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嫉妒之外,萧鼎还有别的考量。
据说报信的快马回京时,沿途州府的百姓纷纷弹冠相庆。朝廷围剿匪患这是应有之意,但势必会引发沿途州府百姓的不满,毕竟庆州已经割让给了突厥,而那些匪患说到底也还是自己人。用自己的刀,杀自己人,干这种事儿就是费力不讨好。
这件事落在谁头上都会抓耳挠腮,萧鼎现在正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自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得罪别人。
但如果对方是萧齐,那就无所谓了,甚至对满朝文武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事。
转瞬之间便想到了绝妙主意,萧鼎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机智,一时间有些飘飘然。
陈祚年不得不承认,晋王的提议很有操作性,见大家伙儿都没什么异议,便向兵部尚书齐天奎投去谈寻的目光。
“老国公,蓝田大营有多少人在册?”
由于昨天清点过蓝田大营的名册,齐天奎对此了然于胸,不假思索的回道:“总共在册,四千四百六十七人。”
陈祚年又问:“那您觉得,那伙盗匪有几何?”
齐天奎捋了捋胡须,思索了片刻,方才开口:“据突厥公主所说,押运钱粮的突厥士兵足有七百人。按照突厥人的战力评估,至少要多余一倍的兵力才能做到全歼,而且还得依托地形优势,否则难以办到。”
陈祚年拱拱手施了一礼,道:“老国公久经战阵,所说自然不会错。也便是说,那伙贼人至少有一千余众。为了尽快将其歼灭,将钱粮交与突厥,老夫认为蓝田大营应当派出两千人前往庆州。诸位意下如何?”
“本王以为不可!”萧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见陈祚年要问,便直接开口解释道:“陈尚书刚才也说了,此事刻不容缓,歼灭贼人固然重要,但追回钱粮才是重中之重。本王建议,蓝田大营倾巢出动,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夺回钱粮。”
众人听完频频点头。
陈祚年皱了皱眉头,迟疑道:“可是,庆州已经割让给了突厥。据突厥公主所说,突施可汗已经派出了一路兵马前去接收。倘若朝廷再派出如此大一股势力进入庆州,难免会引起突厥人的怀疑,届时恐会爆发不必要的冲突。”
众人又是一阵点头。
可萧鼎却是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笑道:“如果是老九带兵,自然会有这个隐忧,说不好那小子会赖在庆州不回来。可是父皇早年间就说过,庆王无令不得离京。此次出兵事关重大,自然不会让他领军。只要派遣一名干将,配以得力的监军,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听到萧鼎如此解释,陈祚年不置可否,而是扭头看向了齐天奎。
齐天奎不知道晋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所说的方法的确现实可行,让人找不到任何漏洞,只好点头附和。
“既然诸位都是这个意思,那兵部就尽快派遣一位将军去接手蓝田大营,即日出发庆州!”
回到兵部大堂,齐天奎就犯了难。
他翻遍了名册,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去接手蓝田大营。北境一战损失的可不止有数万兵卒,还有不少良将。那些几乎是近些年自己用得最顺手的将军了,其余的要么能力不够,要么就是被突厥人吓破了胆。
也怪不得文人轻视武将,就这尿性,换了谁都不会拿正眼儿瞧他们。
“要不,我去?”
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齐天奎掐断了。自己好不容易将兵部的大权笼回来,此时若是离开,且不是又给了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何况,那伙所谓的贼人可是庆王的人。自己要是领兵去攻打他们,庆王会怎么想?
可是别人可不知道那些是他的人,逮着了还不往死里揍?
一时间,齐天奎左右为难。
“老国公因何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