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京师乱象四(2 / 2)

天阙泪 弥坚长青藤 0 字 2021-03-16

对于官吏,他渐渐失望了,反倒是那些躯体不全的宦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于是,世人都奇怪,登基之初大诛阉宦的皇帝咋变得比任何一位皇帝更加信任宦官。朕的苦衷,世人哪里知道啊。

他曾怀疑,史书上说的风调雨顺河清海晏是否真有过,怎么自己登基后这么多天灾人祸。近几年,黄河以北连年荒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朝廷拨下的救济粮虽然不能使民众丰衣足食,但是,至少可以维持性命。不知道为什么饥民们铤而走险,啸聚山林或干脆投顺李自成张献忠。他哪知道,救济粮都被高价倒卖贪污了。

为抑制武将,他重用文官掌兵,用宦官发饷,分而治之。可人心不古,不少无良的宦官与统兵将帅沆瀣一气,或虚报冒领贪污军饷,或杀良冒功,狼狈为奸。弄得天怒人怨,民怨沸腾。

虽然内阁和兵部没有说明,但是从言官的弹劾奏章来看,李闯逆贼此番来势汹汹。两个月来,他一直纠结于迁都和调兵的矛盾之中。

自从明成祖定都北京以来,尚未有南迁的先例。自诩为要做好皇帝的崇祯帝,怎肯背此污名。

在冥冥中,他期盼先前的奇迹再度发生。

明英宗时代,由于太监王振聒噪,年轻的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陷入重围,兵败被俘。瓦刺太师也先挟英宗直扑北京。在万分危机的情况下,于谦站了出来,痛斥投降派,拥立监国的朱祁钰为新君,一面组织防守,一面诏令各地兵马勤王。于谦亲率大军与也先激战于城下,在各地勤王兵马纷纷杀到的情况下,也先败退漠北。

明嘉靖年间,鞑靼土默部俺答发动了对明的战争。其先攻大同,得到了宣大总兵邱鸾的贿赂,撤大同之围转攻通州。当时,北京一夕数惊。俺答想以战逼和,逼明朝开展边贸。在勤王兵马陆续赶来压力下,俺答与明朝签约撤兵。

还有自己亲政的第二年,后金皇太极率领数万铁骑,绕道蒙古,在蒙古军队配合向导下,从长城喜峰口、大安口直抵北京城下。想起那一次,崇祯帝不由得隐隐心悸。

当敌人骑兵突然出现在城下时,京师震动,民情哗然。从先帝时就经略辽东的袁崇焕不待勤王圣旨到达军营,便带着关宁铁骑进京勤王,与皇太极鏖战于城下。皇太极所部在辽东时就屡次败于袁崇焕,见其赶来,顿生退意。

此刻,两个被俘的小太监杨春、王德在夜间无意中听到了后金将领的谈话。他们逃脱回朝后的报告,引发了朝野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期盼书友得便时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