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这种暗有所指的流言,有头铁的朝臣直言不讳,将目标直指刚立为太子的李宁。
声称太子资历尚浅,做事冲动暴戾,前有殴打遂王和朝臣亲眷,后有当街斩杀中侍郭里旻,刺伤回鹘使者,行为举止没有君王之范,所以惹得天怒人怨,这才有上天接连不断地警示。
甚至还危言耸听道,如果再不改弦易辙的话,上天就不止警示,还会出现天灾惩罚大唐。
言之凿凿,好像李宁以一己之力就要让大唐走到崩溃的边缘。
……
面对种种指责,李宁不打算回应,这些事除了恶心自己之外还能怎样?
自己真有足够的本钱,想必这些传言的幕后主使各个都比豢养的哈巴狗还要乖巧。
可惜自己只是一个没有背景依靠的太子而已。
想要平息这种流言蜚语有三种解决办法。
第一就是李宁自己了断,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就是将幕后主使以及对方关键人物比如李宥,揪出来彻底铲平,这样他们只能支持自己了。
显然这一条也行不通,且不说那么做真的会惹得天怒人怨,最主要这么做李宁也不乐意这么做,毕竟只是政见不和而已,但不妨碍反对自己的人里面有能臣干吏,这可都是宝贝,杀不得。
那就还剩最后一条,那就是拥有足够的实力,让那些幕后大人物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从而彻底闭嘴或者转而支持自己。
到时候源头扎住之后,那些浑水摸鱼之徒,例如回鹘还有其他在长安潜伏的势力自然都会暴露出来。
面对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下作挑衅,李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次。
每次的挑衅,都提醒着李宁开远门那块石碑的存在。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元和三年正月十七,鄜坊节度使坊州遭遇百年罕见大雪,数万百姓受灾。
很自然,这一切也都成了太子李宁不德的佐证。
……
……
司天台上奏,那是大事。
作为大唐皇帝李纯,就算不信这些邪说,但是面对波涛汹涌的舆情,也不得不出来表态,将册立大典推迟到秋后。
头疼不已李纯召见了司天监,认真探讨了这件事。
司天监看着面目不善的李纯,硬着头皮道:“陛下,此乃天意,违不得!”
李纯拉着脸说道:“你是说朕做错了么?”
司天监嘴硬道:“臣不敢,是上天在警示!”
“那你说说朕哪里做错了?”
“臣不敢说陛下做错了什么,只能说太子年幼,德行尚不能服众,需积善成德,感天动地,方能化解!”
李纯尽管很生气,但是听到有化解之法,于是强忍着不快,追问道:“请问爱卿,可有何解法?”
司天监擦擦汗道:“这些日子臣夜观天象,北方紫微垣的文昌星异常明亮,前日一颗流星划过文昌,落入坊州方向……此乃苍天暗示!”
“坊州?”
李纯念叨着,忽然想起前几日的奏报。
李纯挥挥手:“退下吧!”
如今李宁人气不足,缺少官员的支持,这一点李纯是清楚的。
所以他觉得司天监说的有道理,李宁想要建立威望,有自己的班底,还是需要展示出自己能力,让朝廷一众人闭嘴。
如今坊州雪灾正好是一个历练的好场所。
坊州距离长安仅四百里,朝廷赈灾也方便。
安全问题上,鄜坊节度使裴玢忠于朝廷,所以安全无虞。
权衡利弊后的李纯暗自下定了决心,他伸手在炭盆上烤了烤,担忧地看着紫宸殿外的瓢泼大雪。
“来人,召太子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