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率大军来犯的是南明降清将领刘良佐,其率部投敌后施展阴谋诡计捉拿弘光帝,本以为有望封侯,结果狗咬尿泡——瞎喜欢。挥兵南下后,先后进攻丹阳、金坛等地。闰六月二十一日来到江阴,其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小县城当回事儿,初来乍到就挥兵攻城,不料城上檑木炮石乱砸,箭如雨下,第一次就折了数千人马。这一下,才知道遇上了硬茬子。
调整部署后,刘良佐谴上将九员,各带兵三千云梯数架攻城。城上军民用长枪、短刀与登城之敌展开血战。九员上将或死或伤,狼狈溃退,遗尸遍地,无功而返。
清兵营中,有一名戚王不信这个邪,穿了三层盔甲,背上背了双刀,又手执双刀带领敢死队架云梯攻城,并且登上了城垣,砍翻了五六个守军。众人的长枪刺其身体,竟然刀枪不入。有人提醒“刺其脸部”,一个叫阿四的少年手执钩镰枪刺向戚王,被其躲过。阿四的钩镰枪向回一抽,勾住了戚王的脖子,众人的长枪齐出,刺入戚王的脸部和脖子。阿四奋起神勇,几乎钩断了戚王的脖子,竹簚匠姚二奋起劈竹刀一刀砍掉了戚王的脑袋。见戚王的无头尸体坠下,城下的敢死队抢了尸体,狼狈逃窜。
翌日,有清兵联络官到城边喊话,说主帅刘良佐要与阎应元对话。
阎应元估计其是来讨戚王首级的,便登上城头与之答话。
刘良佐双手抱拳施礼,高声道:“阎兄请了,小弟良佐有礼了。”
阎应元冷笑道:“不敢当你两朝伯爵的大礼,在下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有话就说,施礼为何?”
“阎兄,咱们是梁山好汉——不打不相识。通过几次交战,在下愈发佩服您的手段。您的事情已经惊动了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其亲自发布诏令,若阎兄能停止抵抗,归顺清廷,爵位定在良佐之上。”
“我呸,刘良佐,我给你说话就感到脸红。你是南明的统兵大员,贵为伯爵。可是,你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认贼作父,率部投敌。并且丧心病狂地暗算黄大帅,生擒弘光帝献给鞑靼。似你这样无君无父没有丝毫礼义廉耻的卑鄙小人,与你为伍就是人生耻辱。”
“丽亨兄,逞一时口舌之快于事无补。摄政王说了,只要你们在城上取下明朝旗帜,改挂大清国旗,表示归顺,前面造反之事可以既往不咎。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谢谢“取名好麻烦”书友长期以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