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军队在崇祯七年初通过漠北转回沈阳后,派兵增援辽阳,先稳住局势,再寻求突破。
辽阳城前的明军,进退有据,攻击辽阳,只是阳谋,就是要牵制后金的兵力和视线。后金动兵作战,就必然要增加粮草消耗。如果后金大举来攻,明军有战车,有土木的防卫壕沟,可以步步防守,后金军想歼灭明军的目的达不到,反而增加粮食支出。
明军对辽阳不大举增兵,只是维持辽阳前线的战局。
后金有许多攻击地点。想再次攻击热河,破坏热河明军的防卫工事。听说莫日根和许多民工队进入的漠北东蒙省区域,后金想进入抓奴隶。南方朝鲜也想再次进入,再抓奴隶。赫图阿拉东南部的,原建州女真区域,也被明军闹得很凶,也想去打击。倒是东北部抓兵员的事可以放一放。所有这些事,都没有抢劫粮食的事务紧迫,后金需要为了吃而战。
另一时空的后金,是先在崇祯四年进行大棱河之围,歼灭明军有生力量的主力后,于崇祯七年围歼林丹汗,并在大同镇、宣镇破长城,抢劫而去。
后金能抢劫到财物,能打胜战,天灾对后金就不是问题。后金全部力量放在军事上,强大的军力能抢劫到财物,也就不缺少什么。
现在的明军,虽然难以战胜后金军,也有不被歼的能力,能与后金军对峙,在明军的层层防守下,后金想攻入大明关内,自己也感到困难。
后金在关外抢劫一点财物,远不足后金的需要,关外各族也不够吃,冬季也要饿肚皮。后金抢劫不到足够生存的粮食,其生存就面临困境,天才的皇太极,也难以突破困局。
因为此崇祯想办法破了后金进入关内抢劫的计划,后金在大明的情报网络被明军破坏,明军的长城防守即使有漏洞,后金一时也不知。
皇太极除了进入关内抢劫外,没有其它有效的补充方案。
想以奴尔哈赤的新生军力,数倍的后金兵,都还打不下旧明军体系下的宁远城,也不敢去攻打山海关,现在训练了更多的明军,大明自己也造出了更从的大炮,更好的对军户政策,更高的士气,更加纵深的防卫体系,更完善的情报网络,如何不能阻止后金入关。
后金强大是因为奴尔哈赤留下的军事体制,奴尔哈赤的后金生存是建立在把其它地区或民族区域做为后金人的猎场上,一担猎不到自己生存的物资,自己生存体系就少了一环,而这缺少的一环可能导致后金体系的崩溃。
后金如果和蒙古人或其它上族样,即重军事,也从事生产,局面也许会好一点,即使生存困难,倒也能生存下去。
后金原先能打入关内,天灾对后金不是个问题,现在后金入不了关,关外各族的生产也受到了灾年的影响,后金在关外的抢劫也相应的减少,且是杯水车薪,不足解决所需。后金自己又生产不足。
到此时,后金抓奴隶生产都要考虑了,给奴隶吃,自己吃的都不够,不给奴隶吃,奴隶会饿死,还不如不抓。
崇祯七年,后金用部分军队,想攻入漠北,抓些人员为奴隶到后金从事生产。莫日根部落,李自成的民工队和后来许多民工队都进入了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