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棱河东岸边的后金军得到沈阳危急的消息最先反回沈阳。皇太极所带,攻打林丹汗后,正在找长城的突破点的后金军,得到了沈阳的消息,也走上了返回沈阳的路程。
皇太极所带后金大军返回沈阳,除了少量先锋部队尽快赶路,其他的部分还是要收拾齐全再跟上,路上如有顺手牵羊的机会也不失去机会。
后金兵的强盗本性总是改变不了,如果能杀灭全部见证者,不留活口,自然要抢劫一把,即使是最不想抢的蒙古人也不例外。因为蒙古人就经常相互抢劫,金兵抢劫又不打旗号,把全部见证者都杀灭了,谁知谁抢了东西。只有大部落,杀灭不了的时候才友好的通过。
这次后金抢到开平卫附近,金兵更想来一票大的。
后金人探知,投靠大明的莫日根,在开平的旧址上建了一大城,要开办一市场与蒙古人进行交易,即有物资,又有大明人,路过都不抢那就不是强盗了。后金兵公开抢大明人都无所谓,还听说开平没有多少兵。
本来想急忙赶路的多尔滚部只得留下五千女真兵和五千蒙古兵,先带剩下的几万大军赶路回沈阳。
开平确实没有多少军队,只有少量的军队,另加几万民工,附近还有许多来交易的蒙古人,可金兵攻打了二天一夜也没破城,后来听到沈阳危险和多尔滚遇伏,战况吃紧才急忙退兵东走。
多尔滚带着三万女真兵和一万多蒙古兵需要从大宁卫边上过,卢象升早已等候多时。
卢象升虽然带的是冷兵器的天象军,但这几年也接触了许多新军的内容,知道火器和炮火的运用,自己又好学,对崇祯朝的明金之战都分析的较多,也掌握了情报部门的情报资料和参谋运用情报的特征。
经过参谋们的分析,金兵可能走的路线,并在三条可能走的路口要隘之地建了三个相互声援的简易寨子。卢象升自己所带的兵力约一万多骑兵,二万多步兵,并调集满桂、赵率教、田见秀的大部分兵力,想与后金在依托寨子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有限度的野战。满桂军发展到一万二千的骑兵,赵率教也发展到六千骑兵,田见秀是火器新军。
明军以怡待劳,有充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金兵还不知卢象升的风格。满桂、赵率教、田见秀都与金兵交过战,但卢象升却是初次与后金兵交战,问题是卢象升初次就敢与金兵在野外野战,出乎金兵意料。
明军步兵和炮兵守关隘,骑兵运动,兵力又比金兵的多。本以为能取得一次胜战,结果金兵还发挥的高素质的特点,硬是撕开了明军的防线突破而过。当然明军虽然没有大胜,但也没有大败,没有出现以前那种明军的大溃败或被歼的局面。
双方混战几天,相互攻击,最后金兵突破明军防线向东而去。明军主要是有炮火和火器造成了金兵的不少伤亡,金兵又是行兵,重伤兵也列入伤亡之例,只是轻伤兵随金兵而走。金兵损失约五千,明军损失约二千,因为明军的伤兵都能救治。
模日根按照皇帝的意图从南修城堡向北发展,建立以城堡链为基础的商路。修城的当然是汉人民工队,开平修好后,因金兵要过道,所以没有确定下一个城堡的修建地,民工也就在开平滞留。
开平因为原先是一个重要的屯田卫,也是元朝时的蒙古人在修大都之前的一个都城,所以重修了一个大城,一些淘汰下来的老式的笨重炮安置在城墙上。
先前由于金兵在新城、富峪、会州三卫前出现过,而崇祯二年金兵是从三卫附近破长城而入关的,模日根为了准备三卫可能的战争,而到承德准备有关事务,模日根也带走了在开平的骑兵,开平只剩下几千步兵和一些百姓。
金兵突然而来,开平新卫城一时一片恐慌中。这时民工队的指挥,李鸿基挺身而出而出说,我们都是步兵和民众,在骑兵前面逃跑是不可能的,如果依托新城守城一战,也许金兵耐何我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