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午,辽热两省边境风起云涌、飞沙走石,集合完毕且兵强马壮的东北入关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出故乡,第四次跨出山海关,挥师中原、争霸关内。出征场面气势恢宏,军队阵容雄壮威武。天空中,一波波东北空军的飞机横穿云端、掠空而过,轰鸣声响彻碧霄;地面上,车轮滚滚、马达轰鸣,铿锵整齐的脚步声震颤地面,整装出动的东北军汇聚成条条蜿蜒的长龙,风雷滚动、气贯长虹。一列列军用火车也长驱直入,满载着一门门油光可鉴的大炮、一辆辆威风凛凛的战车、堆积如山的辎重物资。经过张学良近两年的苦心经营,东北军此时军装整齐,军容焕然一新,服饰的正规化程度以及精神面貌都位居全国各方军队之冠,装备也极其精良。卫兵和精锐部队不用步枪,清一色手提式机关枪,普通士兵身穿灰色军服,同时一律佩戴仿德式M-17型钢盔,使用辽十三年式步枪或德国新式的79式步枪,迫击炮、步兵炮、轻重机枪等步兵重武器的普及率也远超过全国其他部队,每个师每个团都有专门的警卫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侦察营、野战医院、通讯连、军械库,现代化程度很高。
其实对于东北的老百姓来说,那道山海关也是他们和关内地区的心理隔阂,使得东北的老百姓虽然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始终对关内地区有生疏感,把关内百姓称之为“南蛮子”。东北的老百姓对黑吉辽热的省份区分没有什么认同感,但把地域区分看得很重,东北人在外面都很少说自己是某省人,都说自己是“东北人”。在东北人的心里,黑吉辽热省是一体的。东北的特殊地理位置、与众不同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此时地方割据的现状,都让东北人在心理上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独立感”。东北的老百姓对远在天边的南京政府的认同感并不大,对张作霖和张学良则很有认同感,都认为张学良是东北的真正领导者,张学良的东北军也被东北百姓认为是自己的子弟兵部队。自然而然,此时看到自家的东北军进军外省、挺向关内,东北的百姓们自然是欢欣鼓舞、扬眉吐气。第一军和第二军官兵陆续穿过辽阳、鞍山、盘锦、锦州时,沿途十数万乃至数十万民众闻风而至,各城镇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道路两边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百姓们焚香燃烛、杀牲献祭,为自家的东北军壮行送别。各火车站的附近,列车一停,早已等待着的百姓们立刻蜂拥而上,敲锣打鼓、端茶敬酒。嘹亮的军乐震天轰鸣,官兵们雄纠纠气昂昂地前进,道路两边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沿途的父老乡亲们夹道欢送。
“必胜!必胜!必胜!”
士气高昂得已经沸腾的东北军官兵们放声大喊,而将领们也无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渴望在东北军第四次入关参战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彪炳史册。军人嘛,自然都有些期待战争。当然了,东北军的部分将领们也颇有微词,都认为不应该去帮阎锡山、冯玉祥这两个死对头:
“真不知道少帅怎么想的,居然去帮阎老西那个墙头草和冯玉祥那个伪君子。老帅在的时候,这两个混蛋跟我们打得你死我活,还坑了我们好多次,简直是我们东北军的死对头。现在他们跟中央军打得不可开交,我们应该和中央军联手打他们才对嘛!”
“是啊,少帅居然帮那两个混蛋,弟兄们心里都有些不痛快。我也觉得这场仗没什么劲头。要是少帅下令打那两个混蛋,别说弟兄们会争先恐后了,我们也肯定都是求之不得呀!”
“都别废话了!少帅想得肯定比我们周全,大伙按少帅命令行事就行了。等上了战场,我们大不了对晋绥军和西北军来个见死不救,狠狠地坑他们几把。”
“说得对!就这么办!到时候先坑他们几把再说!不然以前的那口恶气实在咽不下去!”
下午四点,先行一步的第二军抵达热河省朝阳县,驻扎此地的是汤玉麟部第117步兵师。第二军军长王树常派人给该师师长董福亭少将送去张学良的委任状,委任董福亭为东北军入关部队第三军副军长,同时送去一百辆军车的粮食弹药,以及五十万大洋的军费。黄昏时分,王树常邀请董福亭以及该师副师长汤玉福上校来第二军军部参加军事会议。董福亭和汤玉福在接到委任状以及粮食弹药军费后,对此毫不怀疑,带着一个连的卫兵便来到朝阳县郊区的第二军军部里。结果刚进来,事先埋伏好的第二军第105师师长高维岳便率领一个营的部队把董福亭、汤玉福一行给包围起来了,几百个黑洞洞的枪口齐齐对准了董福亭、汤玉福等人。
董福亭等人大惊失色:“王军座!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王树常冷冷看着他:“董师座,你说说看,第117师是少帅的部队,还是汤玉麟的部队?”
董福亭冷汗涔涔:“当然…当然是少帅的部队。”
王树常冷哼一声:“那为什么你们这两年来却对汤玉麟惟命是从?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