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一瓶大蒜素的郭昕伤情明显好转。
他的伤口经过酒精消毒后,红肿已经完全消失,而且一整天再没有发烧。
同时郭昕胃口大开,说明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李宁这才放心的回去睡觉。
第二天还没亮,李宁将安西都护府大小事务委托给副大都护白环后,带着卢十四、郭盼还有蔡思晋前往了雀离关。
进入七月后,李宁明显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所以每一天都必须争分夺秒。
……
……
雀离关外的荒漠里,艳阳高照。
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李宁下令临时搭起了五座间隔十丈,高三丈的台子。
每个台子上面放置着一张三弓床弩。
在床弩后面则是三台巨型的抛石机。
这里是李宁的试射场。
这几天内,李宁吃住都在这里。
每天的任务都是三弓床弩和抛石机交替试射不同的箭矢、石块等物,然后李宁再将射击的数据登记在册。
这会儿,李宁等人看着八头牛吃力地依次给三弓床弩上好弦。
准备着新一轮的射击。
目标是八百步之外帐篷大小的一堵土墙,在土墙上李宁还画了靶环和十字靶心。
唐朝八百步大约是后世的一千二百米左右。
这是这个时代不敢想象的射程。
如今试射三弓床弩已经是第七天,这七天总共也就射了两百多轮了。
李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调试着床弩的角度,每射一次就在本子上记下床弩的仰角、射程、箭矢的形状、重量、散步等数据。
这七天的数据足足有一本书厚了。
在场所有人都精疲力尽,要不是太子李宁亲力亲为,估计早就撂挑子了。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无用功,真打起仗来谁会对那么远的目标射击?
如今就算人还扛得住,那十几头牛都已经扛不住了。
郭盼看着都要累瘫了的黄牛,忍不住道:“殿下,这是三弓床弩射程虽远,但是拉开它需要八头老牛,如果用人力的话起码五十人以上,而且射程八百步之外压根就没有准头,是不是太过鸡肋?”
郭盼看着眼前的五张三弓床弩眉头紧皱,他总觉得这种一次只能射出一根长枪一般的箭矢的床弩效率太低。
每次上弦耗费大量人力或者畜力不说,还消耗太多的力量和时间。
所以他感觉有些得不偿失。
更奇怪的是那长枪一般的箭矢的箭杆,并非直溜溜的一根木头。
而是在一丈长的箭矢靠前三分之一处有一段凸出部,大约一尺长,有成人小臂粗细,李宁总是在上面绑上沙袋配重。
郭盼对这种降低射程的箭矢很不明白。
李宁却执着地对着八百步之外帐篷大小的目标一次又一次地试射箭矢。
面对郭盼的疑问,李宁没有直接回答。
李宁口干舌燥,嘴唇都起了干皮,他敷衍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时一位士卒跑来汇报道:“殿下,五张三弓床弩都已准备完毕!”
李宁看着八百步之外的目标,一挥手下令道:
“放!”
一声令下,五张三弓床弩同时击发,将五支编了号婴儿胳膊粗的弩箭激射而出。
与此同时李宁嘴里念念有词道:“零点零一秒、零点零二秒……零点一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