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统治下的东瀛是幸福的!
这一点任谁都不可否认。
在帝国统治之前,普通的民众别说是吃白米了,即使是糙米那也是都吃不饱的。可是在帝国统治之后,普通的东瀛市民第一次可以敞开肚子吃白米了。
无他,廉价的“南洋米”随着帝国的商船源源不断的涌入东瀛,所谓的“南洋米”不仅仅是暹罗米、越南米,还有来自南太平洋殖民地的大米,虽然南洋米是籼米,不是东瀛人喜欢吃的粳米,可是这年月,先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嘛!
在普通民众的眼里,这可不就是幸福,可是在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眼中,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完全不一样啊。
在南洋米的冲击下,米价大跌啊!
价格不降,根本就卖不出去啊!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东瀛的地主们纷纷提高地租,农民的日子自然越来越苦。于是乎,大量不堪重负的佃农拖家带口的涌入城市,到城市干什么?
有的人拖家带口去了非洲或者太平洋殖民地,有的人则把女儿送到了女仆学校,在那里学习打扫卫生、为主人洗澡、做饭,整理家务等女仆应做的事情,为做一个合格的大明妻子做准备的。然后自己去了非洲,到遥远的非洲殖民地挣钱。
作为一个拥有姓氏的东瀛人,本庄繁是本庄常右卫门的长子。别看他爹名字里带着“右卫门”,可实际上还是农民。
还是佃农。
也就是没有地的那种。
这几年随着米价大跌他的父亲在两年前去了本庄常右卫门非洲殖民地,之后本庄繁就随着母亲在江户居住。
在本庄繁的记忆中,这个世界是非常残酷的。
面善心黑的地主老爷、敲骨吸髓的粮食商人,趾高气扬的狗腿子,甚至到最后,为了离开乡下,父亲不得不把姐姐卖到妓院,以偿还欠下地主的高利贷。
就是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世界,永远死气沉沉的。
直到两年前,他随着父亲、姐姐、弟弟一起到了城市,他们的生活才发生一些改变。
“我要去赞比亚啦,繁,你是长子,以后你要照顾好母亲和弟弟妹妹啊!”
那个时候他才四岁,知道个什么啊。
不过他知道,父亲要离开了,留下了50元钱——那是预支的安家费,就是靠着那笔钱,家里才能租下一间小房子,在江户落下脚。
现在母亲在纱厂做工,一个月能挣5块钱,再加上父亲汇来钱,足够一家几口人的开支。
六岁的本庄繁已经开始读小学一年级了,在学校里,他知道了要效忠大明帝国皇帝,他们都是帝国的良民。
其实和很多乡下人一样,也就是到了城里的时候,他才知道日本早就没有了,现在日本是东瀛,大明帝国的东瀛都护府,大明皇帝是他们的皇帝,他们要效忠皇帝陛下。
不过,和所有的农民一样,他们对日本压根没有什么认同感,非要说有,那肯定就是认同本藩,毕竟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压根就没有国家观。
其实,两年前,本庄繁就知道自己是帝国良民了。
两年前,第一次来到城里的时候,抱着父亲大腿的本庄繁就在火车站见到了几个从未见过的外乡人。
当时他小心翼翼地抱着父亲的大腿向往张望。
那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外乡人,和东瀛人截然不同。
这些被称为“帝国军人”的外乡人,身穿整齐而体面的军服,脚下踏着棕色的牛皮靴子,走起路来“咔咔”作响.
他们是什么人?
本庄繁并不清楚,可他们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高出周围的人至少有一头,原本高大的父亲和他们相比,简直就像儿童一般。
正是因为惊讶于帝国的军人的高大,看着那些帝国军人走过时,周围的人不停的鞠躬。
“见到帝国军人要鞠躬啊,他们就是武士!”
好奇的本庄繁躲在父亲的身后探出了脑袋,希望看得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