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大军已经在显阳苑了!”
刘辩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到中黄门带回来的消息,不止刘辩心惊,即使是卢植也大皱眉头。
卢植推荐皇甫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甫嵩这会儿手头还有三万兵马。
皇甫嵩又是坚定的大汉皇权支持者。
那么刘辩就可以借用皇甫嵩那三万兵,同董卓掰掰手腕了。
但皇甫嵩的这三万兵是驻扎在扶风郡。
军队行军需要时间。
现在看来,董卓先刘辩一步,如果是在象棋之中,董卓已经‘将’刘辩‘军’了。
因为现在的刘辩只不过利用虎符强行吞并了何进麾下吴匡、董旻和部下和丁原的兵,三支部队之间,并没有磨合,更没有默契。
对付董卓牢牢掌控麾下部队,镇压过黄巾军、打过便将异族,带兵近二十几年这样的成熟军阀,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陛下,先发一道诏书给董卓吧。”
卢植毕竟是尚书出身,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先在大义上占据制高点。
“那就由卢爱卿着手去办,尽快将诏书送给董卓。”
刘辩拍了拍身旁的玉玺,示意卢植赶紧去写。
这个时候,皇帝发布的圣旨分为两种,一种是制,一种是诏。
两者的开头不一样,一个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另一个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两个的内容区别就是制书是皇帝颁布发行国家各类典章制度的重要文书。
诏书是皇帝对具体人具体事发布的命令。
当然皇帝还有手谕和口谕,这种灵活性较大的诏书。
像之前刘辩给卢植等人封官,就算口谕的一种。
幸好刘辩从后世穿越而来时,也继承了少帝刘辩的记忆。
不然的话,还要惹得其他人怀疑。
卢植本来就是大儒出身,玩笔杆子的行家,约莫十分钟左右,一篇洋洋洒洒的让董卓退兵的诏书就已经完成。
刘辩示意张让取出玉玺,随后由他亲自盖上。
“请让臣去给董卓送诏书。”
卢植捧着加了玉玺印的圣旨对刘辩说道。
“此事朕已有安排,你须多言,再替朕拟一份诏书吧。”
刘辩拒绝了卢植的提议。
“喏。”
卢植也欣然接受。
这种两军阵前送信的差事,死亡率极高。
卢植现在也算是刘辩的半个心腹,让他去送人头,刘辩自然是不肯的。
所以,刘辩决定让太傅袁隗去给董卓送诏书。
此时的袁隗正在偏殿里同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商议对策。
“叔叔觉得陛下是不是有点不一样了?”
袁绍开口问道。
“有啥不一样,不过是蛰伏之术,我还是看走眼了。”
袁隗现在心灰意冷,大好的形势已经没了。
以刘辩目前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有潜力成为大汉的第二位‘刘病己’,而他袁隗,跟霍光拍马都比不上。
毕竟霍光废过一个大汉皇帝,还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而他袁隗,仅仅是录尚书事,还是和何进一起的。
“是啊,小皇帝肯定是装疯卖傻,其实他就是想通过手段来控制皇宫。”
袁术在一旁龇牙咧嘴的来了一句。
凡是袁绍赞同的他就反对,凡是袁绍反对的,他就赞同。