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队专打称霸天下的强者,对一般弱小没有侵犯,且军纪较好,基本上没有违纪者。因而得到了北方和西域众民族的欢迎,占有了一个较宽的势力范围。
现在的重点是如果管理已经拥有的势力范围,因为此范围与原大明自身的安全相关。
因为在中国,国家的概念存在天下国与诸侯国之区别,所发在管理国家时也必须区分天下国与诸侯国。
原先大禹九州范围内,或汉十三州范围内已经农业化或儒教化,实行一统问题不大,现在加上北方和西域许多没有农业化或儒教化的地方,肯定要考虑管理方式。
秦始皇统一六国,用武力强行统一了天下,在那个时代,也只有采用强力才能一统天下,其统一天下的方法是一种方式。
现在时代发展了,统一天下的方式方法也不能拘束于一种形式,而有多种形式。在多种形式中,应选择较好的形式。
当时,此崇祯为代表的大明朝庭选择了“同盟”的形式。
中国古代有同盟形式的先列,北方和西域许多部落也实际上以同盟的形式存在发展。现在要作的是由小同盟扩展到天下大同盟。对于南方农业区域,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排除极端专制的思维,恢复古时部落原始共事的同盟思维。
古时的人由习惯主导办事的方式,到明末,社会发展了几千年,继续由习惯主导社会事务就有点不合适了。再说几千年的社会,也出现了许多习惯,对习惯也要有所选择。选择习惯的方式,以建立规则或法律的方式较好。
大明朝庭在选择建立“中华同盟”之时也建立了天条,地条,人条等规则。
天条是天下必须尊守的条文,没有商量的余地,考虑到天条也要有个宣传理解的过程,个别内容给出了一个理解范围,在范围内可以出现多种理解。
天条,地条等规则,实质上是君主立宪的一种形式,当时世界还没有出现立宪的形式,英国革命还没有暴发,已暴发的荷兰革命是奥兰治亲王、荷兰最高执政官联合荷兰资产阶级反西班牙的战斗,也还是君主专制的形式。东方的明朝也不宜说什么君主立宪。
天条,地条则适合当时的天下,南方的中国人信天,尊天,北方人也信天,就是西域的回回教,信真主的同时,也信天。简单易懂的十字条天,适应当时天下大多数人的心里,也能做到天下人人都了解,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也能记住天条十字,就象汉初时了解约法三章样,许多人都能了解。
十字天条,看起来简单,实质上包含有国人的地位方面的国体问题。
古代人不知什么国体问题,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十字天条有限制奴隶主和贵族杀奴隶的内容,但没有明确提出四民平等的概念。
崇祯在当时的条件下,主要是建立平民或奴隶的最低存在阵线,有了阵线,才存在逐渐解放的问题,如果没有最低地位,不存在阵线,一切都等于零。
零的突破是当时的重中之重,奴隶和平民由在社会上没有力量,发展到在社会存在的一个最差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完成突破的条件就是人身权,财产权,自我意志权。
中国南方,在周朝时,由原先的部落原始族民或国人直接转化成为农民的,农民虽然艰苦,但也有人身自由,有财产权,只是有皇帝后,不断被征服。
现在利用北方和西域的众奴隶求生存,求解放的心愿,联同南方的汉人平民也一同乘上解放之车,走向解放之道。
一个社会,最低贱的奴隶平民的解放,与最有文化的群体对文化的发展贡献,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奴隶平民的解放需要天条内容的基础,文化发展需人哲人拥有创造性的独立思维。
国体是一类重要观念,国体也需要政体的形式来保障和巩固,地条是相当于政体的形式。
地条的内容是:天人合一,尧舜之道,社稷为重,圣贤之说,人之五常。
天人合一是一种提法的文字,当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天条原则,二是尊重自然规律,三是适应当时形势,与大明联合,共同生存。其内容虽然有点滴模糊,相当于总纲,涉及面广也有必要。
当时各加盟国和地区都能接受天条,也是倾向于大明的地区或国度,愿意与大明联盟。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北方人和西域人尊重规律也就顺其自然了。
尧舜之道,也和天人合一样,是一个汉语表达的文字,其实质是按民族最好的时期管理社会,选择贤与能,把当令国家治理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