要参战吗?”
裕仁天皇道:“朝鲜海域附近有帝国海军吗?”
南次郎道:“有。帝国海军的凤翔号航空母舰以及长门号、陆奥号战列舰正在黄海东部。”
裕仁天皇道:“海军方面希望参战吗?”
南次郎道:“海军很多将领都要求参战,海军大臣安保清种大将也倾向于调遣帝国海军一两艘主力舰适当地参战,从而震慑满洲和中国方面,向全世界展示帝国海军的强大力量。”
裕仁天皇思索了一下:“那好吧!但要记住,四十八小时后海军也要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