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对文化运动指导小组的成员继续讲了如下观点的内容。
盘古氏生存发展了几个一万八千年后,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氏族,就是女娲氏。
女娲氏有许多功绩,其最初的功绩是造人,如何理解女娲氏造人的传说,是认识女娲氏的关键。
以真实世界的理解方式来说,女娲氏是继盘古氏以后的一个集天下知识之大成的伟大氏族,不但总结了所有的生活知识,也总结出了生产的许多知识,甚至还发展了当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族外婚姻制度和母系氏族,使当时生存和活命很困难的天下人,能生活得较容易,人口繁衍困难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当时人由艰难的生存能发展较易活着,使人口较快的速度繁衍起来,就相当于在当时的环境中造人了。
女娲氏建立婚姻制度,缔造了人类繁衍的秩序,建立母系氏族制也是人口繁衍的因素。也可以理解为,盘古氏时期的几万年都是血缘氏族的存在,都是族内婚姻制度,到了女娲氏以后,实行族外婚姻,才出现母系氏族的组织。
女娲氏同盘古氏样,都是一个氏族,一个氏族才能繁衍很久,而补苍天,止**,制乐器,与伏羲兄妹开婚都是女娲氏以后可能的生活经历。
盘古氏和女娲氏都可以从神话和真实生活故事的两个方面的理解,从神话角度理解,将会产生一些超越民族的英雄神,从氏族角度理解,将会产生一个民族的集体英雄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勇士。
盘古氏是几万年前的事,女娲氏则可能是二万年内,甚至一万年内的事。
女娲开创了母系氏族时代,也开创了人皇时代,或女娲氏就是人皇。人皇的皇,不是后世皇帝的皇,而是辉煌的煌。
原先盘古文化区,经女娲氏的贡献而发展,也可理解为盘古文化进入了女娲时代或女娲文化时期。
女娲文化时期就是重视对文化区内对生活生存有重大贡献的氏族,如有巢氏,创造了供人居住的房屋,当时的天下人就把最早的房屋用有巢氏的“巢”命名,同样,燧人氏钻本取火,神农氏勇偿百草,伏羲氏创造字符,都受到了当时天下的尊重,都成为了当时天下的煌者。
皇通煌,是辉煌的皇,只是后来有了皇帝后,皇才代表权力,当时的煌,代表荣誉和地位。由于当时煌者有许多个,后来人用三皇代表许多煌者,三就是多的意思,三皇时期成了女娲时期的特征。
我们现在的大明,也要重视对生产生活有贡献的人,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牧业生产,渔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纺织,经商,瓷器加工,以及一切物品的生产,凡是作出较大贡献的人都要奖励。奖励直接奖励到创造者身上,而不是管理的贵族或官员。我们就是要造就一批有创造发明的人成为新“煌族”。
几百年前的黄道婆,最初的纺织经验是向海南岛黎族人学的,后来自己创造发明了一些纺织内容,并把技术传授给了江南众人。现在江南众人的纺织技术很好,而在南海南岛黎族妇女中再也难寻找传授黄道婆那些的纺织技术了。
技术不但要曾经拥有和创造发明,还需要承传发展。承传发展的条件就是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力量,我们就是要重奖创造发明者的后代和传人,让其拥有承传其发明创造的能力。
黄道婆的后代和传人可以重奖为煌族,徐光启有后代也应重奖,宋应星也可重奖,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关键技人员也可重奖成为煌族,所有掌握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者都应重奖为煌族。
崇祯心里想到,煌族比皇族和士族还是有其优秀的一面。朱元璋的后代组成的皇族,到现在以后,应该逐渐走向自立和自己谋生之路,士族也要打破其龚断地位和贵族性质,只是让一部分文化拥有者和有管理能力的人继续发挥其作用。
崇祯还想到近代欧洲人发现易洛魁人的氏族组织来证明人类早先的组织形式,其实氏族组织的发展也与环境相关,不同地区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所有上古的氏族,必须组成群落集体生活,才能保持种族自己的繁衍,单个人即使有神人般的力量,能单独能战胜野兽,也没有能力繁衍种族。
血缘群落或血缘氏族发展到母系氏族是一个大进步。母系氏族就是实行族外婚姻制度,而血缘群落和血缘氏族是实行族内婚姻制度。后人也有同姓不衍之说,近亲繁殖影响生育能力。母系氏族就是因为实行族外婚姻,后代只能按母亲的关系确定后代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