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的货。
看着远去的李道宗,杜轩深呼吸一口气,开始整理自己的待会被召入宫中进行询问的话。
李道宗看不懂,李世民顶多看懂百分之八十,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培养科学技术人员的概念。
事实也和李宽想的差不多,他刚准备的差不多,就有小太监来通知他进。
一路来到李世民的书房,一进去,就看到李世民皱着眉头看他的计划书,李道宗一脸随意的站在一旁。
看到杜轩,李世民指指旁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说话。
“你这计划书,未来太…大了。”
李世民想了想,用了大这个字。
他一开始想说未来太虚无缥缈着。
动辄一个计划就是以年为单位,这太恐怖。
杜轩知道李世民的意思,无非就是嫌弃出结果的时间太长了,他嘴角抽搐一下,为难的道:“陛下,技术人才,需要培养。”
“您总不能指望那些脑袋空空的家伙来执行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吧吧。”
“就像海盐一样,海水是咸的,那提纯到海盐中间需要无数的过程,这些过程每一个都需要人力去验证。”
“比如初次提纯,有盐味,就得立刻去人实验这个盐能不能吃,结果有毒,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去除毒素,而这个阶段,就有人退缩了。”
“所以,这过程很难,我们必然是需要一些真正,专门一心研究的人员去研究的。”
“而墨部接下来要主做的一个项目就是土地增产,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两个,一种是杂交,一种是施肥增长。”
“这两种都需要一点一点的实验,都需要一年一年的对比,出结果的时间很慢的,但这个技术,又确实是国家需要的。”
杜轩的话让李世民沉默。
用粮食种子解答这个他一下就理解了。
种地,只能一年实验一次,没有太好的办法。
李世民叹口气,把计划书留下,让二人离开。
他决定每年给墨部拨一笔款子,维持墨部的运转。
然后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拨款。
就像盐和白糖这个,一下就带动了大唐经济的发展,这种项目就应该大投特投。
杜轩现在提出的粮食产量这个,也是需要投资的。
大唐每亩粮食只要能提高一石,那就能活人千万,大唐的粮价就能降低不少。
李道宗和杜轩走在回墨部的道路上,突然开口道:“果然,我就是来墨部给你顶锅的。”
李道宗的声音中充满了怨念,可以感知到他的心情不太好。
杜轩连忙开口道:“郡王,您怎么能这么说,没有您,墨部都成立不了。”
李道宗摇摇头,示意杜轩不用吹捧他。
他很清楚,自己的岗位并不是没有代替的。
杜轩连忙道:“我就知道一种特殊武器的研制,就需要您亲自去盯。”
杜轩咬咬牙,对着李道宗道。
他决定甩出一个王炸,让李道宗的心情好一些,别被乱七八糟的想法影响了。
停下脚步,李道宗疑惑的看着杜轩,特殊的武器需要他亲自去盯。
“你该不会在骗我吧,墨部的资料我都查阅过一遍,最近根本没有涉及到武器的研究项目。”
李道宗表示自己根本不信杜轩的话。
张张嘴,杜轩咬牙道:“这个确实没提上来,但这个项目,确实需要您亲自去盯。”
“什么项目?”
看着杜轩坚定的眼神,李道宗来了兴致。
“道士炼丹炸炉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