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毅敏插话说:“那后世电视剧,为什么清兵根本没有实力对抗西欧军队,那说的是假的吗?象八里桥之战”
此崇祯:“八里桥之战与现在比较,有许多不同。法军的枪是后装枪,炮也是后堂炮,更重要的是火药是新式的黄火药,枪炮都不需要清堂,只需换弹药,又已出现了机枪。其总火力比现在强了许多倍。清军方面的总指挥,僧格林沁就是一个庸才,还不如现在后金的中级将领。僧格林沁对总体战局判断错误,以为可以学习现在的后金用骑兵冲乱敌人的阵地而消灭敌人,先前没有了解应有的情况。如果清兵用自己的地盘自己路熟的优势,不断用兵力袭扰进军中的敌军或后勤部队,骑兵在附近戒略,一有机会就进攻,而不在敌人排好阵式之后正面进攻。只要战术正确,英法军队即使胜利也没有那么轻松。”
颜毅敏说:“这说明战争的胜利也是靠综合因素。”
此崇祯:“回到现在的明金之战,再看大明军队。辽东军有接近后金军的战力,但辽东军没有后金那么成熟的军官队伍,士气和整体水平还是低了一筹,整体环境也不如人,在硬拚时没有后金兵那么有毅力。
第一次宁远之战是背水一战,无逃路,只有一战,战胜后才能生。也就是说,只有在无生路之时才能硬拚的毅力。第二次宁远之战,袁崇涣城前结寨,诱后金来攻,也必须依靠城前才能决胜。象戚家军在浑河之战,就是没有后勤没有给养才战败,这说明明军的整体环境不如后金,野战能力很差,只有依托城前的后勤,才有一战之力。
辽东军都只是有满足某种条件下才有一战之力,其他军队就更不用说。许多卫所在新军进入时,许多原先的老兵跑一程就跑不动了,格斗时,拚了不久就力竭了。
新军中的禁军。虽然面对后金而训练,但极缺骑兵,其战力需要事实来检验,特别是军官队伍是否合格,需要实战验证。真正的精锐部队,需要理论训练与实战检验相结合,才能锤炼届来。
枪炮只是拉近明军的体力不足或综合训练不足的因素,并不成为决定因素。奴尔哈赤并不是一般人才,为什么选择骑射,而没有选择枪炮,因为当时确实枪炮比冷兵器的优势不大,特别在骑兵前面,枪炮不占什么优势或略逊一点,而女真人训练骑射有其便宜。
后世也有人面对最先进的武器前说过,‘最可靠的是人’,后来还加了句,‘最不可靠的也是人’。”
颜毅敏说:“后金还是很利害啊。”
崇祯:“后金的战略特点是不但要胜,而且要大胜,就是把敌人的主力消灭,萨尔浒之战的十多万军队,广宁之战数万军队,都大部分被后金歼灭了。蒙古进攻后金也是几万人被歼,战败倒可以接受,被歼的大败则要考虑清是否轻易开战。
与后金做战,主要任务是消耗女真的兵力。在战斗中,首先必须应对仆从军,只要出现漏洞,女真兵就会捕上来。若没有漏洞,后金军不会轻易决战,但后金也不会轻易出现漏洞,明军无法利用。不要说以前明军的士气不敢主动进攻后金,就是敢进攻后金也很难找到漏洞。现在僧格林沁式的将领太少了,明军几乎难以寻找到后金的漏洞。明军即使有后金一样精锐的军队,与后金之战也多般发展成为顶牛之战,而难以出现大量灭敌之战,后金不想顶牛之战,明军也不想顶牛。
后金都是集中兵力,对敌各个击破,很难有漏洞让人专。”
颜:“后金军真的有那么利害?”
崇祯:“如果后金处在德意志众邦国的位置,或处在捷克,波兰的位置,参加现在欧洲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也可能会象匈奴人阿提拉一样,成为‘上帝之鞭’,想打谁就能打谁。后金军能攻,也能守,很快就可能获得仆从军队,成为三十年战争中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