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回崇祯自缢(2 / 2)

天阙泪 弥坚长青藤 0 字 2021-03-16

“哈哈哈,就要去了,不要灯笼,朕反而不太狼狈,走,上山。”

他们未留意到,此刻,有个小宦官正躲在煤山上一个角落里偷埋一袋金银。看见了他们灯笼熄灭,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吓得一颗心险些没有跳出胸腔来。等两人走得较远了,才轱轱辘辘地滚下山来。

乌云低垂,夜黑风高。两人跌跌撞撞走了好大一会儿,发现只是到了东侧半山腰。崇祯一只靴子早就掉了,痛得呲牙咧嘴不肯再走。见面前有棵歪脖子槐树,就走了过去。

王承恩哭着说:“让奴才再伺候一次皇上吧。”他为崇祯系好白绫,又抱起皇上,让他投入环中。自己跪在旁边,伏地恸哭。良久,把皇上的长发拽过来,覆盖其面。而后,自己选了旁边一棵海棠树......

明思宗朱由检,从明神宗和明熹宗手里接过来一个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偏偏又赶上1200年为周期的全球小冰河时代,长江以南大雪纷飞,水面结冰。黄河被冰雪拦腰截断,旱灾、瘟疫接踵而至。粮食减产乃至绝收。偏偏东北的满清不断袭扰,使得朝廷在正税之外专门为防御辽东再征税费,史称“辽饷”。贪官污吏地主缙绅强取豪夺,更弄得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饥民铤而走险,起义时有发生。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朝廷又不断加征赋税,逼得更多的人起义反抗,形成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更兼崇祯生性多疑,刻薄寡恩,宠信宦官,动辄杀戮处罚大臣。有人统计,其在位17年,更换过19位首辅,有50位内阁成员升黜。其刑部更替过17位尚书,至于兵部尚书更迭14位,其中7位杀头6位罢黜,仅有一位病退。巡抚总督以上的朝廷重臣杀过18人,逼死1人,可见朝堂之乱。尤其是屈杀袁崇焕之后,再也没有出色的将帅肯夙夜在公一心为朝廷效命。李自成等人的大起义,动摇和摧毁了朱明王朝的根基,使其在最后时刻冰消瓦解。

可以说,腐败的政治,频仍的天灾,连绵的战火,激烈的党争,扭曲的性格,共同造成了崇祯自缢煤山的悲剧。

在大顺军进攻内城的时候,守军和宦官已经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在大顺军的政治攻势下,不少将领、宦官打开城门投降。

这里边,有一桩争论不休的“公案。”有许多史书上,把第一个打开城门的说成是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天津武清王庆坨人。幼时家境贫寒,12岁净身入宫。受到当时司礼监太监王安的赏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勤奋好学,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当然,让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给信王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帝当伴读。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找几个顽劣的伴读,小主子就会贪玩。找几个爱学习的少年,就会影响其认真学习。这恐怕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弄权,害死了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陪都南京去当了个闲差。崇祯帝即位后,将自己幼时的伴读曹化淳召回北京,命其主持清查魏忠贤炮制的冤假错案。曹因深受其害,迅速昭雪了两千多个案件,帮助崇祯帝站稳了脚跟,深受其信任,被提拔为大内总管大太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