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国人也还有国人意识,就是希望建立统治者和被统治都有自己独立意识的社会。
在中国社会,被统治者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中国很大,人很多。区域很大,人很多就有被分割的可能,就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国人意识难以维持。
被统治者的意识存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统治者的意识来反应,统治者是对天下人的生存持必须尊重的观念,还是可以不管不顾,是表示被统治者的最后权力是否还存在的一个标记。
国人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形成统治者和被评为统治者之间的局势,或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参与者之间的局势,这是为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礼法是社会的原则,具有重要地位,礼法必须建立的众多人或众多的力量之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最基本的力量。国人意识在,被统治者的力量则在,因此,国人的意识是礼法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军事是一定历史时期或古代社会或国家存在的基础。整个社会发展如果走中国之道,就应基本上不限制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或允许社会全面的内容发展。
中华也有过众人齐心的部落兵,明末在内部勾心斗角严重之后再来组织万众一心的大军有点困难,其方法就是先要避开受当时观念影响深重的士族群体,在庶族群体和普通民众中产生新的力量,在新的力量基础上形成新的军事文化,再将新式军事文化普及到全军。
旧军官愿意尊守新观念则留用,不愿尊守者则站一边去。
旧军队已经被文官削弱得毫无战斗力,大明想要不灭亡,就必须建立新式军队。问题是明末时期,不但官员党争严重,就是天下的人心极为自私,弱肉强食的观念盛行。
好在中华地大人多,人多则各种观念的人都有,社会主流是弱肉强食,也能找出部分真正有义气的人。
众人齐心之因素在中华还在,中华的“义”文化也在,也有少量人还真正讲究义气。
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义气为先的原则虽然失去了主流地位,但在没有在中华绝迹,还能在有选择的少量人中存在或流行,为组建新军提供了基础。旧文官中也有少量忠诚能干的官员,也能组建旧式新军。
新军就是要强调战友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必须爱护,必须齐心。那些对战友取亏,偷奸耍滑的行为连同旧军队的一些习惯必须淘汰出军队。
军事上站稳脚跟后又回到了军队在天下的位置问题,也就是军队只是天下中的一个力量,只是一个社会力量。
天下还有天下大局和天下观念问题,也就是天下人对天下的根本看法及生存态度问题。
建军需要原则规则,社会也需要原则规则,礼法就是社会的原则规则。发展并完全善礼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上官寒明组织的司法小组,在众人的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离完善还有很大的距,且越是发展越是发现需要明确的内容越多。
法的基础是礼,礼的基础是人的观念。人的观念受社会综合因素影响,在综合因素中又有主要因素。
宗教和政权对规则和观念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影响观念的综合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世界上的宗教社会和世俗社会,宗教社会就是****的社会或以宗教为主导的社会,是神权高于政权的社会。世俗社会就是宗教或神在生活中没有占有主导地位,或处于世俗政权的从属地位。
世俗为主的社会的主要代表是古中国和古希腊。古中国的神只是在人心中,巫和神职人员只是政权首领的辅助。古希腊也有神,社会上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当时希腊的各国政权,打败波斯帝国进攻的力量是各国的军队,而不是宙斯。
中国在东周末期秦王征服天下之时开始了神化王权,到汉武帝之后,正式成立了类似****的儒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