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表示自己就知道杜轩一定会这样说。
年轻人嘛,年轻气盛,总会想做一些不可能又作死的事,都一样,他都理解。
所以杜如晦只是白了杜轩一眼,转而说起另外的话题。
“今天带房玄龄和魏征一起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带你见见他们。”
“不出意外,他们两个在未来将会是大唐文官中的两极,也是两位支柱,你多认识一下,没什么坏处。”
杜如晦的话让杜轩忍不住点点头,果然如此。
这是杜如晦在给他铺路,让他多认识一下大唐的各种人物。
这也是家族中有大佬在的好处,可以让你轻易接触到别人无法接触到的大人物。
就像王阳明一样,王阳明他爹是朱厚照的老师,在大明有权有势,所以王阳明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和当朝宰辅李东阳谈笑风生。
这就是有人带的好处。
杜轩觉得自己有杜如晦这样的叔父实在是太爽了。
杜轩赶紧点头应下,并保证道:“叔父放心,房公和魏公若是找我,我一定不推辞。”
“有您在背后给我撑腰和收拾烂摊子,我杜轩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表现,去和其他人拉关系,为京兆杜氏在官僚体系中增加名声。”
杜轩表示拉人际关系这个,他挺熟悉的,他也有点水平的。
虽然觉得杜轩说的有点恶心,有点过分,可杜如晦并未反驳,因为他说的对。
你现在就应该趁着朝中有人,赶紧积累自己的关系和人脉。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别像有些孩子一样,天天喊着要靠自己,最后却啥也干不成,只能灰溜溜的回家。
不过,杜轩又想到一个疑问,赶紧问道:“叔父,我现在到底归武将还是归文官呀。”
杜如晦疑惑的看向他,怎么还有这种疑问。
杜轩略微有点尴尬的道:“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我不是在兵部嘛,万一我去帮房相等人干活的时候被人告了一个跨越之罪,那是不是有点丢人。”
杜如晦好笑的白了他一眼,还以为是啥大事呢,打个哈欠,轻松的道:“没事,出了问
题,叔父兜底。”
杜轩再次尴尬的笑道:“主要是小侄最近想到了一个拉赞助的方案。”
“这个方案还可以很好的帮助国家和军队解决一些问题,就看是偏文官还是武将了。”
杜轩虽然紧张,还是赶紧开口说了出来。
杜如晦疑惑的皱皱眉,他听出了杜轩话里的意思,再联系刚才杜轩问的他是偏向文臣还是武将的问题,他更加明白杜轩的意思了。
大概情况就是杜轩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功勋项目,文臣和武将都能拿,如果是偏向文臣,那就直接找房玄龄去就行了,如果偏向武将,就直接在兵部搞就行。
总之,这是一个可以拉关系的好项目,现在杜轩就是问他杜如晦,和哪一方搞。
犹豫一下,杜如晦缓缓开口道:“说说项目。”
点点头,杜轩赶紧道:“是这样的,这个项目我叫他残疾人安顿。”
“和我现在搞的歌舞院下的残疾人酒厂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军方可以搞退伍残疾军人安置,比如养殖场之类的。”
“放在文臣一方,我们可以搞地方福利政策,以此来提高百姓的幸福度。”
杜如晦点点头,表示了解,轻声道:“都是好政策,不过,你想过没有,哪里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给他们?”
“而且还都是他们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