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观察的潘晓天低声道:“黄色竹筒,内装皇家诏令。红色竹筒,内装紧急军情。队长,就是他吧。”见其应允,便做好了准备。
那骑兵正策马疾驶,不提防突然间绊马索绷起,将坐骑绊倒,骑兵一个“狗吃屎”颠下马来。尚未挣扎起来,两柄钢刀架到了脖子上。当下吓得面无人色,连连叫道:“饶命饶命,我就是一个传令兵。”
王虎一把将传令兵背后的竹筒摘下,打开火漆封口,倒出一份信函,递给丁宁。丁宁展开一看,却是清军统帅博洛写给李成栋的一道命令,其中末尾有几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密嘱吾弟几句话语:一是闻听伪唐王有传国玉玺一颗,十分珍贵,请让人留意搜寻;二是闻其已生下子嗣,务必寻到斩草除根。此事秘密进行可矣,不要闹得满城风雨。另外,此信阅后即刻焚毁,不得留存!至嘱。”
他正看信,忽然听得潘晓天吆喝之声。原来,那个传令兵见他们都在关注信函,自己一骨碌朝下边滚去,妄图滚落江中借水而逃。丁宁弯弓搭箭,“噗噗”两箭联袂而至,那人身中两箭跌下了大江。
丁宁叹道:“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个立志恢复中原的好皇帝,不料又被这些卖国求荣的‘二鞑子’用计擒获。看来,皇上还在押送福州途中,我们不免迎上前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救驾”。他摘下传令兵马匹脖子里的铜铃扔进江中,将那匹马当做备马,带领大家前行。
这天,他们行至永安县附近,却见县城被戒严,禁止一切商旅行人出入。丁宁他们只得在关厢寻找了一家客栈投宿,在向店家预定斋饭时,丁宁似乎不经意间说:“这样一个三等山城小县,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也值得拿龙捉虎地搞戒严,弄得人心惶惶的”。
店掌柜低声道:“道长慎言,其实前两天就开始在码头上征集大船。昨天,从连城驶来了几十只小船,据说是押解隆武帝及其臣工眷属的,一来到就戒严了。上一段水浅船小,在这里要更换大船呢。”
丁宁明白了,清军这是要从水路押送隆武帝等人去福州了。相比较与从陆路押送,水路营救难度更大,而且,侥幸得手之后也不易逃脱,必须改换陆路脱身。他将王虎、曲豹和潘晓天叫到一起,谈了自己的想法,让大家各抒己见。
曲豹说:“敌人现有上万人马在附近,估计押送的人也不会少。水路救人难度大不说,脱身问题很麻烦,闹不好就被包了饺子。”
王虎皱着眉头说:“救肯定是要在路途上施救,到了福州更是龙潭虎穴。关键是万一得手之后向哪里逃,怎么躲过追捕?”
丁宁说:“敌人在水路行进较慢,也不可能在夜间行船,这就给了我们从陆地赶到前面选择地点做必要准备的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