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北狄上大人处理政务的地方。
因早有人通报,他们来到大堂门口,脱去兽皮鞋,而后进入。
两边或站或坐了几人,不用说这也是找上大人处理事务的。他们见于大人、布大人进入,也就不再说话,都看着他二人。
正堂内垫竹席加草席,以此来隔绝地下湿气。
二人来到上大人对面站定,弯腰并左手握拳放在右胸口,大声说道:“见过上大人。”
上大人微微点头,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两人。他年约四旬,眉目清朗。跪坐于堂中央,身披虎皮大氅,神情威严。
他让于大人、布大人跪坐于两边,早有仆人倒上热水于陶杯中。
这陶杯是夏部落的产物,原本是一个套装,就是一个陶壶加四个陶杯,其形状就是现代的商用瓷杯。这样的陶杯得到北狄上层贵族的喜爱,由于制造得很少,交易出去的不多,但这陶杯出现在北狄的贵族里。
陶器是由夏部落的代理部落流传出去的,特别是鼠部落、鱼部落下面的代理部落。
在北狄最开始出现夏部落的陶器时,其另类独特的形状与这个时代大不相同,加上其交易‘卖价’实在太高,一般的平民根本无法交换。但很快被北狄的那些贵族知晓,上大人也得到几套陶杯。他因为知道了这些陶器交易价太高而引起关注,就命负责北狄陶器生产制造的陶正也仿制类似的陶器。只是很可惜,他们仿制的类似陶器在大小、形状和颜色方面都无法达到夏部落的陶器水平。于是,上大人命令陶正前去打探能制造这种陶器的部落信息。
上大人最开始知道夏部落的存在是通过野人的遭遇才知道的。当时很多野人在河对岸方向朝夏部落发出吼声,而夏部落却用战鼓的鼓声震撼了野人。于是上大人知道有个会使用鼓的部落,那时他还不知道夏部落,以为不过一个小部落而已。
当时的上大人并不在北昌城,他巡视四方,恰好在离夏部落不远的另一个大部落,名叫‘离火’的部落里。他知道有用鼓的部落和野人隔河对峙后,只是命令下面的官员去接触夏部落,于是就有一个叫地伏的奴隶最开始和夏部落谈判。那时他们本想直接说需要夏部落的战鼓,但觉得这样说太直接,就拐了个弯,就说需要夏部落的多少食物。没想到夏部落不愿意提供食物,却愿意用陶器抵食物。那时负责的官员好不高兴,于是就按照夏部落说的办。
只是后面还有变化,陶正也打听出制造陶器的部落叫夏部落,且也知道那个夏部落就居住在一条大河的对岸。而那里也有北狄的附属野人部落。于是陶正就被上大人分配前来与夏部落商谈夏部落加入北狄的事宜,本意是获得夏部落的陶器,把夏部落收编到北狄。
再后来,上大人通过熊部落和鼠部落知道了夏部落居然还有白盐在交易,那真是又惊又喜。你道他为何惊喜?皆因北狄难得有白盐。想要获得白盐,还得去东海熬族,只是获得太过艰难。
没想到派去的官员反馈说夏部落并不同意加入北狄。于是上大人就决定要对夏部落使用武力,以达到霸占夏部落的白盐和陶器的目的。
而此时的上大人看着风尘仆仆的于大人、布大人,两人脸上全是倦意。
他缓缓开口道:“于大人、布大人,多日不见,你们行旅艰辛,莫非那夏部落之事已经办妥。”声音低沉,语速缓慢,令人不敢怠慢。
布大人连忙回答道:“禀告上大人,奉大人之命,前去攻打夏部落。经过陶大人连日观察,发现夏部落不但有陶器和白盐、更有城墙,已对北狄造成威胁。”
上大人听到此言,神色微凝,道:“夏部落有城墙?莫非你们攻打失败了?”
布大人心中慌张,又不得不如实说道:“其实我们率领野人还未到夏部落,就被他们打败。”
于大人解释说道:“夏族有中土未传之秘术,令野人无法渡河,后巧施计谋,方能渡过。然,逢夏族之骑。复施奸谋,是故野人私自追逐,致其力竭。夏骑驰骋而斗,以击野人,死伤者,不计其数。”
上大人听其言,面色一沉。
他原是北狄人,从未到过中土,对中土文明的古老语言很不习惯,甚至痛恨。但他身居高位,总是要接触中土或其他大部落的会说古老语言的人,所以他又不得不学,甚至还要学着去说。
而此时是在北狄内部谈话,何须对他说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古老语言?且他自觉那些语言虽然简洁,但总有不实不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