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的不顺利。
他们也接到了杜轩的信件,一定要凑够孩子的名额。
但是他们看着调皮捣蛋不爱学的学生,勾心斗角搞事的家长,他们就想说自己太难了,难的不要不要的。
就像李纲一样,他们曾经也以为百姓的学生淳朴善良,以为百姓们也都是良善之辈,只要真心教导,很轻易就能收获一堆好学生的,结果就是他们傻眼了。
这些学生及其家长都可以说一句刁民,刁到不行的那种。
他们是都是良家子,可他并不是纯良之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会无师自通走后门,他们会为了自己孩子能通过,然后说其他孩子坏话,他们也会贬低其他人。
人都有七情六欲。
这一次,这些大儒们算是理解了。
这样一对比,李宽那必须招够两百名百姓学生的要求就显得太高大上了。
纵使知道百姓自带的劣根性,李宽自然愿意给百姓留出一条上升之路,这种行为,不管从哪里看,都是真正的善心。
这是给那些真正的人才留后路。
以免到时候因为名额不够而落下。
本来还想收几个民间真传弟子的他们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过还是本着足够高的道德素质招收了够了学生。
长安学校开学这一天,杜轩和李纲等人都换上了杜轩亲自订制的青色教师服,这是请宫廷内的老师傅,加上李纲亲自设
计的,主打就是一个高大上。
大家一起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新生入学。
如此正式的行为让来送学生的家长们都心情愉悦起来。
最起码,这所学校不像糊弄人的。
学校建设在长安城外,距离玉山很近。
学生名单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来一个,李靖亲自勾一个名字,李纲给送上校服,送上学校配发的学习工具。
“陛下赞助的笔墨纸砚,请珍惜,也不要不用。”
百姓学生,商人子弟,贵族子弟基本上是差不多一起到的,杜轩并未区别对待,而是认真迎接,一起接待。
可能是李言在旁边观察的原因,那些贵族子弟并未捣乱。
其中还来了几位世家子弟,这让杜轩瞪大眼睛,他是万万没想到。
太原王氏的世家子弟是王珪亲自带来。
“王公,这…”
王珪微微一笑,低声道:“还请行个方便。”
“我家孩子吵着闹着要来,我这个当叔叔的,也得给孩子一个面子。”
“陛下说你手中还有几个超超额名额,拜托了。”
杜轩脸都青了,还是把孩子迎接进去,幸好他早有准备。
从蜀中来的一位叫周元的老先生看到这一幕很是不满。
李纲压住了自己好友,示意他给杜轩一个面子。
入学过程都是一个麻烦的事,杜轩等人足足办理了半天的时间。
最后一共入学了一千零二十八个学生
,划分出了九个年级加特殊班。
特殊班大多是给百姓学子准备的,因为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不识字。
嗯,一些勋贵子弟平时纨绔贯了,也不爱好学习,自己的字也写不好,也被扔了过去,在那里学习。
一切安排妥当后,长安学校就正式开学了。
开学第一天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