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给工钱的。”
“工钱一定要给。”
杜轩这话让原本高兴的大儒们脸色迅速冷冽了下来,瞪着杜轩,冷声道:“如此积德行善的好事,怎么能被金钱所侮辱。”
一众德高望重的大儒们觉得杜轩此时是真不上道啊。
深呼吸一口气,硬顶着大儒们的压力,杜轩深沉的开口,严肃的道:“可如果诸位老先生不收钱的话,那后来者们怎么办?”
“总有一些儒生,总有一些人,他们需要钱来贴补生活。”
“不是每一位儒生都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诸位老先生的弟子中,就没有十年寒窗苦读的吗?”
寒窗苦读四个字被咬的死死的,声音特别重。
李纲和孔颖达等人相互对视,他们纵使此时已经有点醉了,可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他们理解了杜轩的意思,他们是不缺钱,他们是不在乎,可还有人在乎呢。
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他们在乎。
在将来,也许会有一些学子会通过写歌舞剧故事来贴补家庭。
在座的大儒们都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的,他们出身的家庭都是那种可以让他们坐在书斋之中自由念书,研读学问的家庭。
他们种地是为了增加自
己的知识,了解农民的生活。
他们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
他们学习琴棋书画和各种手工活是为了陶练情操,是纯粹的爱好。
而有些儒生和他们不同,他们读书不光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是为了发家致富,为了出人头地。
他们种地是为了活着,练武是为了建功立业,学习手工活是为了能更好的贴补家用。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
李纲等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一开始没有想通而已。
如今被杜轩这么一点,众人纷纷明白过来,向杜轩道了一声歉。
“是我们着想了,如果不是你点出来,险些酿造出大祸。”
“多少工钱,如何计算,杜小子你说了算,我们都收着。”
“些许名声,如果牺牲之后,可以为那些寒门学子趟出一条路来,也是值得的。”
孔颖达笑着开口,让杜轩放手去安排。
他相信,他这样做,即使是孔夫子知道了,也不会怪他,也只会说他做的对。
和大儒们的相处是轻松愉快的,他们幽默风趣又睿智,还没有架子,他们认识到错误就会进行更改,还不会对杜轩进行喝骂,更不会因为面子掉了,就对杜轩进行施压。
不一意孤行,不骄傲
自满,不骄奢淫逸,不拿身份压人,更不孤高自赏。
他们把道德君子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
和大儒们相处的这一段时光,让杜轩感受到了舒服。
让他怀念起了张师在的日子。
傍晚之时,酒席散开,诸位喝的开心,玩的开心的大儒们自行散开。
杜轩也回了自己的家。
此时的长安城之中,一位位杜家仆人正在给达官显贵们送歌舞院的邀请函。
杜峰亲自到了歌舞院的之中,给伤疤女子们讲解这次表演的重要性。
并且告诉她们,杜轩,把一切都压在了她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