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是寒门,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难怪一辈子都是寒门!”
李二心中很是不爽,心中暗自嘀咕。
突然,外面传来了喊声:“太子殿下驾到!”
说太子,太子到。
一群文人纷纷回头,一个个面露期待和崇拜之色。
李怀安回东宫准备了一番,带着小玉到了翰林院。
一进门,李怀安就感觉气氛不对,几十个穷酸书生看着自己的眼神怎么像是看到了花姑娘似的,让人心里发毛。
“怎么回事?”李怀安小声问了一句。
小玉也觉得有些蹊跷,清秀的眉头拧成了一团,警惕说:“殿下小心,他们怕是意图不轨。”
正说着,几个胆大的人窜到了李怀安面前。
李怀安被吓得后退了两步,他在楚国军中被俘时都没有这么警惕。
“你们要干嘛?”
几个穷书生扑通一声跪倒地上,直接就磕了起来。
“承蒙太子殿下不弃,给了我等寒门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学生无以为报,愿以太子马首是瞻,肝脑涂地!”
几个人语气慷慨激昂,像是即将远赴边疆的将士,磕头磕在翰林院的青石地板上DuangDuang作响。
李怀安真被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到了,盯着李二喊道:“李二,你别不要脸啊!安排人来讹诈我!这么多人都看着呢,可要给我作证,老子刚来,什么都没有做的。”
李二气得不行,不知道李怀安是真心的还是装模作样。
但下一秒,院中其余文人无一例外地跪了下来,学着先前的几人,也都是DuangDuang磕头。
“太子殿下厚恩,我等寒门皆愿归入太子门下!”
“喂!你们干什么?快点儿起来啊!朝廷明文规定,不住任何人结党营私,你们这么名目张党的坑害太子,小心我告你们讹诈!”
也不怪李怀安多份心思。
自李怀安穿越至今,顶着个纨绔的帽子,不管走到哪儿,从来都没被人欢迎过。
现在突然受到这么多人的崇拜,李怀安第一感觉就是有诈,自然小心谨慎。
这时候,虞老笑盈盈地走了过来,对李怀安说道:“太子殿下,何故如此紧张?他们只是在表达感谢尊敬之情,虽然方式有些过激,但心意都是好的。”
“虞老,您说他们是在感谢我?我都不认识他们,更没帮他们做什么事情。”
虞老摇头:“太子殿下敢提出科举制度,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如果不是太子殿下的提议,也不会有今日的盛况。他们都是长安周边县镇的寒门子弟,今天刚刚来到长安备考,甚至都不知道科举是什么,只是知道考过之后寒门都有可能围观。老夫刚刚跟他们解释了科举,让他们知道了是太子的提议才有了这一切。太子给了寒门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自然会感谢你的。”
“对!我等寒门期待这次机会久矣!如果没有太子,我们今生今世都没有出头之日。”
“我们怀揣梦想,想要为国尽忠,干出一干事业。但受限于出生寒门,不被士族所认,不管生在何处,所作何事,处处受阻,不被人待见。这科举给了我们一条出路,也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多谢太子殿下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