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只是发展的一步,思想发展才是高层次的内容。
在思想发展上,必须认识中华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总结传统文化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下一步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指中华的综合文化,而不是那一家之言。前面讨论了崇祯提出的中华文化的雏形,对“天地人”的讨论告一段落,下面将讨论“和同仁”
“和”是发展自己的社会,以和平生产为主。
有和就必有战,和是相对战争而言,和就是不以征战为第一要务,和就是以和为主的发展趋势。
以和为主的趋势,并没有排斥战争,消除战争还需要有个科学的认识,以财物求和的方式,不是真正的消除战争之法,以正义之战战胜非正义之战是方法之一,具体应如何消除战争还是需要人的进一步思索。
“同”是同化周边民族和同化进入区域内的民族,不进行民族压迫和歧视,也不进行殖民统治。
同与等级相对应,就是同族也会有等级和压迫,只不过中华民族具有同的文化习惯,也体现了同为主的发展趋势。
同是相对的同,而不是绝对的同,同需要克服等级的区别,等级在一定的时期又必然会存在。人类需要认识同,需要认识等级问题,也需要如何克服等级问题。
同主要是文化的认同,民族的认同。自由平等或天赋人权是西方的内容,其实中华的同文化也不会拒绝平等与人权,只不过历史中存在的方式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着重点不同,实施的路径不同。
中华的同以民族认同为主,以民族冲突和民族磕碰为次。在历史中,处于汉族区域远近的程度不同,而汉化或同化的程不同,无论汉化的程多少,只要是在区域之内的人,都是天子的臣民,都是兄弟姐妹。
中原征服周边,能造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周边入主中原,中原大众也能吞噬仇恨,其结果都是在是中华文化下,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民族。
中华文化中,同只是表明不以战争相对各民族,不对各民族实行殖民统治,不实行民族压迫和欺凌。若有个别少数民族,想在中原维护民族压迫,最终只能逃跑,留下统一的中原大民族。
同是希望各民族都与中国一样发展但不强求各民族必须与中国人一样,就是主流趋势是境内各民族一致,但又可能保留各自的文化习惯。境内少数民族是有一定程度汉化的民族,与境外完全没有汉化的民族有区别。
地球人类的记载的历史中,体现出二大类型的发展之路,即希腊式和中国式的发展之路。希腊式的发展是追求自身民族发展,对外实行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式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的发展之路是寻求和平的农业生产环境,用先进的技术同化周边民族和进入境内的民族,一体式的共同发展并形式一个大民族以应对不断变幻的时局。
希腊式的发展是维护原先种族的血统,维持原先种族的优越。中国式的发展是不限击民族的血统性,容纳各地的种族,也吸收各地的文化,在壮大自己,以在不断变幻的局势中维持自己拥有的文化延续。
希腊式的维护血统性和先进性的方式或中国式的以壮大自己民族和保持自己文化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只是说体现的主要特征是这样。
希腊文明是继承于爱琴海文明,爱琴海文明的晚期以克里特岛最发达,爱琴海文明除了爱琴海岛外还有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沿海的众多城邦,而雅典只是爱琴海文明在希腊半岛的一个城邦,据说爱琴海文明都是爱奥尼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