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问题?”周泉敏感地问道。
“大皇子喜欢和朝臣走得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二皇子倒是和朝臣来往不多。
这次也是凑巧,我昨天和靖安侯的嫡长孙郭迅他们一起在酒楼吃饭,正好二皇子也去了那里。
他们今天约着到东郊狩猎,我说祖母寿诞不能一起去,没想到二皇子听进去了,今天居然来到府里。”
“确实有些奇怪,你祖父在朝中一直都是秉持着不偏不倚,明哲保身的态度,不掺和皇子之间的事情,二皇子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儿子有一个猜测。”
“你说。”
“二皇子可能有纳大妹做侧妃的心思。”
“哼!”周泉的右手拍在座椅的扶手上,“想得倒好,以瑾儿的才貌,做他的正妃还差不多。”
“这不是早几年大妹还小嘛,年龄上差了一点儿。今天在出内院的时候,二皇子刚好见到了大妹,和她说了一会话。
后来,二皇子说大妹果然是秀外慧中,不负京中闺秀才名。”
“他后来和你这么说的?”
“是。其实就他和大妹说那么一会的话,哪里就看得出什么才名,司马昭之心罢了。”
周泉当晚就找父亲安定伯说了儿子周奉仁的猜测,沉吟许久后,安定伯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与廖氏说一下,暂缓给瑾姐儿相看人家。”
几日后,廖氏忍不住告诉了女儿她祖父和父亲的猜测和想法。
“瑾儿,你大哥说二皇子曾见过你,可有此事?”
“前几日祖母寿诞的时候在出内院的门口碰到过?”
“你看他可好?”廖氏问道。
“母亲——”,周瑾有些害臊:“感觉挺好的,温文尔雅。”
“那就先暂时不给你相看别的人家,稍等等再看?”
周瑾点头。
一个月后,周瑾及笄,及笄礼自然办得隆重。
作为堂妹的周倩,也在一旁观礼。
第一次看古代的及笄礼,周倩很有兴趣,一桩桩一件件的走流程,有条不紊。
正宾是定远伯世子夫人,赞者是廖氏的娘家侄女,周瑾的表姐。
看着周瑾先是着采衣,初加后换上素衣襦裙,二加后又更换为曲裾深衣,直至三加,正宾为周瑾加钗冠后,赞者与周瑾回到东房更换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身着礼服,头戴钗冠的周瑾还真是一派雍容大气、典雅端丽的模样。
观礼之后回陶然居的路上,周倩还有些意犹未尽,忍不住和周莹讨论。
“二姐,刚才大姐最后穿礼服的样子真的好看,尤其是头上的钗冠,又精致又大气,太阳光下,钗上的红蓝宝石都有些晃眼睛。”
“当然了,那可是镶羊脂玉红蓝宝石金累丝钗,我听说这个钗可不是大伯母给大姐准备的。”
“哦,那是谁给大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