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种预感,此等商业模式一定横扫大江南北,成为未来话本界的主流销售模式。
因为不管再好的话本都有个黄金销售期,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市面上铺天盖地都是仿印的书,原作者根本赚不到钱。
现在自家殿下将一本书分成多册,可谓是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说仿印的事情依旧不可避免,但却保证了后续话本的收入稳定。
毕竟再牛的仿印商家,也不可能仿印出还没印出来的话本吧?
就在金易展望未来之时,三味书屋里再次走进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脸上始终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显得非常地亲切随和。
如果是黄子澄见到此人,一定会热情地迎上去,然后恭敬地称呼一声恩师。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向太子妃举荐的大贤,江南文坛之执牛耳者,杨维桢之子杨新炉。
杨新炉不仅接过父亲的文坛领袖地位,暗地里还是一位话本作者,并且用梅花道人为化名,出了一本风靡京城的大作。
他本来以为大明的话本水平也就这般了,直至看到友人推荐的《金瓶梅》顿时惊为天人。
金易一看此人穿戴,就知道此人身份不凡,赶忙热情地上前招呼。
“敢问贵客是想买四书五经,还是……”
杨新炉从袖子里摸出一本《金瓶梅》,在店小二的面前晃了晃道。
“此书下册何时发布?”
“预计下月一号!”
“可否引见一下此书作者?”
金易一听这话当即警惕起来,这人竟然打听自家主人的身份,莫不是要对自家主人不利?
杨新炉一见对方警惕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无意间犯了人家的忌讳。
对于任何一个书商来说,能写话本的作者那都是摇钱树,岂能轻易示人?
“店家莫要误会,老夫不是以此为生之人,只是仰慕此书作者,想让您代为引荐一番。”
“老夫这里有手书一封,还请您代为转交贵书作者。”
杨新炉随同信封还递上去一锭金元宝,少说也有五两重,换算成银钱至少要值三十两白银。就算按照官方比价,那也是二十两的巨款,足够一个伙计一年的薪水了。
只是金易不是一般的伙计,名为伙计,实际上干的却是掌柜的活,每年光是俸银就有五十两之巨,月底还有分红、赏银之类,一年到头就算没有一百两,也是八十两开外。
因此,杨新炉大手笔抛出的“诚意”,直接被金易所无视,他只是收下了信件,金元宝却原物奉还。
“小人谢过贵人赏赐,只是小人福薄消受不起此等重赏!”
“不过贵人的信件,小人一定代你转交我家主人,至于我家主人是否愿意见您,那就不得而知了。”
“你家主人?”
杨新炉闻言一阵愕然,如果他所记没错的话,此家店铺乃是一位皇孙的产业吧。
店小二下意识地说将信件转交其主人,莫不是说此书乃皇孙所著?
杨新炉只是略微想了想,就觉得这事太过荒谬。
哦对了,谁家那小谁,好像前些年中了个解元,现正在大本堂教导皇子皇孙们读书呢吧?
改日找人问问那孩子,知不知道此等神书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