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整顿的内容主要是完善礼法内容和司法部门的调整。
皇帝秘书处下的司法科为中心,以礼部、刑部和其他人员为辅助提出新礼法的体系和条文,并为成立独立的立法机构做筹备工作。
崇社对上官说:“在有我们自己的法律体系前,需要一批有志于法律的工作者努力建立我们自己的法律体系,需要能超越偏见的儒法学者。现在还在开始阶段,由你组织一批人起草礼的条文或法的条文。”
上官寒明说:“我怕可能不称职。”
崇祯:“你再不称职也比我行,我们必须要建立我们的法律体系,我只能谈一谈具体设想,具体内容还是你们来做。你们能把礼法工作做好,我才有机会专好全面工作。”
崇祯清楚,自己精力能力有限,对礼法没条件深入,就是有一点想法,对礼法的好差有个基本的认识。原先没有法律方面的专才,只得拖下去,现在有了人才,就肯定要运用,能让礼法达到什么程度,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其实朱弘清楚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都有不足之处,军事上,需要众将官,经济上,不如颜敏中等人,写文章,不如黄崇羲等人,行政管理上,也不如伍鸿友、何功能等人,许多内容都没有深入,都不如人或需要人来做,自己必须把握的是认真了解,理解支持,做好选择,把握方向。
崇祯继续对上官说“起草的内容分礼和法,礼是当代生活的记录,必须记录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生存状况的原则礼节,可以参考孔孟之言和周礼,但必须与当代人的状况相适应。
“礼的内容是希望大部分人主动尊守,也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当代生活状况,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可以按原来的生活状况继续生活,不用做出多大的改变。
“礼也体现一种道,在某种程度上说,道之道越宽广,道上的人生活得越舒适。比方说,人走的路,路越宽广越好走。如果加上一些规则,行人靠中线的一边走,车行道与人行道相对应,各种道中又分快行道和慢行道,这样的道路走起来就比羊肠小道好走得多。道路的宽度也不能无限的宽广,如果路的宽度超出了人的视线,那就不再是路了,那是坪或是世界,路是路,坪是坪,路不能与其它事物混淆。
“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者又推崇礼,或中国人在儒家统治下,对礼已经熟悉和习惯了,以礼的形式就是希望得到较多的人支持和理解,再说,儒家重教育,礼需要通通过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掌握,也需要书生教师去讲解宣传。
“法与礼相联,法离不开礼,离开礼的法,可能是世外之法,或天外之法,可能与我们的社会脱节、不相符。
“用具体的人走的道路来比愉,长远的路可能遇到各种状况,可能遇水,也可能遇山,遇水的路则需要修桥,桥边甚至还要建有护栏,遇山的路可能会遇到高壁深沟,在高壁的一边也可能建有护栏。
“护栏的作用是保护人不掉落水中或掉落高壁边的深渊。路面就相当于礼,是大家应走的路,护栏是法,是路面的界线,超出护栏就可能有危险。
“超出路的界线可能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要求人尊守自然规律,超出社会之道的界线,可能会受的政府的惩罚,要求人要尊守社会秩序。
“政府不惩治违反礼法之行为,就可能走向无礼法的无秩序的社会,无礼法、无秩序的社会就可能受到自然的惩罚,如出现动乱、灭亡等现象。
“人走的路边的护栏,才是此道路的界线,如果视线中高山上另有护栏,但那不是此行路人的界线,与此路的直接关系可能不大。就是你刚看的罗马法,虽然体系较完善,但其是另一个社会的法则,不适应我们大明,我们只能借鉴其某些内容。
“礼有天下礼,诸侯之礼,一家之礼,等多个层次,儒家之礼已成为天下之礼,我们现在谈的也是天下之礼。
“有许多家都立有一家之礼,一家之礼只能在一家内流行,天下之礼才能在天下流行,有些特别之礼则是从一家之礼开始,能不能流则看其内容。孔子的后裔的孔家之礼,有的就可能成为天下之礼。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先只是信王一家之礼,现在新军都流行,有向天下之礼转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