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观念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生存生活观念占主导地位。因为是人,必将生活下去,要生活下去,就必须获得食品和生活资料,获得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资料的方法是影响人观念的最主要内容。
获得生活资料的方法在国家层面来说,就是国家经济,个人获得生活资料的情况与国家整体情况相关,国家应该努力改善经济环境,发展国人获得生活资料的条件。
国家或天下经济的发展需要先有人想到,在有人想到之后,才可能有人做到,想不到的内容就很难做到。
经济发展也可能由自由发展而出现经济理论,那种经济理论能够出现也是初级层次的经济理论,高级层次的经济理论必须具有驾驭众基础理论之上,更上一楼的思维。
儒家认定的“早出晚归,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是最基础的经济结构,老子的“小国寡民”也是最基础的经济结构。
二十一世纪的穿越众,颜毅敏拥有的经济理论知识比一般人多,也是明末已知的经济方面最有水平的人,可颜毅敏却认为自己能把前人的经济理论学好用好,就是难以在前人的理论之上再前进一步,或难以产生再发展一步的想法。
崇祯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出题目,要天下人才去完成,然后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进升奖。许多事情,自己招募的人才也干得很好,如练兵,打战,开矿山、管理皇庄农场、办商行或企业等。一个以实干的,不从属于旧官僚的,超出圣贤之言的社会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因为在古代,皇帝之言也是“圣言”,只要不与先贤明显的冲突,也可进入圣人言领域,能在社会上执行。
此崇祯就是启用不同类型的众多人才,挽救当时的时局,而不是象彼崇祯样,受旧士族观念的影响,在旧士族观念下行事。
此崇祯从启用不同的人才,发展到公开的开展四科科举,除士科外,商、学、法科的科举也能做官办事。
最近要求颜毅敏在经济理论上要拥有进一步发展的眼光,颜毅敏感到为难,也引起了崇祯的反思,是不是有自己最为关心的,精心设计的政府机器的位置也难以达到要求,不能履行其职责。
崇祯思索一段时间后,还是有了个基本看法,有些事,特别是那些难办之事,是有可能难以履行职责,一般事,众人还是能很好的办事。
天下众事务中,一般事没办好,可以再来,但政府机器的某个部位不能履行职责,则可能影响整个社会,有些事难以有再来的机会,特别是争对后金的军事问题,能败,但不能大败。
崇祯反复思考之后,还是认为,政府机器的部位也可分为一般部位和特殊部位,一般部位能履行职责,即使是没有好好的履行职责,不是其职位设置问题,和是用人不当的问题。有些特殊部位,则确实存在难以完全成职责的问题,可是此类职责又必须履行,社会才会更好的发展。
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应该容忍适当的不能完全成职责的事情发生,整个国家机器中,那些部位是特殊的部位,必须要精确的区分,甚至还可区分那此特殊部位难以完成任务的等次,分别给以不同程度的不完成任务的待遇,能完成任务则好,不能完全成,也不要强求。
从方说,前段时间的军队与后金做战,能获胜则好,不能胜,也不要气馁,我们需要的就是处理败而不被歼结果的水平。真正的军队的水平,不仅是怎样打胜战,更重要的是军队在败战中保持不被歼或保持斗志。
要求颜毅敏等人发展经济理论,也是确有难度,一些确有难度的事,应该容许不能完成任务。
有些事又是必须要作,就是前段时间与后金之战样,允许野战不胜,但不允许险要地势或城堡守不住,不允后金再入关抢劫。同理,有些经济的问题发展也必须开展下去。
一些特殊部门的职责,需要后世说的创新思维,怎样造就创新思维,则可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当时具有“圣”地位的皇帝列出当时必须要解决问题的内容,其中包括贤臣谋士的见议,招募天下贤士完成,另一是天下贤士向政府表示自己能完成什么内容的任务,或天下人士向政府建议天下应完成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