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将这些掰开了揉碎了,摊开在她面前。
虽然这样说起来,好像是将之前回礼的事情,说得有些冰冷,好像是为了“合规矩”才会有这样的行为。
但,这是规矩,也是人情。
杨若月相信,以韩素玲的聪慧,肯定能够想明白。
“等你以后长大了,身边的关系会更加的复杂。人都有亲疏远近之分。对待什么样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应该送什么样的礼,有什么讲究,这些都要你仔细考量。”
杨若月想起这个,就想到韩素玲现在的年纪。
要不是因为韩建军突然去了,韩素玲就算是晚一点再考虑婚事,也有的挑有的选。
但现在,再守个一年孝出来,就是别人挑她了!
毕竟没有父亲,没有顶梁柱,这家庭条件是天差地别。
虽然以韩素玲的条件,还是很好找的。
但韩素玲年纪大了些,
合适年岁的男人,要是还没有结婚谈对象,那要么是自身条件有什么缺陷,要么就是眼光高,一直看不上挑不中。
这样的男人,也配不上!
杨若月倒是并不排斥农村人,有些农村人也挺好的,比某些城里的要好。
只是想要找到合适的,不容易。
要是随随便便找一个,那还不如不找。
她就是嫁给了对的人,这么多年,才能够过得这么舒心。
不过韩素玲的婚事上,暂时肯定是不会去考虑的。
顶多是先物色一些好的看看。
其余的肯定都不会做。
毕竟韩建军刚去,再怎么也得一年之后才能谈对象的事情。
杨若月就只针对人情往来这方面展开来说了。
韩素玲也认真地听着。
前世的时候,虽然家里人对她也算不。
但是却没有人会这样仔细的教她。
好像父母都在盼着她自己成才!
她父母也好,姐姐也好,在外人面前,都喜欢说她从来不用人管,都是自己学习的,靠自己也能这么有出息了。
可是,谁又会想要自己一个人去学习去奋斗,没有任何人指路。
有些成长必经之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她不是从家里人口中得知,而是靠着其他朋友知道的。
想想也是有些可悲。
因为她的妈妈觉得她会自己长大,等她长大了就自然而然会知道所有。
好像人,就是这样天生地长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自然而然明白一些道理。
而杨若月此时却是在细心的教导她,这些被某些人当做是“自然而然就会掌握的”知识。
韩素玲感觉到了久违的被人捧在掌心呵护的温暖。
他们是真的在给她这棵小树浇水施肥,而不是让她在露天的地方,自己从自然中通过日晒雨淋长大。
前世没能获得的呵护与教养,现在她却获得了。
杨若月见她听得入神,没有任何排斥,心中也高兴。
以前她跟赵春娥讲起这些的时候,她年轻的时候,还会有些不耐烦听。
等到赵春娥结婚之后,才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