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圆满结束,也应该回国过元旦,迎接新年。
就像国内的春节一样,欧美的新年假期就是圣诞节到元旦长假。虽然没有春运那么夸张,但同样人流量巨大。
幸好这时期来往美国的并不多,绿卡移民的新华人更少。再加上挑选的是国航,舱位还是能够保证。因此订好机票后,一行人就顺利的登上航班……
“康哥,和你们一起就是没劲,一定要乘坐国航?”
余生康乐呵呵道:“这是规定,只能遵守嘛!否则机票不能报销。呵呵。缘子,其实国航的服务不错,尤其是跑美国航班的空姐?”
“外国航班同样不错。他们有大洋马。”小裴在一旁哈哈大笑。
余生康直接装糊涂:“我老了,不懂你们年轻人的事。”
李缘笑道:“康哥,咱们又不是什么花花肠子。就在飞机上欣赏嘛!我支持小裴哈?”
众人大笑!
……
话说回来,国航也有国航的坏处。当李缘一上飞机,他就立刻被众星捧月,弄得李缘自己都是一头雾水?
“喂,缘子,刚才那空姐问你话呢,要不要续加果汁?”蒋晴晴学着那位空姐的语气在说话。
“我也很纳闷呀?”李缘也莫名其妙。很明显就是区别对待,那些空姐似乎殷勤的过分,“呵呵,我说晴晴,会不会这样?我还有小白脸的潜质?”
蒋晴晴恶狠狠的剐了李缘一眼,意思你自己品?可她的小手却紧紧搂住李缘的胳膊。
“呵呵。行了。”李缘安慰道,“晴晴,何必去管别人呢?也许就是服务态度好,也许其他什么原因。但我这人唯一的优点——忠厚老实!”
“呸呸!”蒋晴晴忍不住笑喷,“算了,元旦后,你怎么安排?”
“不是新电影开机吗?这次刘德桦给了两个月的档期,咱们起码需要拍摄四、五个月。”
“全部在香港取外景吗?”
“哪儿的事。那就是香港背景的影片。根本不是外景地,就是在当地拍摄。”
“哦哦!”
“别麻烦了。回去后就给你剧本。这几天你自己琢磨一下角色。有一句说一句,肯定有足够的女主角戏份,但这部是现实主义的艺术片,而且还是大男主,肯定是秀桦仔的演技,你就是个花瓶?”
“什么?花瓶?”
“行了。花瓶怎么了?女生飙演技,除非故意扮丑。你说我会舍得吗?难道学习老谋子,让巩俐去扮演个村姑?”
“哼哼。”蒋晴晴稍稍满意了一些。
“好了。按计划,这片子会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到时候带你去秀红毯。只要能拿奖,不管是大奖小奖,你就成为了国内的大咖。”
蒋晴晴美滋滋的点点头:“我倒没想的那么远。缘子,想问问你,如果……如果成功的话,我要不要去香港发展呀?你别误会,就是想问问你的建议。听说你香港也有电影公司?”
“你有这想法挺正常,港台的片酬确实比内地高得多。能帮忙的我也肯定会帮。”李缘笑道,“立足内地后,继续开新地图,外走港台,甚至去好莱坞,这也是一条道路。但我个人不怎么建议。”
“嗯?为啥?”
“关键接不到好角色。每个地方的娱乐圈,内部都有鄙视链的。而内地演员恰好是鄙视链的最底层。”
“那么外面也片酬高呀?听说国内拍一部戏,还不到港台的十分之一?”
“这你就不懂了。目前港台也是最后的疯狂,全面崩溃后的疯狂。而且国内影视剧会越来越热门,片酬方面同样水涨船高。你没看到吗?我的元宇宙在京城的办事处?以后的重点将会转移到内地。”
“真会这样吗?”
“说到底,娱乐行业需要的都是观众数量。哪个市场能超过内地市场呢?而且还能辐射到东亚东南亚,还包括日韩。到那个时候,片酬会达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程度。”
李缘说的同样是事实。就像后来的范八亿,她居然敢说:“我就是豪门!”
而且这话并没有吹牛的成分。像那位国民老公,他父亲不就是曾经的中国首富吗?
事实上,资产基本上都锁定在地产企业上面,无非给个几百万的零花钱,拿出上千万现金就有些吃力。连给国民老公创业的那笔5亿?都是牙缝里挤出来的。
但是范八亿呢?虽说肯定肉疼,但八亿多的现金马上就能拿出手?毫无疑问,那就是一台印钞机。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响蒋晴晴说这些话,她会认为是天方夜谭吧?
发觉蒋晴晴似乎犹豫不定,李缘继续开玩笑道:“别想的那么遥远了。如果到那个时候,你也应该是老太婆了。哈哈哈。”
“讨厌!”
蒋晴晴同样转过弯来。管他有多少片酬?只要抓住身旁这个男人,到时候总不会吃亏吧?
再说,这男人虽然喜欢吹吹牛,好像发了大财似的,但应该确实是个狗大户,而且能力应该也不差……
……
航班慢慢的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告别了热情的空姐小姐姐们,李缘随着人流走出了出机口……
“欢迎!欢迎李同志载誉归来!”
李缘一出现,就见到眼前的横幅,还有一群热情迎接的人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卧槽!
李缘吓了一跳。而蒋晴晴也吓得远远躲开。
李缘一时糊涂了,这是什么状况?怎么自己像是爱豆一样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缘子,快上。”余生康突然来到身后,小声提醒道,“注意一下,那边还有记者。”
“哦哦!”李缘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秃头佬搞花样?
“呃……你们好!”李缘露出微笑,向那些“粉丝”挥了挥手。他心中不断的MMP!这些都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粉丝。
“你好!热烈欢迎你来京城!”
“……”
李缘满头黑线,兄弟我就住在京城好伐?
幸好记者们都围了上来:“你好,李缘。我代表全国观众想问你。你这次去美国,真的为国家创汇50亿美元吗?”
“……”
李缘的脸都要黑了。这是哪里来的冒牌记者?这特么的是劳资个人赚的钱,怎么变成为国创汇了呢?
余生康也感觉到这话有点歧义。他连忙解释说:“金额没错,确实是50亿美元。但那是李缘同志拥有平行线股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